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保鲜”是驰骋职场的基础 现在的职场新人辈出,职场中人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竞争的理念和态势,以适应变幻的职场。千万勿认为。打拼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了“老本”,就能平步青云,要知道在竞争激烈的职场里是没有“老本”可吃的。  相似文献   

2.
至莲 《财会月刊》2013,(2):I0014-I0014
现在职场的中坚力量有了一个新名词——职场“三明洽”。职场“三明治”通俗而言是指那些在职场担当一定角色的人,他们上面有必须服从的领导,下面有必须管理的团队,他们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也难免遭受上下给予的压力。做好职场“三明冶”必须拥有正确的“三明治”心态,即职业心态、专业心态、敬业心态,这三种职场心态在现实中是一种递进关系。作为职场发展进程的一部分,“三明治”又成为了职业经理们名副其实的必修课。这里介绍消除压力的四招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职场已改变过去“管理者”和“劳动者”的“二元化”结构,正按照知识层次、职业特点、职务高低、职场地位及薪酬厚薄进行划分,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中国职场人员的生存状态迥异,生活方式不同,工作各有特点,经济收入悬殊,形成了职场“五领”阶层。  相似文献   

4.
北上广深四地的职场压力之大是职场人士有目共睹的。在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近日公布的一项职场调查结果中,四地职场人士在“职场主要感受”这选项上,都有接近或超过半教的受访者选择了“压力太大”,上海的比率最高,高达62%。  相似文献   

5.
郭龙 《财会月刊》2010,(2):I0013-I0013
职场起落沉浮、大浪淘沙,总有人能够勇立潮头,成为职场中的“金不换”.在这个舞台上演绎传奇。同时,也总有人注定随波逐流、身不由己地成为职场中的“沉沙”人,在这个舞台上匆匆而过。以下是几种“沉沙”人的表现,必须杜绝。  相似文献   

6.
职场恒久远,斗争永相伴。职场其实就是天然的狩猎场,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食物链,所有进入职场的人都会主动或者被动地卷入游戏。游戏的各个角色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从而形成职场上的“动态平衡”。找准自己的角色,才能在职场中“适者生存”。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2010,(3):95-95
本书以不满足于现状或者正面临职场危机,或希望提升自己以利升迁的上班族为主要对象,促使他们利用职场“再启动”主动出击,扭转退缩抱怨以及原地踏步的尴尬局面。职场显规则,有员工的地方,就要有“再启动”。职场就是要么重启,要么淘汰;是停在原地沾沾自喜,还是认清自我再次启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是个被滥用的定语,什么“中国武离婚”、“中国武相亲”……不过“中国式职场暴力”绝对不是哗众取宠,因为这方面我们确实与世界其他地方不一样。中国古代原本没有现代意义的职场,与现代职场略有些相似的是官场和手工业作坊。手工业作坊劳动关系相对简单,老板和员工除了主雇关系,一般还是师徒关系。这种情况下,老板(师傅)打骂员...  相似文献   

9.
“郁闷”,几乎是一切职场人的口头禅,而如何破解“郁闷”则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我叫不郁闷》一书,是一部倡导“快乐办公室”的经典作品,作者化名职场片儿警,本名周宇,现为北京君之路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此书把专业的人力资源理论和职业发展建议活跃演绎,为你带来轻松的职场氛围。黎化民先生是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工BM)...  相似文献   

10.
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如何让自己更具市场价值、增强获取优厚薪资和晋升的能力?建议上班族好好投资自己的“职场资产”。什么是值得投资的“职场资产”呢?除了金钱以外,在职场上有四大资产,是值得投资的标的:知识、人脉、健康与个人品牌。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职场新人“破蛹成蝶”,尽快成长为职场“老手”,除了需要职场新人调整心态、迎难而上、及时发现和切实解决自身的问题以外,企业的人力主管也应该理清思路,及时施展“点石成金”术,做帮助新人成长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职场新人“破蛹成蝶”,尽快成长为职场“老手”,除了需要职场新人调整心态、迎难而上、及时发现和切实解决自身的问题以外,企业的人力主管也应该理清思路,及时施展“点石成金”术,做帮助新人成长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13.
在职场中打拼,谁都想既能够事业有成,又能够成为上司赏识、同事器重、下属敬畏、外界称赞、内部信服的职场“红”人,而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人缘”往往是基础。所以,我们应该从人际关系入手,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即便不能百分之百地做到,起码也可以大部分实现,那么如何在职场中应对形态各异的职场同事呢?  相似文献   

14.
《中外企业文化》2009,(1):108-108
“自慢”的职场私房学,是你增强专业竞争力的捷径。 “自慢”,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专长的事。自己的拿手与在行,是不是比别人更好,其实不知道,但绝对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每个大厨都有“自慢”的料理,每个职场高手都有自豪的本事。面对职场上的竞争与起落,成功的最关键之处在于态度。  相似文献   

15.
在张扬个性的时代,“有个性”往往被视作是“有创意、有发展潜质”的评语。有不少初涉职场者被告诫:保持“独特个性”,无论是求职还是职业规划上都能有“先声夺人”的优势。可现实给他们的印象却截然相反——很多个性鲜明的人在职场上并不被看好,甚至四处碰壁;而一些没有多少个性的人却如鱼得水,容易获得成功。在飘扬“个性”旗帜的职场上,  相似文献   

16.
菲婷 《中外管理》2006,(4):117-118
不少公司表示:与职场新人相比,更愿选择有工作经验的职场“老人”为自己服务,这不仅因为以往的工作经验可以“移植”以便更迅速地投入工作,而且可以节约不少培训成本。实际上,职场培训无处不在,职场老人因为职业惰性,也需要定期做针对性的培训。那么如何对职场老人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7.
黎明 《人力资源》2010,(1):19-19
职场“天花板”的概念最早是从企业中提出的。所谓“天花板”现象,主要指女性和少数民族员工在向高层职位晋升时可能遇到的无形障碍。也就是说,对他们来讲,这些高层管理职位是可以看得见的,但却是很难达到的。最近,关于职场“天花板”的讨论不绝于耳,那么企业的“天花板”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18.
管理心得     
《中外管理》2010,(8):13-13
《“90后”危机》——2010年7月刊 “90后”确实不同于他们的前辈,我们“70后”从小受到的教育是“集体主义”、“服从命令听指挥”,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了。因此在这场与“90后”的遭遇战中,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作为职场新人,应该克服自身的性格弱点,早日融入到职场竞争中。  相似文献   

19.
叶莉 《企业文化》2012,(3):87-88
无论是在工作或生活中,“谈判”都是一门艺术,它能帮助我们与他人达成共识,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在职场,当与上司、同事甚至公司发生分歧,“谈判”更是不可或缺,如何掌握好这当中艺术,是职场人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20.
职场是平的     
杨艾祥 《新前程》2006,(6):54-55
女秘书PK老板的邮件门事件,究竟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我的想法是,职场已经被现实逐渐推平,无数被“压迫”的和女秘书们一样身份的员工正在形成职场新的力量,原有的职场规则正在被现实打破,而作为管理者,陆纯初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现实,他们依然沉浸在“我是领导,你就应该为我做一切”的传统思路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