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老板总是搞不清一个问题,一家企业到底是人治好,还是法治好?有人说法治好,有人说人治好.老板学习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讲法治,可是回到企业基本上都是人治.老板该用哪一种呢?他们到底是要学习别人的法治还是使用自己的人治呢?  相似文献   

2.
伊利是个拥有3万多员工,主营业务收入高达163亿元的上市公司。企业大了,人员多了,机构设置不合理、多重领导等"大企业病"的发生概率就越高。对于每年都要新增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伊利来讲,预防重于治疗。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潘刚似乎并不用费太大的力气,"要想防范和杜绝‘大企业病’,需要对企业管理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伊利靠的是制度,一个是人性化的管理,再一个是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达到提高员工凝聚力。毕竟,这么大的企业绝对不能光靠人治,一定是靠法治、靠制度;最后就是依靠企业建立完善的流程制度和合理的授权。"  相似文献   

3.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驱动的环境高污染、资源高消耗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单靠行政命令扼制不了.单靠“环保风暴”震慑不住,单靠道德自律约束不行。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法治,即靠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机制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资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指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控制经营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靠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来实现,内部监督机制即为包括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审计诸方面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内部控制和会计核算建立在单位内部依靠法治而非人治的现代企业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按照生命周期的观点,有人将企业的发展概括为创业、发展、成熟和昌盛四个阶段,与此相应,在管理方式上,则必然经历人治、法治,再到文化治理,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过程. 其中法治阶段是最为关键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年多,大多就死在这个阶段.法治即制度治理.制度管理,"按游戏规则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制度的编写则是法治的第一步,因此,如何掌握正确的编写方法,对制度的理解、宣传,贯彻和执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人治与法治     
法治和人治的问题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在法治与人治之间进行权衡,比较二者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缺点,对于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加深对法治与人治的理解,使我们对中国现代法治进程形成一个更为务实的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靠人治不依法制,凭热情、靠感觉处理事务,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不落实,企业就不可能实现持续成长。企业向管理要效益,首先要认识到制度在企业所处的地位、所处的环境,认清企业制度在制定、执行中和企业文化、员工、领导及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才能真正使制度在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8.
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国有企业 以个人英雄主义为导向的领导方式就是能人型经济,这种领导方式适合企业初创时期,一个人的智慧可以指导企业运作,而企业壮大以后一个人的智力则鞭长莫及.赵新先的一个人说了算的领导方式,适合的是初创企业,而对于三九集团这样大型的国有企业是不合适的.但是为什么不合适却还能执行呢?这个同赵新先建立的服从文化有关系.军队同企业有本质的不同,企业是利益相关人利益抗衡的政治平台,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个工具.由于性质不同所以企业战略同军事战略是不同的,当军队文化移植到企业管理的时候,需要去掉其不合适的方面.小企业靠人治,大企业靠法治,知识型企业靠文治.  相似文献   

9.
方少林 《物流科技》2005,28(9):123-125
出口退税是目前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一个焦点,出口退税应该是一项制度,而不仅仅是调节的手段:对于出口退税制度,我们只能完善和加强,而不能靠短期对退税率的调整来解决问题,更不能取消。  相似文献   

10.
法治是制定良好的法律得到全社会的一体遵行.如何制定治国理政的良法?又如何使这种良法得以有效实施?唯有让法治成为民众的习惯,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成一种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可以说,法治文化是现代国家的必需品,正是这种文化奠定了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准,也正是这种文化滋养和培育了一个健全的法治社会.法治成为文化,关键是要消除人治.因为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以及人治背后的封建文化,正是人治封建传统阻碍了法治.破除封建人治意味着,不仅要破除封建特权的思想,还要触动某些特权者的利益,不仅要建立平等民主的文化制度,还要清除封建等级制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徐亚莉 《西部财会》2010,(11):61-62
企业从人治到法治阶段,制度建设至关重要,但许多企业以往的管理制度缺少制度化的工作流程(或称业务流程)。用制度管理企业,按流程进行工作是一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提起内部控制制度,人们往往想起出纳员管钱不管账,管支票不管印鉴,管报销不管稽核等。其实内部控制制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和环节。对于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控制,不能靠人治,也不能靠简单的出纳控制、财务管理来实现目的,而是靠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让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中,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任务,接受规定的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3.
《荀子·君道》云:“隆礼重法,则国有常。”惟德刑并举,才能有激浊扬清的国之常态。在“法治中国”光耀下,我们将话题导向依法治企。“不点头,不一定没委屈;不说话,不一定没心声;不掉泪,不一定没伤痕。”记者在依法治企调研中,听到有员工这样说企业主的“家规”,“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伪善,但不能违法;可以放胆,但不能放纵”。企业的制度文化有人治文化与法治文化之别。上网查“人治”信息,可见搜身、跪行、  相似文献   

14.
企业国际化之路如何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国内市场实际上已是国际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企业国际化要超越重人情、靠关系、重人治轻法治的非规则运作模式.学会按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办事。企业国际化要立足于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发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优势,准确把握企业的市场定位,扬长避短,走出一条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的国际化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郝雅菲  甘健 《河北企业》2013,(6):129-129
<正>法治文化指的是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紧密相连,体现着法治的精神和理念、生活方式和实践方式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是与人治文化相对应而存在的,这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是现代人的一种法文化共识以及价值取向。它引领着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需要大力构建和倡导的主流法律文化。一、法治文化的内涵我们现在所说的法治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信仰法律的意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法律的  相似文献   

16.
一靠现代企业制度统计,2001年我国新增境外投资企业312家,我国的企业不断走出去;但客观地说,我国许多境外投资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巨头比较起来,国际竞争力还不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适应全球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多数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同时也是许多国内企业家感到困惑的一点———走出去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对手比产品和资本,还旗鼓相当;但在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上却算不上国际化,与对手差了一大截,而就是这个差距拉低了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分值。跨国公司的含义,一是企业机制适应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需要,即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7.
汪玉凯 《中国审计》2003,(22):95-96
在加强对省部级高官监督的过程中,应该主要靠制度,还是靠高官们的自律?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回到24年前的尴尬 经历过“文革”噩梦的中国人,大概很难忘记,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面对积重难返的中国社会,所  相似文献   

18.
人治与法治     
法治和人治的问题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在法治与人治之间进行权衡,比较二者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缺点,对于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加深对法治与人治的理解,使我们对中国现代法治进程形成一个更为务实的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昊 《现代企业》2010,(5):23-24
我国著名领导力和综合管理专家刘田认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治→法治→文治,也就是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中国大部分的企业目前处在人治到法治阶段.  相似文献   

20.
李亚 《经营者》2008,(19):28-28
武汉队退赛,不是一支俱乐部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足球的问题;整个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中国足协在人治和法治之间玩弄制度的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