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金红 《经济师》2001,(5):40-41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以夯实农业基础为出发点是各级政府在经济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共识 ,而且在领导和组织农业发展中也确实取得了成效。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经济组织的临近 ,人们在谈论“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时 ,很少谈及政府的农业经济行为 ,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农业经济行为问题。其实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生活中 ,政府行为与农民行为搅混在一起 ,而且政府行为明显错位 ,表现出对发展市场农业的不适应性 ,更不用说入世后政府农业经济行为的不适应性问题。这应是思考入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这…  相似文献   

2.
产业政策失效原因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产业政策的失效降低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从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多个经济利益主体行为出发,通过分析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博弈模型,可知产业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包括:在缺乏产业发展中利益协调机制的前提下,地区利益障碍的存在;政府行为有限性的约束;经济改革的不彻底;产业政策的时效差别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业绿色发展指标设计及水平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我国及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趋势及现状,科学分析各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优势与困境,基于2008—2018年各省份数据构建了以资源环境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科技发展、农业产出绿色化四位一体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并构建计量模型对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自2008年以来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中向好,全国总体水平逐年提高;农业经济、农业科技发展势头迅猛,农业产出绿色化总体水平较低,农业生态资源环境问题依旧严重;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但个别省份表现突出,区位差异并不能完全影响农业绿色化水平。建议各级政府健全农业资源监测网络体系与农业资源大环境数据中心,总结各地在生态资源保护治理方面的经验,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绿色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政府绿色采购是为了推进企业环保行为和消费者绿色意识的提高而提出的.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政府绿色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实现绿色发展与建立绿色文明的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质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是人类进入绿色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农民之间存在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即政府(委托人)委托农民(代理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委托代理目标有两项,即生产粮食以及保证食品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农民(代理人)的报酬是获得出售其所生产粮食的收入.研究表明,政府在农业绿色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绿色农业因其等级认证的规范性有可能成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陶雪 《时代经贸》2010,(16):7-7
政府绿色采购是为了推进企业环保行为和消费者绿色意识的提高而提出的。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爱,针对我国政府绿色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罗四维 《生产力研究》2012,(3):65-66,69,261
在政府、企业、银行、社会大众的博弈中,社会和环境责任缺失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是绿色信贷交易机制失效的根本原因;环保监督和报告体系的不完善是失效的重要原因;环保检查及治污成本较高是失效的技术原因。为确保绿色信贷政策的动态一致性,需完善环保主体间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其社会环境责任;建立多层次、高效的环保监督及报告体系,降低检查及报告成本;创新环保科技,降低治污成本。  相似文献   

8.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它的实施效果受到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影响,农户、保险公司和政府的行为直接影响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和供给.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农业保险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绿色创新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模式,其发展需要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制造业企业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重要机构,由于其本身利益的二重性,因而在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研究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在相应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行为博弈模型、地方政府与制造业企业的行为博弈模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及制造业企业的三方行为博弈模型,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利益冲突中的行为特征。通过求解纳什均衡,寻求协调各方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推动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绿色农业是有效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确保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阐述了绿色农业的内涵和发展绿色农业的意义,分析了现阶段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针对存在的障碍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为更有效地缓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科技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评述对我国绿色农产品产业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建立博弈模型,分析绿色农产品供需过程中政府、生产方、消费者的相互关系和博弈行为,得到实现纯战略和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的条件,认为现阶段实行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是稳定绿色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手段。根据分析结论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有机创意农业发展是有机农业和创意农业的新结合,是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完美链接。文章分析了河南省有机创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有机创意农业具有区位、市场、资金和人才等优势,研究了河南省发展有机创意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针对河南省有机创意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与财政金融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农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实行产业化经营。本文从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入手,阐述了财政金融支持配合与绿色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指出财政金融的支持与配合是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财政金融支持与配合的模式及其政策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世界农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石油农业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弊端。适合于我国的替代农业——绿色农业自提出后落实不够,以十七大“加强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绿色农业的发展要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达到协调统一,但目前还没有与此相适应的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本文对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对吉林省绿色种植业经济发展系统进行测度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农业循环经济是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为指导,应用激励理论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激励机制的特点进行分析,从政府激励、技术激励和文化激励三个方面探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农户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以期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主要行为主体,即政府和企业的特点及利益目标。从微观行为主体视角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政府推进转型和企业拒绝转型的利益冲突。采用多维博弈模型解释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政府和企业两个主要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进而解决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这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非凡,为黄河流域各省份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会。河南是中部大省,位于黄河的中下游,以河南省为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河南省绿色水资源利用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作出综合评价,并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研究2013—2018年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水资源利用率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13—2018年河南省绿色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但是两者之间并非一直同步发展;绿色水资源利用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程度逐步提高,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优质协调五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彭宝玉  覃成林  阎艳 《经济地理》2007,27(3):409-412
县域经济发展为其他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分析表明河南县域经济存在农业增长乏力,且波动较大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展处于低级阶段等几个问题,基于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区域发展的新区域主义提出了加快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债券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涉海企业的绿色转型,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明晰绿色债券的重要价值,探索影响绿色债券在海洋经济领域应用的因素,对于改善我国涉海企业融资难困境,推进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使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涉海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绿色债券应用于海洋经济领域的行为要素,为绿色债券广泛应用于海洋经济领域并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