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建立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和走向成熟的标志,退市机制虽然已在中国实施,但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细化退市标准,建立完善场外交易市场,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建立股本保险。  相似文献   

2.
试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现状,认为行政干预过强,现有的退市制度缺乏具体实施细则,由于退市涉及到多方主体的利益,缺乏退市的激励,以及不完善的上市制度强化了“壳资源”的稀缺性和缺少必要的退市过渡阶段等是制约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成因,并对此进行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对于保证证券市场高效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但还很不完善,运行较好的只有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退市这一指标。本文通过对我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健全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莉 《广东经济》2002,(1):32-34
本文从退市标准的设计、退市渠道的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我国退市机制的完善,并提出了在退市机制中补充民事赔偿条款,以充分发挥退市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的退出机制是一国证券市场完善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国情,对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基本模式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注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经济管理》2001,(7):61-63
一、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现状,在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是指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上市公司将退出市场交易:第一,当上市公司因经营状况恶化而没有了投资价值,不符合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条件时,交易所可以宣布该公司退市(也称“下市”或“摘牌”);第二,原来在多个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经有关证券交易所同意,可以主动提出从其中的某个交易所,可以主动提出从其中的某个交易所退市;第三,上市公司因股票或资产被非上市公司或其他投资者收购而退市。本文所研究的“退出机制”主要是指第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推进,退出机制已是制约我国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就如何适用并完善证券市场退出机制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一代民营企业曾经为我国经济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市场的饱和、竞争的加剧,它们又面临着整体“衰落”以及发展速度下降,这引发了人们对民营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思索。本文以2000-2006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影响我国民营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提高财务弹性和聘请“四大”审计可以避免上市公司在短期内陷入困境;增加独立董事比重可降低公司在短期内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促进公司长期的持续成长;大股东持股比重过高虽然可以在避免短期财务困境,但是在长期却可能引发持续成长危机;如果公司所在行业竞争程度较低或者公司所在地区政府干预较强时,虽然短期内公司不易陷入财务困境,但在长期却不利于企业持续成长。因此要促进上市公司的持续成长的手段主要有提高独立董事比重,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提高竞争程度和减轻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9.
林臻 《发展研究》2004,(3):21-22
为解决原NET和SFAQ两网历史遗留问题为契机,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001年7月16日推出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俗称三板),并且很快赋予了该系统退市通道的作用。当年12月10日,PT水仙作为退市公司首家成功进入三板市场,此后PT金曼和PT中浩也于2002年9月和10月相继挂牌。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国有股退出的理想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俊 《财经科学》2000,(3):75-78
上市公司国有股退出的途径有定向配售和回购两种方式,以模型化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两种途径都存在一定的障碍。本在研究资金供求关系的基础上构成了一种理想化的机制,综合采用了包括组建专门的基金在内的各种措施。如果这种理想机制能够实现,国有股全面退出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又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保障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小股东是现代公司存在的发展的基石,中小股东与大股东相比,在公司治理与证券市场投资中处于弱势地位,许多国家确立了一些旨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保障机制,以确保中小股东受到平等待遇,这些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保障机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黄速建  王钦 《经济管理》2007,29(17):54-59
本文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状况三个方面,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情况,分行业考察了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差异。本文认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消费升级将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济效益提升提供稳固的保障,同时,制度创新因素对上市公司未来经济效益还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浦艳  王贺峰 《技术经济》2013,(3):24-28,85
以我国28家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技术效率,选取Tobit模型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其技术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0年期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年均值为0.83,仅14%的样本达到技术有效;国有股比例对公司的技术效率有负面影响,法人股比例与技术效率存在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与技术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管理层持股对技术效率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盈余管理的特征和实质,提出了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观点。在此观点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和具体动机,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融资效率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融资效率评价的传统模式进行研究,本文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融资政策选择三个角度入手,研究了影响和决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判断这些关键因素的状态来预判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对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进行预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相对于传统的后评价,本文的预评价效果更加"治本",能够为上市公司决策者提供及时的判断依据,引导其融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我国资本市场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重新树立投资者的信心,增强上市公司的透明度,成为恢复资本市场秩序,保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途径。风险管理能力是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信息的披露,为相关利益者提供了更为透明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由于历史原因,部分证券公司积聚的风险日益凸显,高风险证券公司的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由于证券公司市场退出的法律机制不够完善,强制退出过程中存在行政主导、政策性强等问题。因此,完善我国证券公司市场退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浅要分析了舆论监督对于规范上市公司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舆论监督缺位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