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唐骏这件事,在美国,他要辞职,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诚实;在日本,他要谢罪,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担当;在中国,他要狡辩,因为100个人有100个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正> 被别人信服的人专注于解决问题,而非忙着责怪他人。一名总裁生气地问道:"这件事是由谁负责的?"这个问题使一家化学公司的会议室笼罩着一团乌云。这家公司刚失去一个大客户,而抢走这位客户的人是这名总裁的前任雇主。他对这件事感到十分气愤。在场的经理都显得坐立难安,而这位总裁继续说:"我要找出搞砸这件事的人,等我找到这个人,我会让他很难堪。"当这群经理离开会议室时,有人说:"我想我们今天晚上都要去准备履历表了。"  相似文献   

3.
徐滇庆先生现在正做着一件震撼全中国的大事,而且从上到下无人不对徐先生此举予以高度评价。一年前刚刚听说徐先生要开一个民营银行的课题时,我还以为此乃是徐先生若干个课题中的一个,也未予以注意,但是自今夏以来越来越感到,徐先生的事情做大了,大得把他手头上所有其他事都抛掉,专门干这一件事也许会让他感到有点力不从心——我估计。  相似文献   

4.
细节决定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次,但到了第三天以后,可能就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有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与日本人的认真、精细比较起来,中国人确实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以致于社会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生产线上的次品出  相似文献   

5.
参与创立全国第一家企业法人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 据说,刘渝很早就已经做了"寓公"但“下落不明’了。他的一位同学曾经在香港碰见过他。同学们很少提到他.除了他在招商银行创办这一重要事件上面磨不去的身影。刘鸿儒先生说刘渝当时也是受组织委派去做了这件事.但他仍然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创建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全面了解三菱帕杰罗,大约是在日本实施召回制之后。仅仅一个小零件的隐患就毁掉了中国市场上的一个大品牌,让喜欢三菱车的中国消费者颇为惋惜。然而,惋惜归惋惜。再让谁坐上帕杰罗,恐怕都会犯嘀咕。本来嘛,满世界的车多了去了,何必弄一"地雷"在屁股下面轱辘。可是,有一件事让人们一直心生问号,除了三菱帕杰罗,在中国的马路上来回转悠的车辆,就再没有隐患了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邓中翰做过的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他的中星微团队成功地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星光中国芯",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为何日本工匠能把这样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质量不好是耻辱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  相似文献   

9.
日本企业的生命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4岁的横井幸夫先生几年前刚刚从日本东丽工程株式会社退休,跟许多受惠于终身雇佣制的日本雇员一样,他24岁大学毕业进入这家综合性的工程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制造公司,一直做到退休. 横井幸夫是一个对美国式的彻底的自由主义和竞争主义深恶痛绝的人,他的观点因为颇不同于多数日本人认为的"美国帮助了日本经济的成长"而显得另类甚至偏激.在他看来,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政府对美国完全自由竞争的引入,导致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这两大日本企业的经营支柱的动摇,也破坏了过去的那种日本企业内在关系,这让他觉得日本企业"在这方面没什么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谢丹丹 《中外管理》2015,(4):122-123
总有那样的时刻,你面对一大堆繁琐紧急的工作,毫无头绪……改变的时刻到了!总有那样的时刻,你面对一大堆繁琐紧急的工作,毫无头绪。最后竟然忘了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总之,很痛苦。当这样的时刻再度来袭的时候,你又不得不被追再次"享受"这个过程。有这样一个人,他拥有一套"只做一件事"的理论。凭借这套理论,他帮助IMI公司在管理层动荡、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仍旧保持了业绩的稳定增长。他在朋友的公司陷入停滞不前之时,用"只做一件事"的理论,帮助公司把销售额从3千万做到了3亿。他叫朱晨乐,先后在宝洁、通用(GE)、阿姆斯壮(Armstrong)、IMI等著名外企就职。从小小的市场专员,到如今的副总裁。正是凭借"只做一件事"的通用法则,朱晨乐在事业上披荆斩棘,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已经做到卓效流程管理的企业而言,继续提升业务流程管理就更难了.""简柏特"中国及日本区首席执行官前川充留连睡觉都会想一遍公司的业务流程,他希望创出精益求精的业务流程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2.
《大众标准化》2014,(5):30-31
正多年前,某地出了一位"假皇帝"。之所以说他"假",是因为他的习惯、做派像皇帝,而身份并不是皇帝。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小农场主家庭,有着一份普通的职业,娶了一位普通的妻子,生了一个普通的儿子。总之,有关于他的一切都很普通。只有一件事,算是他一生中的特别事件。可正是这个特别事件,害了他的后半生。那时候他还年轻。某天早晨,他正预备去工厂开始那周而复始的一天时,意外地碰到了一群剧组  相似文献   

13.
王宁忆科斯     
像前一轮改革一样,中国下一轮的改革也可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15年前,科斯的研究助理从法学院毕业了。正常情况下,老先生会让法学院的秘书帮他从法学院的学生中物色一个新的助理。但不知为什么,老先生却给他多年前的一个助理打电话,让她帮忙。这个老助理当时是王宁在NORC(芝加哥大学的一个民意调查中心)的老板,就把王推荐给老先生。而王宁是心理学博士,这是一件有点奇怪的事。  相似文献   

14.
孟村李国胜先生的专业是美术,但主业做起了播音员、主持人,业余写字画画,还办了艺术学校和一个画廊。年青人精力充沛无可厚非,可是国胜先生的精力超常是让人震惊的。
  李国胜先生生性谦和,人缘很好,所以聚集了很大的人气。在单位里,他上从下合,口碑极好,为了这次展览,孟村广播局局长为他付出了很多,帮他策划、安排、筹备,甚至还有接待。从这件事亦能看出国胜先生平时的工作是出色的,不然局领导也不会这样亲自出马参与此事。他的艺术学校几年来培养了数百名学生,桃李芬芳,成绩斐然。其中考入中央美院一人;中国美院一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人;南京艺术学院两人;天津美术学院一人,这些学生走进了高等学府,欣然地从事了艺术事业,成才了,起码说与李国胜老师的辛勤培养和精心打造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家》2003,(10):58-58
据说,刘渝很早就已经做了“寓公”,但“下落不明”。他的一位同学曾经在香港碰见过他。同学们很少提到他.除了他在招商银行创办这一重要事件上面磨不去的身影。刘鸿儒先生说,刘渝当时也是受组织委派去做了这件事,但他仍然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创建者。  相似文献   

16.
和平 《企业文化》2007,(9):52-55
张德和来自浙江象山。他没有进过艺术院校,但是他的竹根雕艺术作品,轰动了巴黎。那是1999年,他第一次去法国巴黎,他作为中国根艺的唯一代表,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999巴黎·中国文化周"。他以精湛的雕刻手艺,征服了每一个参观者,其中有政府高官、艺术家和收藏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项目部主任马克·吉尔梅先生,曾三次未根雕展台参观,他买了一件竹根雕收藏,并在留言簿上写道:"……  相似文献   

17.
有个男人常跟人抱怨说他太太没有上班赚钱,每天只不过在家里陪三个小孩,总是一副累得要死的样子,真是无能! 一天,太太生病住院,这位先生决定好好表现给他太太看,而且他决定把这一天的家务记录命名为《管家是件多么简单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8.
最近<报刊文摘>刊载了这样一则消息,国内某访问学者赴美讲学,遇到了一件事,他的一位朋友要请一位擦玻璃的人来干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一声不吭、匍匐在地,一身大汗淋漓的工人,却是一位心理学硕士,一个人办一家公司,自己既当老板又做工人.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美国像他一样,从事着不需要大学学历工作的大学生居然有35%之多,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口头禅:"什么是岗?能挣到钱的地方就是岗!"  相似文献   

19.
老板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成功人士,更应该注意自己的着装。有一个年轻的老板告诉记者一件事,几年前他去一个五星级酒店出席德国前总统举行的招待晚宴,一看严谨的德国人一律正装,而他和好几个同胞却穿着花色西装,脚下白色袜子,十分失礼,这事使他记一辈子。  相似文献   

20.
张秉军  修思禹 《英才》2013,(10):110
台湾有一个作家,在他没成名之前写过很多书,但是没有人愿意给他出版,偶尔发表一些文章也没有稿费可拿。但他乐在其中,还是特别喜欢写,就这样坚持写了很多年。终于有一天,他成名了,金钱、掌声、鲜花,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一切,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功成名就的他,对那些羡慕他成功的人说了一句话:"做一件事,最难的就是忘掉自我,忘掉利益,只为喜欢而倾情投入,坚持走到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