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世界面临发展困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境削弱了世界经济的社会基础,让整个世界都面临发展困境,也使得危机的根源难以消除。世界性的发展困境主要源于美国对世界发展模式的塑造。美国通过国际组织以及理念输出等方式,用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改造了发展中国家,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构建之进程。国家构建的缺失使得发展中国家既无力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的挑战,也无力整合国内政治经济秩序。在后危机时代,美国相对衰落,而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效仿对象;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也制约了美国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推广;中国的成功还让世界有了不同的发展理念。因此,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为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经济提供了新机会。  相似文献   

2.
钟小明 《魅力中国》2010,(29):42-42
低碳经济的概念自从被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内外众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受到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认同。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都积极制定发展战略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全球社会和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来分析低碳经济受到各国的认同的原因,论述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李优坤 《特区经济》2012,(2):302-304
IMF总裁之争是国际经济新旧秩序斗争的一个缩影。由于西方在世界经济领域仍然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加上国际制度演变的滞后性,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冷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情况下的被分割并且没有形成成熟的利益协调机制,"旧秩序"注定是赢家。中国可以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国际组织内的渐进式变革方面有所作为,以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以国际生产和跨国经营为特点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已成为愈益明显的大趋势。跨国经营,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已不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在世界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5.
瞿婧 《湖北经济管理》2008,(14):147-149
纵横交错的国际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是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演变成了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潮流。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机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也促使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地区间经济差距发散。一般而言,国际经济包括商品流通、服务贸易和资金流动。前两者可归纳为国际贸易范畴,而后者则属于国际投资领域。鉴于我国这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结果——地区间经济差距日益扩大。文章便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这两个角度出发.来讨论和分析它们与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发散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环球时讯     
《宁波经济》2009,(8):10-11
全球智库对金融危机租世界经济做出十大预测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主论坛上,34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智库、国际组织以及政、商界人士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并就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做出了十大预测:经济危机第二轮影响或在今年显现;世界经济重新恢复增长仍需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国际油价或将进一步下跌;东亚经济可以与美欧“脱钩”:发展中国家将是未来全球总需求的重要增长点等,  相似文献   

7.
2008年经济危机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带动了世界经济复苏,吸引了国内外政府部门、机构和学者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财政赤字风险、汇率风险以及政策协调等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资本的流动,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对国际资本流入的需求。当前,国际资本市场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本文通过这些变化和我国吸引外资现状的分析,指出必须以变应变,探索挺身而出进国际资本市场的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世界贸易组织在关于发展中国家享有的差别和优志待遇方面作了新的规定和发展,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更主要的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运行与影响,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当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论文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制定方面的片面性、实施方面的不完全性以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既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影响未来时期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团结,积极进行内部经济改革,并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来积权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新一轮谈判,使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协议中的优惠待遇条例真正得到有效履行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获得了巨额的国际币税收益。本文从国际铸币税的口径和测算讨论出发,结合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对人民币可能获取的国际币税予以分析和估算。本文重在建立人民币国际化币税分析的量化框架,并认为人民币币税收益同样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60和70年代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之后,由于实施效果欠佳以及国际经济条件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减少了对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注。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掀起了新的浪潮:欧共体统一大市场计划正在顺利实施,美、加、墨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发达国家几乎全部加入了区域经济组织。此外,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结构调整信息》2004,(4):22-2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作为21世纪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长期趋势,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面对21世纪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几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利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来完成本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的演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金融全球化一方面大大促进了世界经并的增长.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金融竞争和金融风险的全球化。由于国际规则的不对称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实力、金融调控经验  相似文献   

14.
罗鹏  魏浩 《亚太经济》2006,24(6):97-100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依然是国际研发的主体。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研发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投入日益增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同时,应该趋利避害,发展本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1,(33):12-13
发展中国家正在改变世界 全球化是一个将世界市场整合融合的过程。在过去的60年里,加速发展的新科技和管理技术减少了交通和交易成本,并跨越了其他人为的障碍使国际交易变得越发容易。目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着一个长达一个世纪的中间阶段,即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水平正在接近发达国家的路上。发展中国家变得更大更强的同时,他们的经济结构也面临着向更有竞争力的方向调整: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多边能源合作 中国和八国集团。俄罗斯主办2006年八国首脑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是全球能源安全。但如果中国缺席,世界大国坐在一起讨论世界能源问题也无太大意义。即使受邀参加,中国也会担心参加西方富国集团俱乐部、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将削弱其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力量。如果能弱化机构使命而演变为国际论坛性质的组织,邀请重要国家加入并解决最紧迫的经济问题,八国集团将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7.
二战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与世界风云变幻相互映衬,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能。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在左右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行为,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增长与世界通货紧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底,中国国际储备已达到284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不少经济学家提出种种异议。如斯蒂格利茨就提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加剧了世界通货紧缩的观点。本文认为,当前世界通货紧缩的根源不是发展中国家迅速增长的国际储备。相反,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加国际储备,是应对世界经济动荡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19.
刘洋 《中国经贸》2012,(2):18-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跨国服务与跨国商品交易的模式不断增加,加之技术的迅速广泛传播,使得产业资源的国际流动更快。于是各国为抢占产业分工的制高点以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均开始实行经济结构的发展战略调整,导致了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应充分利用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及时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顺应国际发展形势,从而提高自身地位在国际分工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20.
关于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的几点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改革是改革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历史、国际经济、发展理念和机构治理等四个不同视角,观察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应当是以多边主义原则指导全球经济治理,强化多边机制的职能,促进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当致力于建立更加平衡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世界银行应当成为国际发展融资和发展合作的主要平台。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家声音的增强是两机构改革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尽管近期内两机构改革的进展只能是各方力量平衡的结果,因而必然是有限的,但发展中国家主张的充分表达将使两机构的发展方向更接近符合全球发展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