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型旅游地成为我国一种新型的旅游目的地,测评其游客满意度指数有助于该类型旅游地的游客满意度提升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游客期望、游客体验、游客评价、后旅游4个旅游活动阶段构建文化创意型旅游地游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并对典型文化创意型旅游地——北京798艺术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798艺术区的游客总体满意度指数为3.6581,游客满意度指数最大的旅游活动阶段为体验阶段(1.7272),而期望阶段和评价阶段的满意度较小,游客满意度指数最大的旅游因素和指标分别为旅游景观感知要素(0.9098)、文化创意景观(0.4448);(2)基于测评模型和案例分析结果,分析文化创意型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形成机理,并提出形成游客满意度主要因素为内部驱动因素(独特的文化创意景观、文化创意体验环境、科学有效的开发与管理等)和外部驱动因素(区域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地文化创意形象、创意旅游口碑、外部交通等)。  相似文献   

2.
旅游与相关产业的互动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吸引游客的前提,也是扩展旅游收益的重要方向。桂林阳朔一直是旅游者最向往的体验地之一,本文基于对阳朔十里画廊旅游发展模式的审视,分析出当地旅游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家旅游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以期引领阳朔农家旅游模式的创新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式文明旅游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一)世界文明舞台的主客互动:游客行为的文化与文明意义 1.不被领情的另类中国游客 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居世界第一的现实令世界瞩目,而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开始以异样的目光打量蜂拥而至的中国游客.关于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报道频频见诸西方主流媒体,若以世界文化的通行视角来考量,中国游客似乎与旅游目的地国文化格格不入.于是乎,中国游客的个别行为被迅速传播放大,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中国游客被异化为一个土豪炫富、自我中心、缺少教养的粗俗群体.  相似文献   

4.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宣传和教育的实现方式之一,但作为旅游主力军的新生代游客对红色文化的认同逐渐式微,存在认同危机风险,并对红色旅游的后续发展和持续经营产生影响,已成为当今显著且亟待关注的社会现象。本研究运用文化认同理论,以新生代游客为研究群体,尝试探索影响新生代游客文化认同的因素并寻找增强其红色旅游忠诚度的作用机制,由此建构新生代游客涉入度、文化认同与红色旅游忠诚度影响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1)新生代游客涉入度对红色旅游的文化认同和忠诚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文化认同的影响更为显著;(2)新生代游客对红色旅游的文化认同正向影响忠诚度;(3)文化认同在新生代游客涉入度与忠诚度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本研究揭示了新生代游客涉入度对培育红色旅游忠诚度的重要作用,拓展了文化认同的应用边界;认为增强新生代游客的涉入度,培育其文化认同,对于忠诚度及红色旅游持续经营和后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消费日趋丰富和多样,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玩农家乐" 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特色休闲旅游项目在山西已经兴起,并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重视和关注。合理引导、开发、扶持、规范"农家乐"休闲旅游成为摆在山西旅游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家乐"休闲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农家乐"休闲旅游在我省一兴起就受到了游客的普  相似文献   

6.
李乐民 《西部旅游》2022,(21):38-40
文章以河南省焦作市旅游城市建设为例,基于旅游动机、旅游需求与逗留时间三个旅游要素,提出通过建设网络旅游宣传服务平台激发游客旅游动机、建设一体化旅游集散中心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建设文化互动与沉浸式旅游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使游客能够感受到焦作文化魅力,从而促进本土文化传播,推动焦作旅游名城建设,提升全域旅游和全民参与的旅游经济占比,最终实现焦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企业节事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形式,对旅游市场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文章以华侨城文化旅游节为例,从游客参与感知视角,测评华侨城文化旅游节的节事效应,探究企业节事活动中游客体验评价的具体表现。研究设计并构建了节事活动游客参与体验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测度游客参与体验。研究结果显示:文化旅游节带来的效率价值、功能价值具有竞争优势,可进一步强化;基于认知价值的游客参与体验评价亟需提升。在之后组织节事活动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性和特色性。  相似文献   

8.
刘俊  占胜蓝  郑诗琳  黄焕 《旅游学刊》2023,(10):151-159
文章以广东省网红乡村民宿H民宿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析民宿旅游的乡村性生产与消费及互动过程,有以下4点发现。(1)H民宿的经营者以自身对乡村性的认知为基础,通过物质空间建构、文化空间营造和新媒体工具运用等在地生产实践进而表征和展演乡村性。(2)在乡村性消费中,H民宿游客的消费更多集中于农耕知识体验、自然景观环境、农家生活文化和想象“乡村”等不同层面。但由于游客对乡村了解、感受程度的差异,不同游客的乡村感知具有矛盾性与异质性,呈现为全球地方化下消费体验相异的特征。(3)游客通过再消费与传播、拒绝与批判等不同的消费行为将消费意见反馈至生产者,生产者则对应采取调整策略,并通过体验空间的重塑和知识空间的再造进行乡村性的再生产,从而形成了消费与生产的互动过程。(4)在民宿旅游情境下,乡村性在生产与消费互动过程中被建构成“舞台真实”,具有本真化和失真化的双重表征,呈现了真假混杂的特征,并随着不同主体的互动实践,呈现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不断在本真化与失真化的连续谱上流动。  相似文献   

9.
安全感是旅游目的地安全状况的“晴雨表”,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基本需求.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和在线网络点评数据挖掘,归纳出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来泉州游客的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出游客安全感的5个影响公因子:治安状况、旅游环境、服务内容、地域文化和感知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对游客的影响程度,采用K-means均值快速聚类法,将游客划分为平衡型、谨慎型和冒险型3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游客安全感的5个公因子与安全期望的相关关系,其中,感知信息、旅游环境、治安状况、服务内容4个公因子与游客安全期望成正向影响,地域文化与游客的安全期望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一场婚礼带来的旅游产业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黄土人家”,掩映在绿树中的这个小院就像是村落里的一处普通农户,与周围的景致自然的融为一体。这里看似不起眼,却吸引着来自太原、北京、天津等各地的游客。许多人专程慕名而来,就是为了在这里体验黄土高原的农家生活。  相似文献   

11.
旅游者对黑衣壮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感知差异与满意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燕  凌常荣 《旅游学刊》2007,22(11):78-84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异化的现象日益凸显,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存在着3种差异:游客感知同一种民族文化的真实性程度(真实度)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实际情形的差异.这3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满意度有着正面或负面影响.本文将以黑衣壮民族文化旅游为例,在分析这3种差异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这3种差异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乡村文化认同是构成乡村发展的文化心理基础,利于集体意识及文化共同体的形成。研究以乡村文化记忆为逻辑起点,采用认知地图、问卷调查方法探究“主客”视角下的感知维度及感知差异。通过图示提取空间因子比较及数据统计分析得知,“主客”在空间维度感知上:主客感知最强烈的均为标志物,村要素高于景要素;居民的空间因子的出现频率、空间点位置、结构的感知均高于游客。在文化维度感知上:居民文化感知的空间因子较游客丰富,感知空间类型的强弱差异显著;居民偏重村落村民自身的意义中心,即构建社会关系、承载地方记忆的媒介,而游客偏重对外宣传游赏度较高,更能向外展示玉湖村文化的空间。在情感维度感知上:居民的情感空间因子出现频数高于游客,且数量多于游客;情感维度感知的主客差异说明不同空间在联系、维系和巩固地方情感认同和地方依恋上具有不同功能。  相似文献   

13.
徽州村落旅游中游客及东道主的凝视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rry提出的“游客凝视”是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分析工具,“凝视”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互动的复杂系统.徽州村落是徽文化的符号和标志,徽州村落旅游凝视的主体是游客和东道主,客体和核心是物质指向与精神指向的文化符号,两主体依托文化符号产生互动,而对文化符号的认识层次较浅.安徽黟县的西递、宏村、南屏具有丰富的徽文化特征吸引物.在案例地采用定量的问卷调查、定性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分析相关定量和定性资料,并对相关网络文本及图片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微州村落旅游中的游客凝视行为及东道主凝视行为,梳理游客凝视行为和东道主凝视行为共同作用的过程.研究发现,徽文化的内涵、徽文化的精神内髓在旅游过程中鲜有彰显.游客对文化符号需求层次较浅,东道主对文化符号认识层次较浅.  相似文献   

14.
凝视,还是对话?——对游客凝视理论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回顾了游客凝视的内涵,认为无论是游客凝视,还是东道主凝视、双向凝视,都将游客及东道主置于"一方对另一方的权力"的场景中,时主客双方发展和谐的文化关系十分不利.本文认为,主客之间平等、公正、互重的关系是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主客双方从"我-它"走向"我-你",从凝视走向对话,更有利于唤起东道主的文化自觉,有利于建立起主客之间新型的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旅游英语翻译既服务于域外游客,又服务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做好语言转换的表情达意服务并非仅仅是只限于语码和语义的转换,还要在游客听得明白的基础上,将旅游景地本土文化贴切的、富有感染力的传递给游客,实现旅游景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游客的双向吸引。因而,旅游英语翻译可尝试采取"意译"策略,即依据功能翻译理论,打破文本中心论的翻译论模式,实现增强本土文化原汁原味意思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6.
旅游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最佳载体,历史文化旅游是旅游活动深化内涵的有力助手。在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中,旅游吸引物对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产生巨大影响,历史文化旅游中的旅游文化更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吸引物。故宫博物院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是历史文化旅游的窗口。故宫从目的地经营管理、资源开发利用、产品设计研发和旅游者需求适应等方面突破,实现了故宫发展的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17.
陈安泽 《旅游学刊》2004,19(1):9-10
旅游业是具有浓厚科学文化内涵的经济产业。但是,它往往被片面理解为只是向游客提供吃、喝、玩、乐的,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惟一目的产业,从而忽视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责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的旅游业形象应当是,在满足游客求乐、求美、求异、求健的同时,还应满足游客在游乐中求知  相似文献   

18.
陈康 《西部旅游》2023,(20):103-105
<正>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甘肃兰州近几年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其凭借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过程中的一环,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文化意义,还能有效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使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基于此,文章对兰州地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现状与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红色文化遗产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有效载体,是一种独特的综合性旅游资源。伴随数字赋能沉浸式红色文旅,沉浸式体验为红色文化遗产活化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文章为探究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对红色文化遗产的文化感知,基于心流理论及沉浸式体验应用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游客的体验目的、体验工具及体验任务,使用用户体验地图提炼游客触点,从感官体验、个体认知、交互参与及情感记忆层面提出红色文化遗产旅游的沉浸式体验设计策略,试图引导游客在红色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中聚焦文化感知,进行文化符号解码和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从东道主凝视的视角着重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中西方背包游客的不同认知,强调东道主在主客交往时及其对游客的认知有其自身观点,且该立场深受中西方文化间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影响.研究以丽江为案例点,发现丽江当地居民认为背包旅游者群体主要来自欧美国家,具有强烈的西方文化烙印.国内背包游客群体大多不被认同,更多情况下只被认为是在追随西方背包旅游者.在旅游行为上,西方背包游客相对强烈的探险意识以及对当地传统文化原真体验的追求令目的地居民肃然起敬,从而被认为是真正的背包旅游者.而国内背包游客在这两点上的表现常被当地居民诟病,从而强化了这些游客只是作为“跟风者”的印象.相比于国内背包旅游者,西方背包游客同样被认为由于受过西方文化良好的教育而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十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文章认为,丽江当地居民对中西方背包游客的感知一定程度上是对这两个游客群体发展状态和旅游行为现实的映射,但更受到中西方文化间不平等权力关系的深刻影响.然而对于中西文化间的不平等权力关系,丽江当地居民并非照单全收.当他们捕捉到体现西方背包游客对当地“居高临下”态度的视觉符号时(如拍摄脏乱的垃圾桶,闯入当地居民家里等),一种反感情绪会被激发.而这样的情绪却正好体现了当前我国中西方文化碰撞过程中的不平等权利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