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战略环境变化视角,以RD为切入点,研究专业化、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等三种战略类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发现:专业化、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三种战略中,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绩效最低;多元化扩张(多元化水平增加)后,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绩效依然最低。三种战略与RD投资均存在匹配效应,但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与RD投资的匹配效应最低,多元化扩张(多元化水平增加)后,未发现多元化战略与RD投资匹配效应增加的经验证据。这可为企业在结构调整中选择具体的多元化战略类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核心能力类型不同,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与效果不同,也就决定了企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不同。拥有刚性核心能力的企业易采用专业化路径或相关多元化发展,成功率高;拥有柔性核心能力的企业可以考虑进行非相关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企业是高素质或战略性人力资源数量相对较多的企业,高科技企业资源的管理具有更为柔性化、更为多元化、更为人性化的管理特性.从群体动力学的角度看,高科技企业允许甚至是创设一些与组织业务基本发展方向有不同程度的背离、“试错性“的发展子方向;使各高素质人力资源群体均有较为充裕的发展空间;在动力牵引方式的选择上,更为强调引导性.  相似文献   

4.
企业多元化是企业成长壮大的捷径,多元化应与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成熟度匹配,才能取得成功.不同成熟度的核心能力对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类型具有制约作用,企业应准确的给自己的核心能力成熟度定位,选择恰当的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5.
薪酬体系要能达到组织预期的效果,必须和组织员工的心理契约相匹配,在不同的心理契约类型下采用不同的薪酬体系。首先对员工心理契约以及企业薪酬体系进行了分类,将员工心理契约分为交易型、关系型和理念型三种类型,将企业薪酬体系分为机械型、柔性型和平衡型三种;然后探讨了薪酬体系和员工心理契约之间的匹配机制和模式,认为交易型心理契约下适合采用机械型薪酬体系,关系型心理契约适用柔性型薪酬体系,理念型心理契约下则适用柔性型或者平衡型薪酬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薪酬管理实践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许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多元化经营。避免多元化的盲目性以争取获得成功,是这些企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的解决与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动机、目的、发展战略和是否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将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实施人力资源再造,将能力作为人才遴选的主要标准,以教育取代培训,将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看待,建立新的人力资源库,运用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从而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在变革的环境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合宜的税收政策可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是基于大量相关研究得到的重要启示。为助企纾困,中国政府在2011年初次局部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其后多次扩大这一政策的实施范围。本文聚焦2019年8月出台的四类先进制造业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基于上市公司季度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留抵退税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积极的政策效应。同时,本文对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经营结构多元化程度不同以及股权集中度不同的企业进行了四组异质性检验,以考察不同企业对同一特定政策的敏感度差异。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经营结构更加多元以及股权相对分散的企业有着更强的正向影响。关注不同类型企业的政策敏感度差异对于改进相关政策设计,增强政策效能,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珠三角地区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力资源多元化恰逢其时,意识到人力资源全球化趋势并主动促进人力资源流动的企业将会得到更大的收益.数据分析表明,珠三角地区企业明显存在性别歧视和类型歧视,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从重审企业战略、加强文化建设、重视内部公平、保障员工权益和丰富工作内容等方面入手,促进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多元化,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及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柔性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及重视,并逐渐成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对酒店业的服务特性、酒店人力资源的开发等方面的分析,提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应引入"柔性管理"的理念,建立扁平化、网络的组织机构,并强调"以人为本",用"柔性"的方式去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战略控制是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实施提供客观、准确的反馈信息和动力信息,从而保障整个人力资源战略过程良性实施、有效运转的相互协调与互动的系统化过程。国外人力资源战略控制已呈现注重人性本质与理念、重视无形资源管理、关注人力资源战略系统的过程等发展趋势。构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控制系统,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过程理论的人力资源战略控制的体系,以保证企业最初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能顺利进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有效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和企业有效开展实践活动.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可此据此指出将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黑箱"的明朗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员工的心理契约。从心理契约的角度考虑,国有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针对性、公平性、及时性的原则,以改革国有企业产权为前提,在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注重满足员工心理期望,加强对员工的沟通了解。  相似文献   

14.
内部开发和外部招募是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两种重要策略,各有利弊。近年来,为了提高组织的灵活性、降低管理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采取外部招募策略。但是,内部开发策略在保持组织核心的一致性、提高员工忠诚度、提升人力资本专有性、增强企业技能水平的可预测性与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优势,更有利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现实中,企业应根据具体的情境,结合采用两种策略。因此,本文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假设,人力资源的获取目的,以及人力资源的价值、专有性、可得性等为主要决策准则,分析总结了适合于采用内部开发策略的情境。最后,提出要以选拔配置、培训开发、绩效评估、薪酬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构建人力资源内部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业务外包的应用逐渐从信息技术领域转向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带来专业的服务,但同时也会带来企业的经营风险。本文在分析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基础上,建议企业全程关注和支持外包合作关系,使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工作能发挥优势,尽可能趋利避害,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大学——创新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今,各个高校都面临着教师流失的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和谐大学建设的瓶颈。首先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经济驱动力两个方面,概括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教师流失的普遍原因。然后提出了建设和谐大学、应对人才流失的3个基本观念。最后,着重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重要的环节入手,通过对组织结构环节、选聘环节、培训环节、绩效评估环节、薪酬福利环节、晋升评级环节的层层分析,逐一给出了解决高校教师流失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现有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战略性思考,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才流失率高。平衡计分卡原理能够有机地将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起来,从而帮助会计师事务所更加有效、全面、立体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探索其在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应用,重构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帮助事务所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然后利用1999~2008年全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市场潜力、出口需求对新成立外资企业区位分布的影响。为了纠正泊松模型条件方差过度分散问题,本文使用了面板负二项回归方法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城市的市场潜力和出口需求是外资企业投资区位的决定因素,同时,采用分时段、分区域方法以及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进行重新估计,结果都证实了上述发现是稳健的。此外,城市人力资本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新成立外资企业区位分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市的职工工资、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工业税负等因素则不会对新成立外资企业区位分布构成实质影响。文章的发现意味着新经济地理理论能较好解释新成立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区位分布。  相似文献   

19.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企业的人力资源主要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进行配置,结果导致薪酬管理主要采取内部视角,强调内部公平性、职位评价和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不断深化,内部劳动力市场正面临着被外部劳动力市场替代的新挑战。因此,薪酬管理应该从以前的只注重组织内部标准转向关注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以及薪酬的外部竞争力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组织资源是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必要支持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对组织现象的考察,必须关注其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情况.常规组织对待资源的基本态度和表现就是控制导向,它总是试图控制越来越多的资源.结果,在组织间造成了激烈的资源竞争,从而把组织拖入一种"控制困境"中去.在20世纪后期,组织理论家们以及经济学家们对组织的资源获取和使用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依然是关于常规组织的资源获取和使用方案.其实,任务型组织在对待资源的态度以及表现上,都与常规组织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