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研究关键筛孔通过率对开级配排水式磨耗层沥青混合料(OGFC)的抗滑性能的影响,通过沥青混合料表面构造深度试验和摆式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来确定OGFC的抗滑性能,研究大空隙沥青混合料抗滑性与关键筛孔通过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国内外废旧沥青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情况,针对我国道路特点进行分析,通过破碎、筛分旧路材料以及对旧沥青的抽提试验,测得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以及延度等指标,进行室内的实验分析,提出了再生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对其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通过掺入0%、1%、2%、3%、4% 复合高模量剂改性基质沥青以及对级配曲线进行优化,设计了改进型GAC-20混合料,并对改进型GAC-20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验证。此外,通过复合车辙试验和CT扫描试验对改进型GAC-20混合料的铺装结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合高模量剂的掺入很好地提高了沥青的软化点、60 ℃黏度,降低了其针入度、135 ℃黏度以及延度,综合考虑沥青基本性能以及成本控制,确定复合高模量剂的掺量为1%。改进型GAC-20混合料路用性能能够很好满足规范要求,且与GAC-20混合料相比,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提升了4.96倍、1.06倍。采用4 cm SMA-13+6 cm改进型GAC-20+8 cm GAC-25的铺装结构表现出很好的抗车辙性,且界面处空隙率降低0.8%、内部空隙率降低0.7%,有效提升了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因此,采用改进型GAC-20混合料能够提升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为高温多雨条件下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温稳定性与疲劳性能为浇注式混凝土的薄弱环节。通过GMA浇注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正交试验,参照港珠澳大桥中GMA所使用的配合比材料组成,在保证刘埃尔流动性相当的情况下,对其GMA中不同粗集料用量、ME用量、沥青含量、矿粉用量变化下的高温稳定性及疲劳性能的表现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用量对GMA高温稳定性影响最显著,而矿粉用量对GMA疲劳性能影响最显著,同时以上两因素对GMA关键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表现出对立关系。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确定最佳GMA配合比,达到高温稳定性与疲劳性能的良好平衡,工程验证表明正交实验下GMA配合比优化设计使得浇注式桥面铺装性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秦岭  罗传熙  黄志勇  李键 《科技和产业》2023,23(21):149-154
温拌技术可有效降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但不同类型的温拌技术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采用不同类型的温拌剂材料制备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开展混合料的密实度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动稳定度试验与动态模量试验。研究表明,各类温拌剂均可有效降低橡胶沥青施工温度,然而Evotherm-DAT温拌剂将导致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性能与抗车辙性能降低,石蜡与Asphalt-min温拌剂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江少锋 《魅力中国》2013,(13):345-345
为满足沥青混合料路面强度、稳定性与施工和易性的要求,保证有足够的耐久性,所用沥青材料的技术性质应满足环境与使用条件的要求。本篇论文从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各项性能试验入手,简单论述沥青各项性能指标以及集料各项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7.
孙晟凯  汤雄  雷俊  刘丽 《科技和产业》2022,22(4):315-319
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PPEM)由聚氨酯黏结剂、橡胶颗粒和石料组成,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具有空隙率大、橡胶颗粒掺量高等特点。由于PPEM是大孔隙结构,使得雨天雨水易流入路面内部,进而引发水损害。为此,基于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飞散试验,分别测试不同聚氨酯黏结剂、橡胶颗粒替换量、级配3种工况下PPEM的水稳定性。结果表明:对比分析不同聚氨酯黏结剂多孔弹性混合料,其中PU-III多孔弹性混合料水稳定性最好,PU-IV多孔弹性混合料水稳定性最差;当橡胶颗粒替换量不断提高时,PPEM的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抗拉强度比呈线性增长,说明橡胶颗粒对PPEM水稳定性的提高有促进作用;PPEM所用级配的空隙率与其水稳定性呈负增长,水稳定性随空隙率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沥青里面水损害是来源于沥青膜从集料表面的剥离,其条件是水分介入沥青与集料界面上,改变了沥青、集料与水分的关系。它的破坏机理是在水动力的作用下,沥青膜逐渐从集料表面剥离,导致集料之间粘结力丧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种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对于中国实现构建节约资源、生态环保的和谐交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温拌剂、再生剂进行选型和不同掺量试验,设计RA P含量60% 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耐久性、耐高温、抗水稳定性等性能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散性再生剂结合3种温拌剂的温拌再生技术再生混合料,RA P掺量可提高到60% 以上,混合料性能稳定,能够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压实条件好的工况,首选各项性能指标较均衡的Evotherm作为温拌添加剂;而在压实条件比较恶劣条件下,推荐选用击实效果最好的DT作为温拌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卢旭  吴延凯  陈搏 《科技和产业》2022,22(12):310-315
为指导不同岩性机制砂在沥青路面的工程应用,选择3种岩质机制砂制备沥青砂浆试件,采用单轴压缩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浸水马歇尔试验检验其结构强度和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X射线衍射仪的矿物成分测试,所选的花岗岩、辉绿岩、石灰岩为典型的酸性岩、中性岩及碱性岩;相比石灰岩沥青砂浆抗压强度,花岗岩砂浆强度低2.5%,辉绿岩砂浆强度高约12%;从残留强度指标看,石灰岩砂浆冻融强度比最高,但从冻融前后的劈裂强度来看,辉绿岩砂浆的抗拉强度水平更高,3种机制砂的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也呈现出一致的规律。与常规石灰岩机制砂相比,中性岩质辉绿岩机制砂兼具较好的材料强度与沥青黏附性,所制备的沥青砂浆抗压强度、水稳定性更好,具有良好的沥青路面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韩天仁 《发展》2014,(6):59-59
针对戈壁沙漠地区公路SAMI(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功能特点,采用不同剂量的废旧轮胎橡胶粉作为90#基质沥青的改性剂,在不同的剪切温度及剪切时间条件下室内检测橡胶沥青混合物的软化点试验。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同水的关系十分密切.路基路面的病害有多种,形成病害的因素也很多,但"水"的作用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中,必须十分重视路基路面的排水工程,降低水对道路的危害.本文以信阳至南阳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为例,探讨对高速公路排水设计的理念及方法,仅供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典型的层状体系特征,其层间结合状态的好坏对其使用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应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atlab分析计算了温度和荷载变化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层间黏结状态。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能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低温条件下容易发生裂痕等脆性病害。高温条件发生的病害主要是车辙、推移及拥抱等横向变形。  相似文献   

14.
贾武 《发展》2013,(10):108
目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早期病害现象有:裂缝、水破坏、松散、泛油、推移等。本文分析常见病害的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预防措施(一)裂缝。对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裂缝,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较稀的沥青有利于减少温度裂缝。对于沥青面层因基层施工质量不高而引起的反射裂缝,在基层施工中,及时地养护、良好的接头处理可以有效防治沥青面层反射裂缝。(二)水破坏。(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类型,沥青面层各层应尽量使用空隙率≯5%的密实型沥青混凝土。(2)使用  相似文献   

15.
SMA-10路面拥有良好的骨架嵌挤结构和足够的胶浆填充,具有优良的抗车辙、抗水损害、耐久性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速公路磨耗层和养护罩面层的铺筑。但在碾压环节容易出现过度碾压导致表面碎石被压碎,油膜脱落,不仅影响抗滑性能,甚至容易造成外界水分侵入导致路面水损害。为提高SMA-1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以广东省粤西地区茂湛高速项目为依托,采用无核密度仪对碾压工艺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SMA-10混合料压实度的主要因素包含压实组合、压实遍数和碾实温度,正常施工条件下碾压6遍(静压2.5遍+振动碾压3.5遍)即可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温度在下限状态下需适当增加振动碾压遍数;随着碾压遍数增加,压实度呈现先递增后平缓的规律,路表碎石棱角破损突出。建议对SMA-10路面施工,全面做好各阶段的温保措施,针对不同项目的SMA-10混合料的设计情况,采用无核密度仪获得压实曲线,作为SMA-10混合料精准碾压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6.
许龙  彭馨彦 《科技和产业》2023,23(6):249-254
针对传统冷补料早期强度低、强度增长慢、耐久性不足和抗水损害能力差的问题,以反应型溶剂为稀释剂,以水泥作为固化剂,研制出一种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通过马歇尔试验以及肯塔堡飞散试验,研究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的级配类型以及强度增长速度,同时参考传统冷补料的生产工艺,研究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的生产工艺、包装工艺、现场坑槽修补施工工艺等环节关键技术控制。参考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评价方式,评价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适合悬浮密实性级配;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强度增长快,3 h龄期25 ℃马歇尔稳定度为12.4 kN;在保证专有的生产和包装工艺下,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能长期储存;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各项指标接近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尤其是高温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排水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接好了同层排水的概念及其优点,具体阐述了同层排水的三种安装方法,对实际施工中同层排水系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期推广同层排水技术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粗粒式沥青砼AC-25型下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下面层是位于公路面层上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武吉高速公路DP2合同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采用上面层:4cm改性沥青砼抗滑层(AC—13),中面层:6cm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砼(AC-25),上基层:8cm密级沥青稳定碎石(ATB-25)。AC-25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技术复杂,又是具有代表高速公路使用质量的重要分项工程。笔者结合武吉高速公路DF2合同段的施工实践,简要介绍AC-25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乳化沥青是由沥青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特性表现为它的储存稳定性、在混合过程中设稳定性、表面处治和粘度特性及养护速度。在这些特性中有许多是随着微粒尺寸和微粒在乳液中的分布情况而起作用的,本文就乳化沥青如何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作了论述,以与各位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20.
GMA沥青混合料性能受到生产因素的影响显著,室内小型拌合设备难以模拟实际的生产情况。通过Cooker车真实模拟GMA混合料生产过程,研究不同生产因素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Cooker车控制好混合料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时,GMA混合料的性能是可控的。Cooker车的拌合时间宜控制在2.5~3 h,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将沥青用量的精度控制在±0.2%,以稳定混合料的性能。采用浇注成型的冲击韧性试验数据较切割的试验数据稳定性好,应尽量采用浇注成型的试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