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青 《武汉金融》2002,(3):15-16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成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资料和财务报表不能如实地反映这个单位的经济业务和经济往来,对内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地表达这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会计信息失真的表象不能仅仅理解为会计造假,笔者赞同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模糊、错误、造假三种形态.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相互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本文重点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这个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在外部治理中,我国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等发育迟缓,不能起到外部监督的作用,也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分析这个问题不能脱离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大背景。此外,审计执业等监控机制的失效,客观上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李冰 《金融会计》2009,(2):19-23
本文从金融企业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借鉴国外的治理方式,对我国金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造成金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改善和杜绝我国金融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为什么会愈演愈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由来以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会计法律法规不完善,政治、经济体制不合理,会计主体单位领导及会计人员法制观念不强,本位主义严重等。会计信息迭起人给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必须加以治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主要是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快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强企业领导人和财会人员法制观念等。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会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经济利益以及国家经济的稳定性,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危害及其成因的剖析,文章分析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各种策略办法.  相似文献   

6.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三策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较为普遍,甚至愈演愈烈,其危害自不待言。为此,特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三策。一是防范于前。会计信息失真通常是由会计人员造成的,而在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却不能全部由会计人员承担...  相似文献   

7.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是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反映,但由于诸多原因,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存在失真问题,应对此现象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去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实质是要在会计领域中“打假”,以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本文试就这一个课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会计信息处理失真”,是指各单位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违反规定的会计处理。这种会计信息失真是主观的、故意的,其责任在于单位的领导和会计人员。二是“经济业务失真”,是始领导或会计人员对各单位不合理、不合法的经济活动认识不…  相似文献   

9.
施忠民 《云南金融》2012,(6X):24-24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是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反映,但由于诸多原因,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存在失真问题,应对此现象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会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经济利益以及国家经济的稳定性,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危害及其成因的剖析,文章分析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各种策略办法。  相似文献   

11.
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是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情况的具体反映和表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对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健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如何治理?黄利章,黄留章近年来,我国财经工作中比较普遍地存在制度执行不严,财经纪律松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在不少地区和单位,理应真实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变成了做假帐、报假表、玩数字游戏,“变通”处理经济业务。“假冒为劣”甚至渗透...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目前会计界对非法会计信息失真讨论的比较多,笔者认为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比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更普遍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因此,笔者试从分析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入手,提出了治理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我国的经济领域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和国家税收流失,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监督职能,危害非常严重。因此,研究和寻找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行之有效的对策,是我国会计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一直存在于企业之中,形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方法,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管理,确保企业健康的发展.让会计信息能够真正的反映出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真实情况,为企业的发展和战略部署,提供真实有效的分析和判断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一、会计信息失真及其表现 (一)会计信息及其失真的概念 会计信息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数据资料,是由会计人员或会计部门收集、加工、整理和传递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17.
巩炎霞 《财会学习》2016,(16):116-117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普遍。可以说,大多数单位都不同程度存在这个问题。会计信息失真,不只是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其实质是掩盖了许多违纪违规真相。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原因,认真归纳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找到有效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对于遏制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加财政收入至关重要.然而,近几年来,从国家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的情况看,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失控,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金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笔者对此展开了调查,对金融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危害进行剖析,提出防范对策,以此提高金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孔德端 《甘肃金融》2004,(12):37-39
会计信息作为经营决策的基础,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企业本身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影响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最近几年,上市公司中先后暴露的“琼民源“、“银广厦“和“蓝田股份“等事件,充分说明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严重性.国内金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经营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