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黎明  王鑫  徐进 《经济研究导刊》2010,(31):262-262
针对近年来国内外青少年犯罪发生率日渐增高、青少年犯罪呈日渐上升趋势的现状,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赵秀哲 《经济师》2009,(8):59-60
青少年犯罪率的居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极其复杂,其中犯罪亚文化在引发青少年犯罪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青少年犯罪亚文化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以便有效地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入手,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杨亮 《经济师》2005,(10):260-261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齐抓共管,着重从社会和家庭的层面加强教育矫正,提高教育、疏导、矫正、预防的功能,充分发挥社会的主渠道作用,积极营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良好氛围,采取积极稳妥、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达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日趋上升,尤其当"校园暴力"校园霸凌"事件的频频发生,都与攻击性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青少年犯罪,不仅对其自身影响深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进行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研究,预防青少年犯罪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闫格  单广芹 《时代经贸》2007,5(12Z):220-221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并承逐年增长趋势,危害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包括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在内的“三大公害”之一的世界性严重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犯罪给与足够的重视,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成因的分析对我们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不仅有个人、家庭、学校的因素,更有社会的因素。社会是犯罪学研究的背景。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增加与转型期社会失范、社会组织松散、管控不力、贫富悬殊、腐败严重、暴力文化泛滥等问题有密切联系。只有找出催生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深层原因,才能全面防治青少年的犯罪。  相似文献   

8.
张俺元 《经济师》2005,(6):66-67,80
目前,青少年犯罪尤其是在校中小学生犯罪已经成为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日益严重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文章从学校教育的层面探讨了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对庆阳市近五年来青少年犯罪现状的调查,从法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庆阳市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及其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对策措施,为解决庆阳市青少年犯罪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而且呈现出低龄化和成人化等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切实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必须密切联系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有着深刻的内外原因,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的原因,都极大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心理,着重从其心理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寻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1.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全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急剧上升。青少年罪案占全部涉案人员的比重始终在70%以上高位徘徊,约为八十年代中期的3倍。在青少年犯罪发案率攀升的同时,且罪种延伸,低龄化、智能化犯罪势头增强,犯罪组织化程度提高,对社会危害加剧。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动因,有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我们更多地关注。第一,以持续渗透、加速受传为特征的国际关联性污染,成为当代青少年犯罪的外部动因和国际条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经济资源流动配置的同时,其负面影响———犯罪的国际化联系也日益增强。据抽样测算…  相似文献   

12.
胡杰 《时代经贸》2007,(4Z):158-159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等的分析,寻觅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校园日益"社会化"。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犯罪领域涉及盗窃、抢劫、赌博、伤害等,犯罪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已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犯罪特点及犯罪心理透视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杨亮  杨景云 《经济师》2007,(11):92-93
网络犯罪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我国受人们关注程度比较高。由于我国网络信息运用起步晚,认识网络犯罪的社会危害、犯罪特点、预防途径等方面,在认同程度上存在差异,要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网络犯罪的有效办法,应该从社会、技术、法治等方面入手,增强对网络犯罪的预防意识,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预防网络犯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3,(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犯罪由家庭、学校、社会和其自身等多方面因素造成,预防的对策有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家庭教育、大力净化社会环境等。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伴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达,充斥其中的传媒暴力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传媒暴力下青少年思辨能力已出现偏差,并由此引发青少年犯罪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积的应对措施,真正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7.
王勇 《经济研究导刊》2012,(10):228-229
柏拉图认为城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他把教育称为"唯一重大的问题"。柏拉图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当代启示是应重视青少年的美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守法精神、美育、哲学素质的培养。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左青 《经济师》1993,(4):21-22
<正> 资源配置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经济质量、经济发展速度,进而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中所处的地位。所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讲资源配置,是指把社会可以掌握可以支派可以利用的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土地等等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领域、部门的产品、劳务的生产上去,使之产生最佳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  相似文献   

19.
邵年 《江南论坛》2010,(4):33-34
网络犯罪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信息网络的普遍运用,涉及出卖情报、淫秽色情、赌博诈骗的网络犯罪案件迅猛发展。预防网络犯罪,已成为当前社会重点关注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非常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的失业、教育产业化、贫富差距悬殊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加剧。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