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探登记簿     
《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法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不动产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登记簿制度的引入,改变了以前房屋权属登记的程序,增加了记载于登记簿这一个环节。但登记簿究竟是什么?对房屋权属登记工作究竟带来什么影响?理论探讨与实务认识都还有很多误区,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2.
《中国房地产》2008年第2期“金绍达信箱”栏目中,我国著名房产权属登记与管理专家金绍达老师就某市登记机构询问的“《物权法》实施以前已经登记的房产权利是否还要建立登记簿”的问题进行了回答,金老师认为“对《物权法》实施以前已经核准登记的权利,应当根据原登记档案中所记载的核准登记事项建立登记簿。登记簿的补建非常重要……对以往已经核准登记的事项,应依据档案的记载登录于登记簿”。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是我国的不动产概念,包括地产与房产。随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我国原有的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在这种新形势下也逐渐凸显出了一定的弊端与不足,对实际房地产产权登记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本文中,将就现行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权属登记是不动产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对土地和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以及设定他项权利按照法定程序在专门簿册上进行记载确认的一种制度。房地产登记制度是房地产行政管理的基础与核心,也是建立房地产市场的必要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5.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建国以来首次规定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的一部法律。该法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为房屋权属登记机关,解决了“登记机关法定”这一重要问题。但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毕竟不是不动产登记法,不可能对房地产权属登记作出非常具体的规定。近几年来,对在房地产权属登记中登记机关应承担哪些责任的问题,往往会引起争议。房地产权属登记是依据“物权公示”这一法则进行的。然而,对权属登记的主要作用(公示作用)还没有被社会所广泛认识。一些城市的登记机关为了避免在登记中出现差错,要求登记申请人提交…  相似文献   

6.
一、房产登记册的概念和内容 我国的《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并没有对房产登记册的概念做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房产登记册是指专门记载房屋状况和各项权利状态的特定簿册。上海、新疆、深圳等地的登记条例均规定,登记机关应设置房产登记册,对房地产登记事项做全面、真实、准确的记载,并要求登记机构将不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房屋登记资料公开,一方面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是接受社会监督。与权属登记档案相比,房产登记册是不动产权利状态的“即时记录”,主要是记载某项房产权利的现状:而登记案卷包含了某一项权利更迭的历史记录,即使该项权利已经灭失或被转移,档案仍应当保存,日后凭借档案的记录,可以看出某一房产权利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实施《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和《广州市城镇房地产登记办法》,本文结合现行的广州市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及实际工作情况,对广州市房地产登记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房地产登记簿与房地产登记资料、登记证书的区别;房地产登记簿的设立;房地产登记机构审查职责;房地产权属核准登记生效时点;异议登记种类的设定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部分登记业务流程作相应的调整,使广州市房地产登记业务更合法化、准确化、便民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房地产》2012,(1):8-10
为了进一步贯彻《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和《房屋登记簿管理试行办法》,规范房屋登记簿管理工作,交流经验,分享成果,2011年3-12月,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监管司的支持下,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房地产产权产籍和测量委员会、全国房产权属登记管理培训基地和《房地产权产籍》编辑部的协助下,中国房地产杂志社和常州市房产登记中心联合举办了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的现状(一)我国房地产权属登记的基本分类和主要特点从宏观角度看,目前我国房地产权属登记基本可以分为总登记、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注销登记和其他登记。从登记客体的角度划分,房地产权属登记又可以分为房产登记和地产登记。从登记管理的角度划分,房地产权属登记还可以分为静态登记和动态登记。我国房地产权属登记的主要特点是:1、具有强制性。2、实行实质审查。3、具有公信力。4、登记的类型较多。5、采用登记生效主要原则。6、须颁发权利证书。(二)我国房地产权属登记的功能和性质房…  相似文献   

10.
异议登记是物权法上的重要制度,是指在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对该不动产登记正确性的异议,破除登记的权利推定和公信力,排斥善意第三人的信赖,以此保护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它是为更正登记之前所采取的一种临时措施。于2005年正式实施的《无锡市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增加了异议登记这项新的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房屋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购置房产能提升人们的归属感和依靠感。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深入,房地产交易规模逐渐扩大,为了有效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的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不动产登记制度,主要作用是降低房地产租赁、买卖等交易活动中的风险。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实施不仅缓解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还为行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文章对不动产登记与房地产经济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深入探讨不动产登记对房地产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房地产行业长远发展、不动产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不动产登记是指国家专门的登记机关依权利人的申请,将不动产物权及其变动在不动产登记簿上予以记载。目前,我国涉及不动产登记的规定零散体现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土地管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中。  相似文献   

13.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规范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法,其第五章“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对房地产权属登记工作进行了规定,从而在国家法律层面上确立了房地产登记发证制度,对我国房地产登记工作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物权法》实施后,由于《物权法》对不动产登记制度作了全新的诠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关于房地产权属登记的相关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法制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雪 《中国房地产》2012,(17):41-43
一、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的历史变迁我国的土地及定着物登记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大禹时代就有"平水土、划九州"之说;周朝的"井田制"、秦朝的"商鞅变法"、汉朝的"屯田制"、明朝的"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制度"及清朝的"地丁合一,排丁入亩制度"等等,都是我国早期进行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法令和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分定田产,缴纳税赋所用。而我国历史上真正完整的第一部房地产权属登记(不动产)法规则是北洋政府时期1927年颁发的《不动产登记条例》,其明确规定:不动产登记的对象为  相似文献   

15.
不动产登记制度已成为我国房地产经济规模发展及房产监管的核心制度基础,基于不动产登记的金融体系能够全面展现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具体信息,有效衔接实体不动产和金融资源,从而提高金融资源在房产经济中的运作效益,还能够规避和管控房产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金融风险。文章首先梳理了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基本内容,然后剖析了基于不动产登记的金融体系对房地产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基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宁 《价值工程》2010,29(35):162-163
房产是依附于土地上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与地产一同构成不动产的主要部分。房产登记又称房产权属登记,是指法定行政机根据相对人的申请,就其对房产的权利享有状态进行审核并对该种实记载于房产登记薄册的行为。由于历史原因及理论研究状况的影响,我国的房产登记制度及其研究均有待加强。本文紧密结合实际,根据笔者在房产登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房产登记制度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产市场》2009,(9):10-10
日前,由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起草的关于全市房屋登记的文件草案正式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按照这个草案,今后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与房屋登记簿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房屋登记簿确有错误外,将以房屋登记簿为准。草案还指出,房屋登记簿是指房屋登记机  相似文献   

18.
一、区别与联系——登记簿、房屋权属登记信息与房产档案 登记簿、房屋权属登记信息和房产档案,三者虽有相似之处,但内涵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一、登记异议的涵义及其特征 房产登记册是房屋权属登记的缩影,是记载房屋状况和权利归属等基本属性的一个簿册。当房屋权利的利害关系人认为房产登记册记载的房屋所有权人与实际状况不一致时,在房屋权属再次登记前或登记过程中向房产登记机构提出不同意见的申请,经审查后,可以就其不同意见而在该项房产登记册中做出记载的登记,称之为登记异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宁海县房地产管理处通过规范化管理单位的创建工作,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管理基本实现了交易登记一体化、房产管理数字化、业务处理网络化、制度建设规范化、服务形式多样化、质量管理标准化。房产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群众满意度大大增强,相继获得了“全国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单位”和“全国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