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齐鲁粮食》2007,(3):9-16
一、2006年粮食工作简要回顾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顺利完成。一是成功破解“三老”难题。累计消化处理老粮100多亿斤.“老粮”库存压力彻底解决。“老人”得到妥善安置。累计减员分流102349人,其中身份置换83676人;粮食企业重新竞聘安置近3万人。“老账”近90亿元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剥离,其中1998年6月以后政策性财务挂账30亿元。二是企业布局和结构趋于合理。对1623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了改革改制,重组粮食购销企业713家。其中,国有独资或控股284家。三是进一步奠定了粮食事业发展的基础。广大粮食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多地运用市场和法律的办法、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推动工作:粮食企业经营机制更加灵活,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2004和2005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四次批示我省粮改经验,全国县级国有粮食购销改革现场会2004年在我省召开,我省去年还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
《齐鲁粮食》2006,(3):6-14
一、2005年粮食工作简要回顾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截止今年2月底,全省17市中有11市118个县(市、区)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全省1380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1251家完成改革改制,分流81094人,其中身份置换70641人,基本完成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一是全面贯彻省政府一系列会议精神。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调度贯彻落实情况,两次下派督查组,下发督查:号报,督促面上工作。二是坚决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在改革成本筹措方面,  相似文献   

3.
泰安市在基小完成国有粮食经营性企业改革的基础上,去年伊始,对92家同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了全面改革。粮食购销企业大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老企业,长期以来因执行政策造成的财务挂账数额较大,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加之人员多、资产状况差,企业经营困难。起初,部分干部职工对改革认识不足,存有畏难发愁、求稳怕乱思想,改革任务十分艰巨。针对这种情况,我市各级粮食部门和粮食氽业党组织审时度势,多措并举,按照改革实施意见要求,认真执行改革政策,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于去年底圆满完成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前是92家,改革后重组企业64家,其中围有独资11家、围有控股5家、国有参股1家、其他改制形式47家;通过改革分流安置职1—6504人,其中置换身份5217人;政策性亏损挂账41471万元,已全部按规定从企业剥离。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国有粮食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老人、老粮、老帐”的历史包袱。粮改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三老”问题。为此,近三年来,犍为县通过不断深化粮食企业改革,突出解决“三老”历史包袱,收到明显成效,为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主要作法(一)减员分流,解决“老人”问题为妥善解决国有粮食企业“老人”问题,犍为县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改革政策,统一安置标准,使企业转制、了断职工身份、建立市场化的劳动用工机制达到三个百分之百。2001年,县粮食局按照全县统一的政策分流安置职工:一是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  相似文献   

5.
1  改革的初步成效    湖南省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改组改制的已达到600家。1.1  企业改组、改制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  从产权制度入手,采取股份制、租赁制、拍卖等各种有效方式,改革产权制度,理顺产权关系,特别是附营企业改革有了较大的进展,购销企业改革也已起步。1.2  大力开展以“置换职工身份”为主要形式的人员分流工作  1998年以来,各地粮食部门采取定岗定员、竞争择优上岗以及开展多种经营、拓宽安置渠道等办法,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目前,全省粮食企业已分流人员5.8万人,其中解除劳动关系达4 0…  相似文献   

6.
赵洪伟 《齐鲁粮食》2008,(10):19-20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到2006年底,济宁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本完成了以解决“三老”问题为主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即:对“老人”实行工龄长的托管.工龄短的全部买断分流:对“老帐”(政策性挂帐)全部剥离企业,上划至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对极少量的“老粮”也已拍卖完结。“三老”问题的解决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粮食局根据国务院、省、市区人民政府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全区粮食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期困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老人、老粮、老账”问题逐步解决.在岗人员置换了职工身份.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了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组建了粮油购销中心和粮油批发中心.实行经济目标责任管理.  相似文献   

8.
宏源公司是山西省左权县政府在2005年县级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经过“分流安置老人、剥离化解老账、自行消化老粮”,按照公司法组建的全县唯一家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宏源公司组建4年来,从一个负债达6660万元、累计亏损2899万元的粮食企业,一跃发展成为“产权明晰,粮食产业化、经营多元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优质化”的粮食企业。  相似文献   

9.
我市现有8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辖粮食购销站28个;在岗干部职工356人。2005年底,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改革任务后.企业的“老粮老账老人”问题基本解决。经过一年半的运行,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面扭亏为盈。2006年,实现利润37万元,较同期减亏增盈1440万元;2007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3万元,同期减亏增盈283万元。尽管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部分购销企业中仍存在经营机制不活、经营者责任感不强、国有资产监管不力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状况,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何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仍是当前粮食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改革现状 2006年.我市遵照各级领导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要求,改革全面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累计消化处理高价位粮5亿多斤,划转剥离了1998年至2004年的粮食政策性挂帐.筹集了1.5亿元改革成本,8197名职工实现了平稳分流,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制改造、资产租赁、股份经营、整体出让、拍卖等多种形式对全市186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了全面改革改制。组建新企业94个,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30个.租赁国有资产的有限责任公司56个,基本保持了国有资产的完整。  相似文献   

11.
国有粮食企业完成减员分流任务后,如何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这是摆在国有粮食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六安市金安区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创造了集团带动的新模式。“三老”处理清老人、老粮、老账是国有粮食企业的沉重包袱,是整个改革的瓶颈。“三老”问题不解决,国有粮食企业谈不上发展。六安市金安区首先在“三老”问题上取得突破。一是妥善处理“老人”。经过两年多的减员分流,全区共有5162人进行了身份置换,与原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并领取了经济补偿金。但企业仍承担265名内退和协议保留养老保…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了以解决“三老”问题为主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即:对“老人”实行有限竞争上岗,富余人员全部买断分流;对“老粮”继续实行划断管理,  相似文献   

13.
1 回眸 2003年,湖南省粮食系统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特别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1 减员分流,优化人员结构 截至2003年底,全系统已分流10.5万人,其中购销企业分流6.3万人,占分流总数的60%。分流人员中有50 277名职工置换了原有身份,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变为“社会人”。永州  相似文献   

14.
济宁市任城区原有国有粮食购销法人企业12个.职1557人。从2005年下半年以来,在济宁市政府领导下,任城区进行了以产权制度转换,职工身份置换为主要内容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截止2005年年底.改革工作基本完成。进入2006年,主要是做好善后工作.各项措施进一步到位,圆满完成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仁寿县现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2585人,离退休职工585人。过去,企业改革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他们在学习各地经验基础上,认识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下定决心做好工作,搞好协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跟上了全省的步伐。至2003年10月25日止,已分流职工1696人,离岗待退256人;多方筹措职工安置补偿金2700多万元,其中资产变现800万元、收取上岗保证金465万元、企业借款和银行贷款1500万元。总的来看,仁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有以下特点:一是党政重视,政策到位2003年4月,眉山市委明确表示在粮食补贴、风险基金方面向仁寿倾斜。成立了以县委…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全面深入,职工身份置换和政策挂账剥离完毕之后,县级粮食行政主管机构面临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充分利用和处置原有的国有资产经营网点,积极寻找新的经营路子。这是目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根据潍坊市寒亭区改革情况,结合基层现状,现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后的出路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粮食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国有粮食企业“三老”(老人、老粮、老账)问题的基本解决,职工身份全员置换,建立新的劳动关系,粮食企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生存发展关键期。  相似文献   

18.
《福建粮食经济》2001,(4):36-37
浦城是产粮大县,年均粮食购销量达1.1亿公斤以上。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粮食企业人员多、包袱重,企业自身改革、特别是人员分流难度相当大。为实现企业改革、人员分流基本到位的目标,该县面对现实,重新修订了粮食系统国有粮食企业人员分流方案,在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去年6月份付诸实施,至11月10日止,全系统分流人员552人,其中购销企业分流478人(含内部退养50人);非购销企业74人(含内退11人)。工作虽有困难,但还是比较平稳顺利。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以来,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到2006年底,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收购的高价位粮食已全部销售完毕,政策性挂账4645.80万元已全部剥离到区粮食局集中管理,并妥善分流安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1107名,产权制度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现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拥有土地、仓储设旅等资产总额5600多万元。如何管理好这些存量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笔者认为,应尽快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当各地总结交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经验成果,无不津津乐道于改组了多少企业、置换了多少职工身份、下岗分流了多少职工之时,总让人感觉有些不是滋味。如果说,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要由谁来“埋单”,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因为,政府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主张者、推动者,理当担负相应的责任、付出相应的成本。但反观各地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其实并非尽然。在许多地方,政府主导国有粮食企业的改组改造,以低廉的补偿金置换职工身份、下岗分流职工。广大粮食职工扮演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埋单”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