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提供税收优惠(一)税收优惠区内企业所得税为16%(区外为20%):减免5~10年财政税、土地税和交通运输税;工业生产型和旅游休闲型特区入驻企业享有较高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技术推广型特区入驻企业适用14%的统一社会税税率(区外企业为26%);企业员工退休保险金缴纳  相似文献   

2.
分析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研究我国现行生产性服务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注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提出我国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优化建议。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全面推进营业税向增值税改革,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企业所得税优惠门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优惠力度,改善税收优惠方式。  相似文献   

3.
张静 《商》2014,(10):17-17
财政部网站昨日发布消息称,今年起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扩大到10万元(含10万元),享受所得减按50%计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4.
财税     
小型微利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有优惠 《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117号)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同时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92条规定的资产和从业人数标准。实行按实际利润额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5.
自然人合伙人个人所得税税率偏高;法人合伙人分得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取得的投资性收益是否免税以及企业法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合伙企业的股权投资损失是否可以抵减其盈利等,这些问题在新的合伙企业法中既有不合理之处,也有不确定因素。建议:自然人合伙人个人所得税税率标准统一定为20%;法人合伙人分得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取得的股息等投资性收益,应该享受免税待遇,法人合伙人可以在计算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合伙企业股权投资损失。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不断采取措施减轻中小企业或者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负担,为了进一步研究企业所得税税率对中小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特地调查了近些年来全球各国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变化趋势,以及企业所得税税率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职工薪酬支出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国家采取恰当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今后将不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只根据其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将停止执行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实行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8.
再 投资退税是鼓励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再投资于中国境内企业的一项重要优惠措施。根据这项措施 ,满足规定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可以申请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按适用退税率计算的税款。计算公式如下 :退税额 =再投资额÷ ( 1-原实际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与地方所得税税率之和 )×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退税率一般情况下 ,根据上面公式计算得出的退税额与再投资部分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适用退税率计算的税款结果一致 ,但当企业存在可以税前弥补的亏损时 ,二者结果会不一致。现举例分析如下 :例 :某外商投资企业 98年度…  相似文献   

9.
汪中代 《北方经贸》2006,(11):65-66
我国现行的差异性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使内外资企业的竞争条件很不一致,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背离了WTO所要求的公平竞争原则,使我国税收大量流失,从长远看,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应该借鉴国外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度,确定合适的税率,合理界定纳税人的范围,统一、规范税前扣除范围及标准,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按照税法规定,在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需要缴纳契税,契税一般应当依照成交价格及规定的税率计算税款,税率由省级政府在3%—5%税率的幅度内确定。为了支持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税法对企业改组改制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税收政策现状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但国家税收政策对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几乎没有“倾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其发展.针对我国现行的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税收政策与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改进建议:将仓储企业营业税率由5%降为3%;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按照其实际增值额征收增值税;对全国区域性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中小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对物流仓储用地、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占地继续执行2006年度的土地使用税税率,或者给予一定期限的减免或减半征收优惠政策;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所属仓储用房按房产余值计算缴纳房产税,结合房产已使用年限,给予一定比例的房产税减免优惠;按照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购销额单向计缴印花税;降低水利建设基金等地方性收费缴纳基数和费率.  相似文献   

12.
《江苏商业会计》2010,(2):I0002-I0002
各省辖市及苏州工业园区地方税务局,常熟市地方税务局,张家港保税区地方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直属分局: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33号)规定,2010年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为贯彻落实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现对有关征管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企业所得税是油气企业缴纳的重要税种之一,油气企业可通过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战略建立其长期的成本优势,创造坚实的市场竞争优势。在新企业所得税下,油气企业分别从成本费用、销售收入、优惠政策三方面制定了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方案。在成本费用方面,在企业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成本费用列支降低应纳税所得额,继而减少企业所得税税负。从销售收入角度,应推迟油气销售收入的确定时间,从而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在税收优惠政策角度,要在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力度、加强特殊设备购置费用等方面来进行税收筹划。  相似文献   

14.
探究企业所得税对固定资产投资起到多大的影响,一直是国外经济学者和政策制订者关注的话题.为考察我国2007年的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效应,以税改前后上市公司执行税率的不同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借鉴国外衡量政策效应的主流计量研究方法--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方法,使用我国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数据对此予以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税改前后上市公司执行税率的不同,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有着既有不同又有相同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财经速递     
税收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明确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最近,国务院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过渡问题通知如下:一、新税法公布前批准设立的企业税收优惠过渡办法企业按照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具有行政法规效力文件规定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按以下办法实施过渡: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  相似文献   

16.
政策要览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出《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针对西部大开发制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实施办法。 通知规定,对设在西部地区,以国家规定的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企业总收入70%的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企业可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新企业所得税与原暂行条例和外资所得税法的差异,对新企业所得税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新企业所得税体现了"五个统一",实行法人所得税制,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法定所得税税率,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有增有减的调整、扩大了税前扣除标准和新税法对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营业务模式、投资架构和地点以及资本结构等方面的决策产生影响等五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财经速递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企业所得税法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分为8章,共计60条,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规定,在中毕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该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锐的税率为25%。  相似文献   

19.
对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完善研究分析显示: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小微企业享有被投资、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及应税所得率的优惠政策。但这些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和明确性,所得税率偏高。为助推小微企业更好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投入力度,增加技术创新及创业支持,减少企业所得税率,放宽税前列支付费用标准,运用灵活多样的优惠方式,给予中小企业税种选择权,避免出现重复征税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低税率的优惠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税负。但如果对相关优惠政策操作不当,就容易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隐患。文章从实务操作和后续管理者的角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涉税风险的常见情形,并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