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结构的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作用,就业结构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因素也是影响产业结构的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而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之一。在深入探索无锡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不难发现无锡市目前和今后将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产业优化,提高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
从结构相似数看,重庆与上海的结构相似程度非常低;从就业弹性系数看,重庆第二产业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最小;从比较劳动生产率看,重庆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大于第一产业;从结构偏离度看,重庆第二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就业偏差;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十年中,重庆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来越协调,而第一产业越来越不协调,第二产业相对前十年有微小程度的不协调化。  相似文献   

3.
选择上海、安徽、重庆作为东、中、西部的典型代表,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测度三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越均衡,但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越低;上海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趋近饱和,而安徽和重庆第二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上海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作用有限,而安徽和重庆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东部地区必须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劳动力转移,进而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中西部地区则应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接纳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西部在经济布局上计划色彩浓厚,机制不灵活,三大产业内部结构欠合理,企业技术落后,深加工能力差等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大传统工业改造力度,努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积极帮助西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人口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山西省经济快速增长,全省人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就业结构的调整远远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需要政府统筹安排,重点解决.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结构是解释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而产业结构的演变则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其中,劳动力要素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就业结构是衡量和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和今后将面临产业结构较大的调整,必须在认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相互作用条件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措施以实现产业优化和增加就业的两重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产业结构仍较落后。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极不平衡、轻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重工业、制造业内部“三低一高”产业居多等问题。西部地区应转变片面强调发展第三产业的观点,高度重视发展第二产业;要统一规划,加强区内的整体协调;要实现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并大力发展能源深加工行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法,以三次产业的产业增加值和三次产业中就业人员的增加人数为基础指数进行分析,找出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提出提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均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何构建广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增长效应已初步显现。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广东省可能将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与摩擦性失业问题;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外来劳动力对本地人员所产生的就业替代效应与挤出效应问题;外部劳动力的进入所导致的产业“滞移”现象等。本文运用相关的数据资料分析了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以来,广东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增长效应已初步显现。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广东可能将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与摩擦性失业问题;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外来劳动力对本地人员所产生的就业替代效应与挤出效应问题;外部劳动力的进入所导致的产业“滞移”现象等。本文运用相关的数据资料分析了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处于全面深化进行"十二五"建设时期,增加就业环境是确保发展的必要条件。以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纵向分析、就业结构的纵向分析为基础,采用偏离度的方法进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并采用就业弹性的计算方式,计算总体平均值的方法,论文分析出产业经济发展对提升就业的作用。最后,结合河北省目前的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就业比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资源导向型的工业结构、缺乏缺乏强有力的支柱产业以及薄弱的农业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由于西部地区面临的市场环境、经济体制、区域位置以及国际环境较为独特,所以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章在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邱慧华 《全国商情》2006,(12):30-32
有着“有色金属之乡”美誉之称的花垣县矿产资源丰富,其发展迅速的矿产业已经成为全县振兴经济的重要支柱。本文介绍了花垣县矿产资源的情况,指出了其矿产工业开发利用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了相应的经济学分析,并就工矿业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在接替东部地区已经或者即将淘汰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所要,有所不要”的原则;工业化、知识化、信息化、服用化、高科技化和绿色化是未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般的经验分析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是较为一致的,工业化的过程既是产业结构的比重优势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的演替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依次转移的过程,并最终达到经济均衡。结合一般经验与国际比较,并对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而且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具有超越第二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在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失衡以及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一直困扰西部经济发展。运用博弈论方法对西部地区政府与投资之间、不同投资之间产业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发现,西部产业重复建设问题严重。需要从优化投资结构的角度调整西部地区产业政策,优化产业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产业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西部地区10多年来资源型产业结构变动程度较大,并与其产出增长较为协调,其资源型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明显,加工日益高度化;与东中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相似度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应依靠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资源型产业在地理上不断地聚集。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三次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同时,就业增长缓慢,各产业就业弹性呈不断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不协调。要提高就业率,首先应调整产业结构,除了各产业间的内部结构,其次要提高就业者的素质,使其适应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对1995年以来安徽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表明,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中就业结构存在滞后性,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面临长期压力。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以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就业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