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的是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的悲剧性命运。本文试图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与其性格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以及哈代的宿命论等方面进行剖析,通过对其悲剧命运的具体分析,使读者能够更理性、系统地赏读这部作品,从而加深作品所表达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徐丹 《魅力中国》2009,(2):95-96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自然主义思想艺术最成熟的一部小说,是哈代赢得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中,哈代笔下的许多悲剧人物都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其中苔丝的悲剧命运也最为引人关注。其悲剧内涵最为深刻和丰富,其悲剧成因最为复杂。本文主要从复杂的社会背景、暴力和恶势力、男权主义思想、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等方面对其悲剧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至真至纯 至悲至惨—析《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丝的悲剧有各种复杂、多元和动态的因素,内因和外因、必然和偶然汇合起来,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力量,直至将人推向悲剧的深渊。苔丝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命运悲剧和生命悲剧,是哈代悲剧观和命运观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的人物性格各具特色,林冲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林冲一生的悲剧命运,与他的性格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性格矛盾性是造成林冲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同时他的悲剧人生又脱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林冲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丰厚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远军 《魅力中国》2010,(6):270-270
《白鹿原》主要写从清末明初到解放前在白鹿村,白、鹿两家人的争斗为线索,写出了两代人的典型性格,而典型人物性格的发展形成是离不开典型的环境。而在典型的环境中典型的人物的性格发展有着偶然性,在偶然性中又带着必然性这样构成了小说中人物性格命运的不可预知性,在《白鹿原》中作者却是很好的处理了环境与人物性格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丽 《魅力中国》2011,(20):284-284
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红楼梦》,一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像一个无穷尽的宝藏,每次陶醉其中都会有新的收获。谈及《红楼梦》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其人物命运、人物性格分析、艺术手法,推测人物的最终命运,她就如那断臂的维纳斯一样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为其着迷。然而,《红楼梦》对当今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却是—个很少被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无名的裘德》是著名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杰出作品,是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系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淑·布莱赫德。布莱赫德在婚姻上既反抗又屈服、爱情上既有情又无情、宗教上既叛逆又退却、性爱上既反抗又妥协的双重性格,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成因,对淑·布莱赫德以及裘德悲剧命运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曾珍 《魅力中国》2011,(3):112-112
曹禺的剧作《雷雨》,表现了一种对宇宙许多神秘事物不可言喻的懂憬和礼赞,在对人类情怀探幽和把握之间显示了其独特的追求。命运对人的主宰和人对命运的抗争,构成了《雷雨》更深层次的矛盾冲突。雪雨,有雷有雨。在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爆发了三十年来这个大家雇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典型的环境塑造典型的人物性格,这群不同性格的悲剧性人物,在那个雷雨夜之后,有了各自不同的归宿。  相似文献   

9.
谭文杰 《魅力中国》2010,(15):35-35
《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和鲜明的人物性格深受当时美国社会青少年的追捧,因此,在翻译《麦田》一书的时候,能否再现原文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是译作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以《麦田》的两个中译本,施咸荣译本和孙仲旭译本为例,解读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经典推荐     
《新财经》2012,(3):104-104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该书第一版 于1994年在美国发行,但是这是一本随着时间流逝而光芒弥增的书。  相似文献   

11.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他对宗教的批判最为激烈。哈代的家庭背景和当时社会变革对他宗教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可以洞察哈代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2.
朱小红 《魅力中国》2011,(20):317-317
妙玉是《红楼梦》中独特、典型的形象。她的遭遇代表了书中无家可归的女性的命运;身为女尼却是性情中人,她同样有自己的情感追求但却最终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13.
哈代作为一名男性作家,笔下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但小说中以男性为中心的叙述模式证明他也具有传统的父权思想。本文以苫丝这个女性形象为个案,总结出隐蔽的父权思想是哈代对女性矛盾态度的根源,因此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都渗透着女性意识和父权思想。  相似文献   

14.
苏轼的《江城子》和哈代的《离去》(TheGoing)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不同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是造成两人悼亡诗差异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5.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有一段写到贾宝玉梦中神游至太虚幻境所见十四首带画的诗词,即为金陵判词。十四首诗词实为十四个谜语,谜底实为《红楼梦》中主要的十五名女子。这十四首诗词集中运用了隐喻、典故、双关、字谜等修辞方法,来明表或暗示其人物性格、命运或结局。本研究从格式塔视角出发,通过对霍克斯和杨宪益两种流行译本中修辞翻译的对比...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中国统治世界》作者:马丁斯.雅克中信出版社西方世界面临衰落,中国模式即将强势崛起吗?中国对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一本探析中国发展模式、经济命运、文化根基的书。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的脑海中,“吸血鬼”这个形象自产生以来,一直都是代表着邪恶。在电影作品中,吸血鬼的形象不外乎:瘦骨嶙峋、面像丑陋、吸食人血,惧怕阳光等等。但近年来,电影中的吸血鬼形象吸血鬼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扁平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而生动。本文选取了两个不同时代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吸血鬼电影,通过对比两部影片中的吸血鬼形象的不同来说明吸血鬼形象的日益人性化。对比从三个方面进行: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人物命运。  相似文献   

18.
谷彦君 《理论观察》2013,(1):112-113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杰出的代表作。该作品极具特殊的艺术魅力,丰富的内涵。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其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不但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且高度地统一了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本文将解读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及其对主题实现的作用。本文从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入手,分析其中蕴涵的象征意义,如自然景色的象征意义:颜色的象征意义;泪珠的象征意义;动物的象征意义等等。目的在于证明象征手法对于反映苔丝坎坷命运以及映衬小说中人物心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尚朝从不掩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出生在巫山大溪乡,一个吹着山风、飘着白云、燃着晚霞,充满宁静、又带着荒蛮的小山村。一个没书可看、也买不起书的苦孩子,成了好读书、写好书的诗人。偶然的命运转变,其实,是因阅读而引发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梁惊Zhe 《西部论丛》2002,(11):37-38
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人都会知道,奶酪不是突然失去的,而是经过逐步减少直至消失这一过程的。现实亦是如此,有一些现象正在暗示着货币市场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优势正在减少,着手资本市场已经事关中国银行业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