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于福生 《经济师》2007,(2):195-196
施工企业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就是“用工、用人、分配制度”三项内容的改革,施工企业只有紧紧围绕这三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企业才能步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文章就是围绕这三个主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解决企业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介了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事、用工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实践与应用情况,探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志亮 《经济师》2004,(8):35-36
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在劳动人事制度方面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 ,有的只注意用人单位的局部利益 ,损害劳动者的个人利益 ;有的则违反了现行的法律。政策的制定者或者用工单位在劳动人事关系改革措施的制定时 ,要站在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乃至保护人权的角度全盘考虑 ,尽力使制度制定周全 ,使其合法、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转型期,社会的各种矛盾交织,特别是劳资矛盾较为突出,必须改变现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处理机制,改革完善法制建设和制度保障,还原仲裁的本质,全部实行"一裁终局",加强人民法院的执行环节监督功能;弱化劳动争议仲裁的行政性,强化其民间性调解功能,推动劳动人事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人才派遣的方式越来越广泛,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从人才派遣的多种形式出发,浅述了人才派遣出现问题的原因和防范化解措施.  相似文献   

6.
深化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是我国深化改革、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一项重大任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分配制度上还存在许多不公开、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深化改革具有极大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深化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在于改革和完善职工工资福利制度、高管薪酬制度、企业税收制度、利润上缴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各项具体制度;关键在于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和果断决策。  相似文献   

7.
股份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一种企业组织制度。近年来。我省有500多家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试点。这些企业在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的同时,普遍在其内部推进劳动人事工资制度(以下统称用人制度)改革,有力地推动了股份制企业的建立,取得了可喜成果.最近,我们对我省股份制企业改革用人制度情况作了调查,发现股份制企业用人制度改革与其他企业相比,有许多新突破,新特点,它们的做法和经验,对于当前指导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开放劳动力市场,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有效地结合,已成为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拟就劳动力市场的宏观管理与控制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优化劳动组合的概念及特点优化劳动组合是对企业现行劳动人事制度进行的重大改革。它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劳动制度,根据满负荷工作的要求定员定额,优化劳动组织和劳动结构,用自愿组合、公平竞争等形式选优聘任各级管理人员和优化各生产岗位上的技术工人和工作人员,对干部和工人统一进行合同化管理。其实质是把劳动力作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比,我国对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优化,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比,在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择任用制度上,取得一定程度的突破;在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监督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都为着手建设企业家队伍打下了良好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9,(12)
自从事业单位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发布实施以来,在人事岗位管理中涉及的岗位调动,岗位职工的聘用,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核算等的一系列环节都作出了很大程度的调整,在医院管理工作开展中,对岗位设置方面的工作开展优化,对于基础工作开展中的岗位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在岗位设置管理中,执行人事改革制度以来,在劳动人事分配中对具体的岗位进行设置和规划,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医院工作开展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两会”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郑功成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独特价值有着切身的感受,总的看法是,中国社保体制改革的巨大成效与诸多问题并存,整个制度的改革方向至今仍处于政策选择之中,郑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资金不足是表象,深层原因是责任边界不清。”他还补充道,要把历史的责任和现实的责任划分开。专家认为,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和运行应当从制度主体的分解和剥离人手,进而逐一描述各制度主体在制度运行中的行为表现、行为动机及其背后隐含的利益构成和利益边界,才能分清各个制度主体的性质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正> 高校扩招以后,我国现在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加,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业环境的变化在所难免。加之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社会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择业时对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无异于将自己选择工作的空间变小了。因此,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调整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预期、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择业定位是新形势下我们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乡镇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创新是乡镇企业制度最具重要意义的变迁,面对21世纪国内市场的竞争和“入世”的挑战,乡镇企业要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通过产权制度、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创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乡镇企业制度,才能使乡镇企业在新知识经济时代再创佳绩,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15.
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祁丁 《经济论坛》2006,(8):95-96,100
当前,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正在进行以政企分开、厂网分离、公司化改造、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为取向的改革,电力企业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转变管理观念,构造新型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16.
<正> 忻州纺织印染厂是忻州地区最大的企业,固定资产6400多万元,全厂职工6197人。1985年以来,忻州地区纺织印染厂积极进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和尝试,打破干部与工人界限,采取公开、平等竞争,使真正有本事的人上,没有本事的人下。干部岗位实现了优化组合,先后有214名工人走上了干部岗位,其中中层领导岗位就有55人,18名干部当了工人。这种大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该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生产不  相似文献   

17.
<正> 当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已成为深化企业改革的主旋律,而做为突破口的是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在此,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真正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焕发企业活力,更好地达到转换企业内  相似文献   

18.
金融部门劳动人事管理之我见马春玲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对银行人事工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有关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实现银行劳动人事管理的必要性。长期以来,银行的劳动人事管理体制一直沿袭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劳动人事管理与经营...  相似文献   

19.
在探讨中国城市劳动力跨部门流动的制约因素时,不仅要关注行业技术特征及劳动复杂程度的异质性,也应当重视所有制的影响。本文在委托-代理框架下构造了理论模型,基于企业微观劳动力配置机制的视角,在考虑行业异质性的同时,重点分析了国有部门委托人约束不足与劳动人事制度引起劳动力流动性下降的作用机制,以及劳动力跨所有制流动不够通畅的形成原因。然后,基于CHIP(2013)微观调查数据的回归模型,检验并分析了行业技术特征和所有制性质对劳动力流动的不同影响,实证结论较稳健地支持了理论推断。本研究有两方面的政策含义:一是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出资人和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而强化国有企业的委托人约束;二是以国有资本功能的分类界定为前提,加快制订和落实差异化的企业用工改制方案,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劳动人事制度。在健全国有资本监管体制、理顺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国有企业劳动力配置的持续优化,促进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20.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使用有了很大进步,企业在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上的改革成果较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取得了明显改善,但目前国有企业仍面临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