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正>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相互之间是完全独立进行的。这种"独立性"既体现在具体工作中,也体现在方案设计上。融通使用住房公积金和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重新整合社会保障资源,把住房当作重要的养老资源,既可以提高职工个人保障资金安排的合理性,也有利于减轻两项改革所要求的资金负担。通过这样一种整合,可以使住房和养老两大难题同时得到解  相似文献   

2.
安华 《科学决策》2006,(8):50-51,52
养老、住房成为压在所有职工身上的“两座大山”,如何使老百姓的住房和养老保障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呢?结合国外的做法,提出一个养老保障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构思。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农村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养老保障方式已经迫在眉睫。云南省属于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村养老刚性需求持续增长。文章对云南省现存的养老方式进行分类和比较,深入分析现存养老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云南省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老龄化危机严重,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成为社会难点.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为视角,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素作为目前养老方式的评价指标,对比三种养老模式的优缺点,得出居家养老是实现养老服务均等化最优路径.同时,文章统计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结果显示,需求率高达79.47%.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发展居家养老来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路径,以居家养老为主实现养老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了我国老龄社会阶段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为主的养老服务保障均等化建设是我国转型期服务型政府建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刘亚娜 《改革与战略》2014,(10):119-124
随着北京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失地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有关失地农民复杂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养老保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基础问题。当前北京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养老保障意识欠缺、养老安置方式单一、养老补偿多样性不足以及养老保障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还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城乡二元结构、农村转型带来的挑战。基于失地农民的现实需求。文章最后在加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建设、提升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意识、重视养老服务建设、探索土地股份制经营新养老模式等方面提出应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敏 《中国集体经济》2008,(Z1):193-194
家庭养老在一直农村养老事务中占主导地位,如今城乡收入进一步扩大,农村老龄化加快,金融危机下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家庭养老的能力减弱。农民获得政府的养老保障是他们的一项公民权利。政府需要在增加农民收入、对家庭养老进行资助、加强农村养老立法、宣传尊老养老的传统文化等方面,支持家庭养老,完善社会养老。使农民的老年生活有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解读了家庭养老保障的内涵,阐述了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的家庭养老保障方式和特点,探讨了现代家庭养老保障的出路。要提升养老保障水平;树立新型养老观念;提倡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引入智能家居;增强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新疆农村养老保障发展缓慢,覆盖面窄,现有的养老保障主要靠土地,必须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才能保障农民年老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及传统养老模式保障功能的弱化,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西部农村养老保障现状的调查及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在养老保障方面存在政府缺位严重、农民养老支出少、保障水平差等问题,建议国家与当地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农村养老保障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农民需求有效的养老保障模式,切实保障西部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18个村庄(参照各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选取)的社会保障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对辽宁省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障现状进行了分析。家庭养老仍然是目前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农村养老负担沉重、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削弱、土地养老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和农民对农村养老满意度低等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政府有所作为的养老保障模式,是未来发展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李琼英  张金明 《乡镇经济》2009,25(10):62-65
安徽省“未富先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的现实,使其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特殊问题。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基于安徽实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文章在对安徽省目前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探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三种养老方式取长补短、相互协调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燕 《科技和产业》2007,7(6):94-96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制度。如何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既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工在当前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紧迫问题,又能在稳定的条件下加速城镇化进程,明确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特殊性及其实施的途径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13.
新疆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会议强调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住有所居是民生的基本要求,要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本文通过搜集大量资料,在回顾住房保障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2007年以来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以及贯彻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快新疆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忠 《新疆财经》2008,(1):61-64,6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既是一种新的农户融资模式,同时又是一种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式,它将农户眼前的融资需求与未来的养老保障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对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呼图壁模式"和"四川通江模式"是目前我国两种典型的养老证质押贷款运行模式。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模式的比较,认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应选择"呼图壁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呼图壁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居民家庭住房供应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住房供应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建立和完善住房供应结构体系时,既要考虑到满足不同层次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又要分清轻重缓急。首先,应加大住房保障的力度;其次,在稳定房价和住房供应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满足中等收入层次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再次,改善性住房需求以及高收入层次家庭的住房需求的满足。此外,本文对经济适用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提出了创新性设想。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下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流动人口作为弱势群体的构成部分之一,其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因此,做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现状入手,分析影响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家庭养老功能严重弱化、收入分配扭曲使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成为必要。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相应进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试点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以福建莆田荔城区试点作为考察对象,分析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之处,探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待改进的地方,并对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尚缺乏对应的独立的经济安全法律。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法》有利于经济安全问题处理的程序化,也有利于预防经济安全问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防护屏障。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法》的认识基础、法律基础和机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积极推进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尽人意,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文章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回顾了河北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程并作了简要评价,认为要加快河北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公平原则,重新界定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角色定位;加快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完善转移支付机制;完善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突破口,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