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首都经济圈既要保障北京的生态安全,又要发展当地经济,而土地是人口、生态、经济、社会等一切的载体,土地生态安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14个县市进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各县市实际情况,确定环首都经济圈土地分区利用的方向和对策。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环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对地区及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更是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战略规划建设和实施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矿产资源基础、潜力及资源产业链构成特征分析,剖析了本地区矿产资源的构成、区域分布、匹配性特征及经济潜力,研究了环首都经济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演变态势,查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和建议,以推动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重大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论点摘编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赵弘:《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首都经济圈战略研究》指出,首都经济圈战略的提出,是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思路的重大创新。首都经济圈战略既延续了京津冀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又突显了首都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区域,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为助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09—2018年各个区(县)和2009—2018年各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口、GDP等数据,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人口与产业不一致指数、重心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协调关系。研究表明:1)在总量规模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与经济增长比较协调,经济增长的同时人口规模也跟着缓慢的增长。2)在空间分布上,从地理集中度的角度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与经济总体上呈现出中部低、四周高的空间格局,并且人口、经济的集中区域和集聚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生态经济一体化是首都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地调研发现,首都经济圈生态经济合作中尚存在若干突出问题,包括:长期待解的环京津贫困带现象、水资源配置的计划体制、京津生态投入的巨大落差、环境经济激励政策不到位、环境指标分配中的区域壁垒。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推进生态经济一体化,譬如探索水权交易、培育生态型产业支撑体系、统筹资源环境利用和生产力布局、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强化一体化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把握首都经济圈的内涵和意义,阐述首都经济圈与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关系及相互促进的作用机理,提出一些山西主动融入首都经济圈的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步伐日渐清晰,对环首都经济圈内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尤为重要。论文充分考虑环首都经济圈14个县市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安全情况,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和土地生态利用三方面选取相应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并结合定性分析对首都经济圈进行综合分区,明确各区土地利用及产业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以明确首都经济圈的产业发展布局,为合理配置统筹各类土地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2011年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京津冀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这一主题,结合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进程,产业空间结构演化趋势,京津冀梯度差和区域一体化中的突出问题,并对首都经济圈的范围界定、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加快河北沿海发展带等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的战略构想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目前已有两个高速增长带:长三角和珠三角。上海和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在人们的观念中它们似乎理应成为经济增长的龙头地区,而京津冀地区均在同一省区范围之内,借首都经济圈之盛名,负一省两市之气势,却不能形成一个所谓的第三增长带,的确让人有些难解。  相似文献   

10.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及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出台和逐步实施,必将对河北环首都14县(市、区)的县城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前所未有的便利发展环境及特色产业、因区和基地建设,不仅为相关县城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必将引领河北省县城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从而对整个京、津、冀的区域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世界范围内解决区域经济协作发展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环首都经济圈”在产业一体化对接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人才、服务”的产业定位和外围优势作用的发挥,使环首都经济效应逐步增强、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