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该所是一个以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担负着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支撑任务,学科齐全,仪器精良,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该所是一个以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担负着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支撑任务,学科齐全,仪器精良,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成果丰硕,国外知名国内一流的甘蔗专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该所是一个以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担负着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支撑任务,学科齐全,仪器精良,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成果丰硕,国外知名国内一流的甘蔗专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该所是一个以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担负着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支撑任务,学科齐全,仪器精良,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成果丰硕,国外知名国内一流的甘蔗专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农家之友》2009,(2):F0003-F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该所是一个以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担负着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支撑任务,学科齐全,  相似文献   

6.
广西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从1979年开始按水利电力部的统一部署进行,至1984年末完成。共取得6项专题成果:即广西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方法研究;广西水资源调查和评价初步成果报告;广西水利化简明区划报告;广西地表水资源;广西地下水调查评价报告;广西大中型水库工程经济效益分析。成果均进行了技术鉴定。其中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方法研究的专题论文,于1984年11月在罗马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7.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理论处、广西农业经济学会、广西市场经济研究会三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叶裕惠教授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29日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广西农业经济学会、广西市场经济研究会在留的部分常务理事、理事和会员;广西区党委宣传部理论处的领导及(人民日报)驻广西记者等30余人。广西区党委宣传部理论处等多家单位联合召开叶裕惠教授学术成果研讨会,首先说明了叶裕惠教授的学术成果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其次是对叶裕惠教授所取得的重大学术成果的充分肯定;第三,说明了广西社会…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09,(6):F0003-F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该所是一个以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担负着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支撑任务,学科齐全,仪器精良,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9.
《浙江林业》2008,(12):33-33
日前,广西林科院2项发明成果“桉树专用肥”、“便捷式一体化芳香油蒸馏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桉树专用肥”是一种能全面满足在广西栽种的桉树生长所需养分、提高桉树增产率的专用肥,增加了桉树抗逆性,有效地控制或避免桉树病害,最大化地减少因缺素症带来的毁灭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还具有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10.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从2002年起开展了云南大叶茶群体种嫁接不同乌龙茶品种的试验研究,通过在云南大叶茶群体种上嫁接已引种成功的不同乌龙茶品种,观测比较各参试品种的嫁接亲和力、生物特性、产量、长势、加工品质和内含成分的变化等性状,筛选出适宜在云南大叶茶群体种上嫁接推广应用的品种,为广西茶树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云南大叶茶群体种嫁接不同乌龙茶品种研究》项目2006年通过专家组鉴定,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成果。2009年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组织材料以项目名称《云南大叶茶群体种嫁接乌龙茶品种中试与示范》申报广西农转资金项目,获得立项。项目于2012年7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验收,获得广西自治区成果登记。  相似文献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该所是一个以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担负着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支撑任务,学科齐全,仪器精良,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成果丰硕,国外知名国内一流的甘蔗专业研究所。该所现为广西区政府命名的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广西甘蔗分子遗传与品种改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广西甘蔗品种改良分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甘蔗研究及检测机构均设在该所。  相似文献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该所是一个以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担负着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支撑任务,学科齐全,仪器精良,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成果丰硕,国外知名国内一流的甘蔗专业研究所。该所现为广西区政府命名的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广西甘蔗分子遗传与品种改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广西甘蔗品种改良分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甘蔗研究及检测机构均设在该所。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之友》2009,(13):F0003-F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该所是一个以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担负着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支撑任务,学科齐全,仪器精良,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成果丰硕,国外知名国内一流的甘蔗专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春日融融。我们应广西自治区扶贫办的邀请,赴广西参观考察广东对口扶持广西的成果和学习广西扶贫的经验,目的是为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今年举办广西扶贫管理干部培训班做准备。我们在自治区扶贫办黄副主任等同志的陪同下,先往桂北走,再转往桂西、桂西南,行程一千多公里,参观考察了全区重点扶贫点河池和百色地区。虽走马观花,但对河池和百色的山山水水和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有了大体了解,从两个地区突出的扶贫工作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更被革命老区人民为解放全中国作出的牺牲所震动,更加感到中央对口扶贫决策的英明正确。生活在城市…  相似文献   

15.
为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推进广西区“三农”发展,广西区农业厅党组决定在全厅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中开展先进件教育“回头看”活动。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郊。该所是一个以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担负着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支撑任务。学科齐全,仪器精良,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成果丰硕.国外知名国内一流的甘蔗专业研究所。该所现为广西区政府命名的“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广西甘蔗分子遗传与品种改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广西甘蔗品种改良分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甘蔗研究及检测机构均设在该所。  相似文献   

17.
陈美桦 《山西农经》2023,(6):156-158
桂平市是广西传统农业大县,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文章研究了桂平市西山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桂平市西山茶产业发展优势、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南宁  谢青夏  黄媛 《农家之友》2013,(11):11-11
11月16日,广西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基地在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明阳仓储加工中心正式揭牌,当天,来自广西各地市以及四川、海南、福建等地的2000多名种业经销商参加了该公司的揭牌仪式暨晚造新品种推介会。 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是产、学、研相结合及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民营高科技产业集团机构。公司旗下有广西壮邦种业有限公司、广西兆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兆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兆珍米业有限公司、广西兆新品种资源研究所等企业和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确立提品质、立品牌、创特色、高效益、惠民生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并从整合地方资源,突出地方特色;立足市场需求,培育自主产品;产供销齐发力,增强风险防控;依靠科技兴社,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合作意识,成果惠及民生等五个方面着手,推动广西农业发展,助力八桂大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良种良法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是全国的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针对高产高糖甘蔗品种少,单产及含糖量较低的状况,在广西16县实施《广西100万亩甘蔗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开发研究》项目,取得的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筛选出甘蔗良种5个,实施甘蔗良种良法面积112.76万亩,新增农业产值2.81亿元,新增工业产值5.29亿元,新增财税0.75亿元。本文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阐述了筛选甘蔗良种和应用良种配套栽培良法,大面积甘蔗单产和蔗糖分均获得显著提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广西蔗糖生产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