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7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重要一年。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在“快”前,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作用下,从总体上看,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延续了高增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在青冈县这样的粮食大县,如何服务“三农”,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给服务“三农”带来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3.
"供给优先"模式与农村金融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涛 《海南金融》2005,(2):43-45
“供给优先”模式与“需求追随”模式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资金供给模式。从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存在的制度缺陷来看,“供给优先”模式是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战略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笔者认为,这场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全球特别是美国的虚拟经济发展完全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所引起的。我国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要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虚拟经济,正确认识虚拟经济并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提倡“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热潮中,发展与就业、赚钱、买房、买车、理财、炒股等话题一样,是中国人日常交流的话语磁场所在。然而,在大众的视阚和意蕴中,传统的“增长”发展模式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经济学为立论基础,将视野集中在经济发展上,并刻板地借“经济增长”来说明“经济发展”。这里的“增长”,实际上只是指某一单位相对于居民人数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规模,其考察的指标是收入与财富的单纯累积。二是把科技视为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注意力不是集中于人的完善,而是放在以科学和技术为代表的理性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应的经济增长和物质繁荣。  相似文献   

6.
刘文豪 《青海金融》2008,(12):28-30
推动“一区一带一线”建设是实现互助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作为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的金融业,如何在推动“一区一带一线”区位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多少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听到和使用“又快又好”这个词组,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在各级领导的讲话中,在正式的红头文件里,“又快又好”四个字眼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这“又好又快”四个字,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一看似简单的次序调整,不但转变了过去十几年坚持的经济发展方针,而且更是一个科学的新理念的树立。  相似文献   

8.
城际铁路作为国家高速铁路网的一部分,是高新技术的系统集成,其建设和运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水平.以武汉为核心的城际铁路网建设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实现了科学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黄石市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其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问题,是我国城市发展问题中的特性研究.本文透过武石城铁的开通状况,重点分析了黄石应对武汉“8+1”城市圈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探讨黄石市城市空间合理布局与黄石市经济转型发展对策,旨在充分发挥武石城铁的“造血”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缓解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金融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但当前仍存在着功能缺位、服务短缺和结构失衡等突出问题,不利于新农村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保险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着力将保险企业建设成为主要的创新实践主体,不断增强行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其他主要经济体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同全球经济一道进入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与我国经济都会出现一些新的趋势。经过本轮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进行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09年,全年有望保持8.5%左右的中速增长,2010年以后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由“又快又好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的关键环节之一,资源税改自然有着非比寻常的“标杆”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有关金融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几个问题(一)控制、搞活是手段,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才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我们对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要寻求这样一种模式,即它在宏观上能控制得住,在微观上能充满活力,以便通过这架“绝妙的机器”运转,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显然“控制”是为了保证经济不致出现系统匹配失当而致国民经济发展畸形,“搞活”是为了促使经济系统运转更灵活而充分提高效益.因此,它们都不是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而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把“控制”和“搞活”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为控制而控制,为搞活而搞活,不充分考虑适应客观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充分考虑金融如何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的问题,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至少是不完整的,我们需要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但不能照搬外国的模式,更不能今天试南斯拉夫的明天试匈牙利的,后天又试美国的金融体制模式.因为,任何一国的金融体制模式,都是为其本国当时当地的具体经济状况而定的,在“管住”与“搞活”的手段上都在因时因情而不断修正、改善、变迁着,我们的金融体制改革要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经验,尤其要尊重七九年以来金融体制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并加以科学分析,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二元经济结构,这是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一般都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我国也不例外。印度经济学家钱达瓦卡的“货币偏向城市”理论,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无限剩余劳动”模式,“货币推动”理论,对方兴未艾的中国农村货币经济发展是否适用,值得深入探讨。下面这组县级经济调查报告,即运用以上观点,对我国四川奉节县、安岳县、江苏丹阳县三个不同地区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县级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持币行为”、“民间借贷”、“货币流量”、“货币的城市偏向”、“货币推动”诸种经济现象初步分析研究的产物。因篇幅所限,我们删去文中大量数据图表,仅摘其中少量数据和推论以飨读者。希望它能引起读者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宜春市工业园区建设及金融支持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而工业园区是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打造好一个工业园区,如同打造好了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诺亚方舟”。但工业园区的建设,既要由经济实体按市场经济的机制机制运作,又要构建金融资金支持的路径,还要有一个为工业园区企业服务的群体和公平竞争平台。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税收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围绕这一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财税专家、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丛明。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建议》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切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大力推进“十二五”时期财政发展和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多。而在运用资源的过程中,一味的索取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生态环境的污染。作为解决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循环经济作为最先进的经济形态、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必须加以重视和发展。本文主要从循环经济的含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方法等方面加以阐述。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必须选择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谭明 《新疆金融》2006,(6):52-53
2002年,新疆呼图壁县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农保”)中,在全国首次推行以农民养老保险证作抵押获取贷款的方式,探索出一条“既能保值增值养老金又可有效拓宽农民融资渠道”的新途径,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并被认为是破解我国农保工作困局的好方法,被称之为“呼图壁模式”。  相似文献   

20.
《金融研究》2008,(10):I0039-I0043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大发展策略。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新型工业化”的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