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建筑工地农民工精神生活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切实保障农民工各项权益,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对我国城市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工在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存在着精神文化生活严重滞后的问题。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提高农民工精神生活质量,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2.
通过抽样调查,对2015年无锡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态进行调查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无锡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生活的渴望度高,且不受学历、性别和身份限制。从收入看,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文化生活条件,但是休闲时间的缺乏和社会供给的不足是约束其参加文化生活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注重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精神生活及文化权益的实现。通过调查发现,从群体结构看,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性别趋于合理、年龄相对年轻、少数民族比例提高、文化水平接近中等、未婚者居多、以体力型职业为主等特征;从生活基本条件看,面临着基本文化设施缺乏、公共文娱场所利用有限、文化知识获取渠道较少的格局;从现实境遇看,体现出文娱消费支出“低投入”、文娱消费用途“单一化”、文娱活动参与“低水平”、闲暇文娱活动“偏娱乐”等多重困境;从社会心态看,对文化生活表现出“一般水平”的综合满意度、“中等偏下”的文娱条件评价、“趋于良好”的心理预期及取向。应积极探索和打造“多维一体”的文化平台,全力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的改善,努力搭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家园。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和实现农民工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是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当前,政府和社会已经重视并开始尝试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未将农民工真正纳入,农民工文化权益的保障缺失、农民工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不足、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总体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体制制约、制度缺失、责任不清、资金不足、观念陈旧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城市农民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形式,对南昌市897位样本农民工,从收入水平、工作安全、居住状况、就医看病、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实证调查。调查分析说明,当前的农民工生存状况十分令人担忧,社会和政府必须切实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被首次写入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伴随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深层次矛盾的不断加剧,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在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主要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的主要根源,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朱泉  徐静  任佳 《现代经济》2009,(10):21-23
农民工在工余时间主要做些什么,他们对于自身文化生活的满意度又如何?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当前农民工的物质生活条件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其精神文明的发展若不能及时跟上,必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引发巨大的社会隐患。为此,笔者选取台州市路桥区为例,以问卷、走访为主要形式展开了面向当地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生活调查。借以总结归纳当今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基本特点,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从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要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缺乏的不只是技术,还需要拥有企业文化素养。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有利于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敬业精神,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吃苦耐劳精神的养成。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融入企业文化的途径主要有进行专业行业调研、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促进企业文化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进行企业文化渗透等。  相似文献   

9.
尽管当前我国城市化率比较高,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正是其中之一。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遇到的自身障碍、文化与心理障碍、政策与制度障碍和组织障碍等,阻碍了其市民化的顺利实现。在克服这些障碍的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的风险,因此,应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具体地说,非政府组织可以利用其独特优势,通过优化农民工市民化环境、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支持、帮助农民工克服文化与心理障碍、参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整合农民工力量以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和促进政府完善政策与制度等路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参与到城市化和市民化之中,他们到城市生活就业,但是农民工的自身素质、思想意识、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已越来越影响到他们的城市就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就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占中国农民工总量2.3亿中的六成以上,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特征,分析犯罪形成的内外因素,从文化融入、培训管理、精神干预和法制教育四个方面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理想模式,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制度认可之下的社会认同,从而有效地防控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农民工体育现状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农民工虽然已经成为一个新阶层,但仍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贡献大于收入、缺乏社会制度保障、文化生活缺失等恶劣的社会生存环境,造就了我国农民工体育在自身健康需求与社会人文关怀缺乏.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作了巨大贡献,但却难以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这为社会的稳健发展埋下了隐患。新生代农民工跨文化交际与文化适应是其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多维贫困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进程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自身却带有多重的相对贫困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物质贫困、权利贫困、精神贫困、能力贫困和福利贫困。其原因主要是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分割,城市中的“孤鸟效应”,教育和培训机制缺失及制度岐视。为此,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稳步增加农民工工资,增加经济、医疗等保障,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以尽快解决农民工多维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形式对陕甘宁川四省区397位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学历、行业分布、外出打工时间、收入水平、工作稳定性、工作安全、居住状况、就医看病、精神文化生活和对自身生存状况及权益保障的满意度等15个方面的调查来看.当前西部地区农民工生存状况及权益保障十分令人担忧。各地、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从制度安排、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农民212更多的保护,这对于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形式,对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和发展境况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青岛市黄岛区农民工的实地调查,分析农民工文化资本缺失的现状,并从城乡教育、职业困境和政府公共文化职能角度对影响农民工文化资本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向工人阶级深度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正向工人阶级转化,目前已有显著变化,但其进一步深度转化则面临思想观念、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心理等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已成为农民工向工人阶级的深度转化的障碍因素。今后,应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同时,应与时俱进,实现制度创新,使农民工在改革中获得工作、生存、教育等保证:还要消除歧视.增加认同,使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认同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另外,农民工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真正实现市民化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城市社会资本的构筑有利于农民工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加速市民化进程。当下,农民工在城市中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组织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城市融入过程。因此,应当建立以政府政策制度支持为前提,以社会文化环境支持为基础,以组织为核心,以自身能力和文化素质提高为动力的农民工城市社会资本构筑框架体系,不断丰富农民工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组织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的存量,以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已达1亿,占全部农民工的60%。陕西省渭南市是经济、金融欠发达地区,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每年有近100万人外出务工,其中绝大多数为新生代农民工。据对全市1000名新生代农民工问卷调查情况反映,由于生活环境、文化层次、消费理念等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金融需求与其父辈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决定其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也在加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如何让这些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从社会排斥的角度探讨了农民工如何被城市排斥问题.笔者认为,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的关键是如何适应的问题,包括职业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等,而影响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低、维权意识能力弱、行为修养不得体等,因此需要从国家、城市、农民工三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