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存在的制度和法规障碍、税收壁垒、风险企业的苛刻限制,以及退出渠道不畅等问题,在借鉴国外成熟的风险投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一些建议,包括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调整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风险投资供给机制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蕾 《经济管理》2002,(4):75-78
本文对我国风险资本供给状况,不同风险资本供给主体在风险投资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上市公司参与风险投资的基本情况与模式,现阶段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参与风险投资的最大法定比例和影响我国风险资本有效供给等因素的关键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健全我国风险投资供给机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优化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风险投资资本结构缺陷原因分析目前,我国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款,因而政府资金比例过高,民间资本参与不足,社会化程度不高,资本结构单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官办官营”的模式。现在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主要是由银行、财政、科技部门建立的风险投资公司,而由企业、私人等民间资本建立的风险投资企业很少;社会上其他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等都未大举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富裕个人和家庭、中小企业等民间资本至今尚未广泛参与风险投资。与…  相似文献   

4.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对风险投资的最终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影响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就是退出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体系、法律制度都不完善,而机制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先选择在现阶段切实可行的退出方式以争取发展的时间,同时不断创造条件扫清障碍,最终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民间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民间资本流向的现状和阻碍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因,从五个方面探索了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途径和机制,最后提出了推动民间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六个建议。  相似文献   

6.
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还处于初创阶段,因此从整体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筹融资机制、运行机制、法律、政策、人文与社会环境、人才等方面。一是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不足,投资规模不大;风险投资企业数量少,且分布不均匀;投资渠道单一,民间资本少。二是规范的投资主体缺乏,  相似文献   

7.
卢惠勇  黎鹏 《时代经贸》2008,6(7):22-23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本文依据2007年度中国风险投资退出特点,利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原理,研究了我国风险投资在公开上市、企业并购和股权回购以及公司清算三种退出机制中的特征。风险投资的顺利退出,对补偿风险资本承担的风险、准确评价创业资产和风险投资活动的价值、吸引社会资本加入风险投资行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伟 《经济论坛》2000,(17):31-31
一、风险投资资本的循环:风险三部曲   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风险的高新科技创业企业,取得资本所有权并参与管理,待企业成功后将其卖掉以获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   风险投资资本与一般投资资本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投资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资本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而风险投资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分别是选项投资阶段、创业发展阶段、成功出售企业或倒闭清算阶段。最后这个阶段如同“在悬崖上的惊险一跃”…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风险投资现存的问题 1.投资主体以政府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为主,缺少民间资本的响应,使得风险投资的效率不足。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与进退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风险投资的进入机制1.加强政府的培育作用,尽快出台有利于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一国风险投资业是否能蓬勃发展,与该国政府的培育与扶持是分不开的。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政府也有培育风险资本市场的大量措施。美国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这与美国采取各种措施长期不断地培育是分不开的。我国当前虽已制定了许多对高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但对投资于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者还未实行税收优惠,这就难以吸引广大投资者参与风险投资。在金融政策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