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苏式仓经过改建后仓容增加到原来的3倍,双门、双窗、双顶、双墙的设计,配合机械通风降温,使改建后堆高6-8m的粮温比原苏式仓粮温低10℃-12℃,全年大部分时间保持在20℃以下,基本保持准低温状态,既有利于保持粮食品质,又达到改建后增加仓容、改善储粮条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平房仓散粮机械通风效果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房仓机械通风是实现粮食安全储存和保证粮食品质的重要措施,地下笼地槽通风是机械通风的常用形式。传统的试验测量方法难以全面和准确评估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流动模拟的方法对常用的U型地槽通风设计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风道中流速和压力分布的关键性数据,发现了通风不足的区域,分析了风道中压力损失的原因。此方法的运用为粮食储存中的机械通风优化设计提供了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风地槽的形式对粮仓机械通风的效率和均匀性等设计指标具有重要作用.常规通风地槽是以沿风道均匀出风作为设计思想,但在实践中难以有效解决通风死角的问题.实际粮温的分布受仓房热传导特性和粮食自然发热特性的影响.机械通风的效果与地槽形式密切相关,应当成为地槽设计形式的重要考虑因素.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环形回流通风地槽形式,对实际粮温特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提供更加合理的压力分布和风量分布,有效降低了通风阻力、消除了通风死角并提高了通风效率.本研究采用了计算机仿真模拟、模型试验测量和实仓试验三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粮温是粮食行业储备管理粮食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在外界气温较低的冬季进行机械通风是降低粮温的一个重要措施。针对目前机械通风自动化程度低、管理困难等特点,本文设计出了基本单片机控制的自动通风系统,并通过了测试。该系统实现了自动控制和远程集中控制。  相似文献   

5.
在砖园仓机械通风应用试验中,正确运用理论计算,精确得出通风技术数据,依此设计通风系统,结果表明:在实仓运行中,检测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设计值基本相符,经136h通风,粮温从38℃降至13℃,吨粮降温耗电0.011℃,降温好、电耗低,证明设计方法正确,符合南方稻谷产区,解决了基层普遍存在的砖园仓机械通风盲目设计问题,为规范设计作出了示范,验证了粮层压力正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洪武  刘飞 《现代商贸工业》2013,(20):186-187
摘要:对于矿山井巷施工而言,其中的通风环节安全工作的基础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稀释和排除井巷中的瓦斯、粉尘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作业环境的温度,保障施工人员的正常呼吸等,可见矿井通风的重要性。首先分析了加强通风安全管理的一般对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施工过程中通风安全原则,包括采区通风设计的一般原则及相应要求,局部通风安全系统的一般设计原则,以及合理的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的温差过大,对储粮安全十分不利,防结露任务十分繁重。机械通风能够迅速降低、均衡粮温,是实现预防结露的根本手段。但对机械通风技术的掌握却千差万别,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走入误区,无效通风、有害通风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有必要对机械通风在特定地区10年来的应用经验进行总结,促进机械通风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哈尔滨香坊粮库制粉车间共有10个大型钢板仓,每个储存小麦1300吨。过去由于缺少机械通风降温系统,以至发生了多起霉变坏粮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安全储粮,我们在1996年4月设计安装了小麦钢板仓机械通风降温系统,应用后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机械通风技术的几种主要的应用,通过对机械通风作业的全程分析,说明了在不同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机械通风技术在安全储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风是降低储粮温度和水分的好方法。但有些粮库应用机械通风储粮时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调查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通风方式、通风时机和通风后的管理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冬季对2号仓(玉米)、3号仓(籼稻)、6号仓(小麦)、15号仓(粳稻)4个试验仓进行节能减排通风减损实仓试验。当引入粮堆后的仓外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于等于粮食水分增加2%时粮堆空气的相对湿度,但小于粮食水分增加3%时粮堆空气的相对湿度同时外界温度与粮温温差大于等于6℃时利用轴流风机进行通风。冬季通风结束后2号仓平均粮温9.9℃,水分增加0.1%,3号仓平均粮温9.1℃,水分增加0.9%,6号仓平均粮温11.4℃,水分减少0.1%,15号仓平均粮温10.2℃,水分增加0.1%。  相似文献   

12.
在参考学习国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粮食烘干作业中烘后仓加以钢板仓技术改造的工程设计做法。新设计的钢板仓增强了保温性能,增加了通风设施,配合烘干机技术指标的调整,可以达到大幅提高烘干机的粮食烘干能力,提高烘干机效率和燃料利用率,改善烘后粮食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影响半衰期的各个因素的分析,提出空、实仓半衰期的数学关系。已知空仓半衰期、粮食品种通过表格或曲线可以查出某装粮高度的理论实仓半衰期。通过修正系数修正就可以得出近似实仓半衰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控布粮器小麦入仓储粮试验,解决粮食自然入仓所形成的中心区域杂质集聚现象,验证了布粮器能够有效缓解粮食的自然分级,改善通风条件,保障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5.
对于新购的粮食,由于温度水分比较高,通过合理的熏蒸、机械通风等作业环节,有效杀死粮堆中的害虫,并降低新粮的水分、均衡粮温,提高储粮的稳定性,解决新购粮的安全度夏问题。  相似文献   

16.
粮食发热现象是保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减少发热现象带来的危害,应认真对待以下3个问题:①找出粮食发热现象的9个方面的原因,为预防及发热后的处理提供依据。②在保管过程中,预防在先,采用9种有效措施防止发热现象的发生。③粮食已出现发热现象,就必须根据产生发热的不同原因,分别进行通风、降温、降水、杀虫、翻仓等手段进行及时处理,减少粮食损失。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新型数控式布粮机进行浅圆仓入仓装粮试验,并对入仓玉米相关参数指标进行测定。主要包括:杂质分布和粮堆表观风速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杂质和粮堆表观风速的测定,该布粮机使粮堆杂质分布较为均匀,较好的解决了浅圆仓杂质聚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储粮技术有利于粮仓防火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火系统不论是人工操作的消火栓系统或自动动作的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无一例外的都是在火灾发生后,灭火系统才进行扑救,这种方式必然存在火灾损失,同时还伴随有水渍损失和污染损失。而防火系统则是使火灾不能发生,从而将防火从被动、消极状态转化为主动、积极状态。如何在粮食仓库采用防火而不是灭火?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分析,结合粮食储粮技术情况,论述了现代储粮技术有利于粮库的安全防火。  相似文献   

19.
河南郑州兴隆国家粮食储备库作为国家粮食局仓储智能化建设首批试点单位进行了仓储智能化升级项目建设,就多功能智能出入库、智能数量监测、多参数粮情测控、智能通风、智能气调及粮情专家决策分析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建设,本文将我库智能化粮库建设的内容、经验及思考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吉林省农户玉米储藏特点,介绍农户科学储粮仓研发历程、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并对玉米穗储粮仓设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