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正交实验的结果确定了复合乳化稳定剂的配比:复合乳化剂0.15%(单甘酯0.03%与蔗糖酯0.12%)、黄原胶0.06%、CMC 0.15%、海藻酸钠0.10%、明胶0.15%,影响核桃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复合乳化剂黄原胶海藻酸钠CMC明胶。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营养健康果汁饮料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本文以苹果为原料,进行苹果汁饮料的工艺研究,将感官、理化和卫生作为指标,通过感官评价、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苹果汁饮料最佳配比:苹果汁40%,柠檬酸0.20%,白砂糖6%,以CMC-Na(羧基纤维素钠)+黄原胶0.1%作为稳定剂制作的苹果汁饮料风味及稳定性最佳。通过该配方可获得一款营养健康、品质优良、口感细腻的苹果汁饮料。  相似文献   

3.
调配型酸豆奶的研制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大量反复的试验,讨论了调配型酸性豆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酸豆奶饮料中的蛋白质浓度、pH值、搅拌速度、均质条件、调配顺序和杀菌条件等)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饮料的稳定性包含多方面的因素,如色泽、风味、悬浮稳定性和微生物安全性等因素。紫薯复合饮料的稳定性,不仅包含以上因素,还包含花色苷含量变化~[1]。本文为研究紫薯复合饮料的稳定性,选择三种常用的稳定剂,并进行复合配比的研究,确定最佳杀菌条件,考察温度和光照对贮藏期间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超声波处理糙米,探讨了糙米不同时间点的发芽率与超声波处理时间的影响关系。当超声波处理时间为60 min,发芽时间为36 h时,糙米的发芽率达到最大,为73.45%。以发芽糙米和金针菇为原材料,经接种乳酸菌发酵后,配以柠檬酸、白砂糖等辅料制成糙米金针菇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发芽糙米浆与金针菇汁的最佳配比为1∶1.5。以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饮料的发酵条件及配方,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40℃,接种4%的乳酸菌,发酵10 h时,复合饮料口感最佳。配方选择加水量4%,添加柠檬酸的量为0.05%,添加白砂糖的量为5%时,复合饮料风味最佳。稳定剂在选用复合稳定剂0.2%CMC-Na与0.25%PGA时,其稳定性、流动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玛咖粉、食用玫瑰粉、白砂糖、柠檬酸为主要原料,研究玛咖鲜花饮料的加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玛咖鲜花饮料的加工工艺和相关参数。结果表明,玛咖粉提取液20%、食用玫瑰粉提取液40%、白砂糖12%、柠檬酸0.10%为最佳玛咖鲜花饮料配方,产品酸甜比例适中、色泽鲜艳、口感滋润、香气协调。  相似文献   

7.
以花旗参、人参、仙草(凉粉草)3种药食同源的材料为原料,通过配方比例对比试验研制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结果表明: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仙草(凉粉草)提取液14%,花旗参提取液3.0%,人参提取液5.5%,甜味料(乳糖)7%,添加0.1%焦糖色、0.4 mL人参香精,经高温灭菌后,稳定性最好,保质期达到3年。该功能性饮料呈浅黄色,澄清透明,甜度适中,香气柔和协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当前常见的植物蛋白饮料现状为论述要点,分析研究影响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因素,进而为我国植物蛋白饮料的发展提供帮助,促进植物蛋白饮料的生产、研发和市场销售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山楂、小白杏为研究对象,以感官评定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通过分析影响其复合饮料的因素,制作出山楂、小白杏复合饮料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以罗汉果和绿茶为原料,对罗汉果-绿茶复合饮料加工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和理化为指标,确定罗汉果原液和绿茶原液的最佳配比、罗汉果绿茶原液的最佳含量、柠檬酸添加量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结果表明:罗汉果原液∶绿茶原液最佳配比为2∶1;复合饮料中罗汉果绿茶原液含量为20%,柠檬酸含量为0.020%,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为0.0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