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瑜琦 《中国报业》2022,(4):116-117
国家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国家认同作为社会意识,包括对于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以及国家民族的认同.大众传媒作为中介,通过渗透人民群众的生活来补充国家本源性匮乏,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中的议程设置下,建构国家认同.本文聚焦"新疆棉花"事件,以人民网报道为例,从三方面探讨大众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基本方式,并分析其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国家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在"十五"后期和"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国家将按照公路建设标准给予补贴,地方政府匹配一定的资金,沿线受益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进行农村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3.
罗胜  王煜昊 《财经论丛》2021,(12):15-25
本文从空间视角,选取2003—2018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37个国家OFDI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存在显著的第三国效应且呈现挤出效应,市场规模和贸易成本是影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两大最重要因素.进一步分解空间效应后发现,不同解释变量带来的OFDI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地区、收入和政治风险的异质性分析结果为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提供新的思考.鉴于此,本文提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相关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五保养老制度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经历了"集体供养"和"国家供养"两个阶段.五保供养制度建立和变革的过程体现了两组变化:一是国家与公民关系的"革命性"变化;二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内卷化"变革.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五保养老的制度要"以保障五保老人的自由发展为方向"、继续推进"创新性"与"内卷化"变革",促使政府行为从部门行政走向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政府作为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对绝大部分信息资源和数据拥有至高无上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然而,作为政府数据开放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Data.gov拉开了人类社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大战"的序曲,引发了数据在社会自由流动,知识向大众自由流动的潮流. 目前,数据开放已成全球共识.在美国开启"Data.gov"数据开放运动后,国际上多个国家、城市和组织纷纷投入到"数据开放"大潮中.截至目前,全球已正式建立数据开放门户网站的国家和地区已有35个.  相似文献   

6.
武宝珍 《中国市场》2007,(5):132-133
公民意识在国家进步的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进入了"十一五"规划时期,人的权利回归贯穿于国家各项活动中.大学生作为迎接新时期的主人,是否具有公民意识,是决定我们国家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遭受"非典"的袭击.有关国家正积极修订法规,抗击"非典".  相似文献   

8.
财政"三农"支持政策是国家一个重要的财政政策,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推进和国家财力的大幅度增长,国家对财政的"三农"支持政策进行了重大创新,并取得良好成效,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对当前财政"三农"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家财政"三农"支持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三农"支持政策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推进和国家财力的大幅度增长,国家对财政的"三农"支持政策进行了重大创新,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国在支农政策运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规模不足,比例不高,结构不合理,宏观效率不高,县乡基层财力薄弱等.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财政"三农"支持政策,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必须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建立规范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化解乡村债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0.
孙乾坤  包歌  郑玮 《财贸研究》2021,32(8):9-26
基于2000-2011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相关数据,将投资目的 地划分成"一带一路"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国家两种类型,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从企业生产率和企业所有权(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的视角检验了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高生产率优势对于促进企业选择到"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不大,但能显著地促进企业选择到非"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相比于对非"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对于企业选择向"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影响更大,且更加显著;企业在选择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其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弥补企业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不足.此外,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企业的生产率和所有权异质性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内部不同区域间进行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全库"的存在对于每一个政府机关来说,不仅仅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市场经济被扰乱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家财政收入与国家资产的流失,以及政府部门形象的破坏,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严重的危害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文章对"小金库"屡禁不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关于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三、"十五"广西投资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一)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为投资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 1.充分用好国家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相似文献   

13.
名字之于商品,犹如风帆之于轮船,眼睛之于人类,不可或缺,魅力无穷. 一、商品命名遵循的主要依据 1.国家规定.国家对商品命名所做的相关规定,是商品命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旨在保护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的命名规定,是商品命名的首要依据.商品的命名应反映商品的真实属性,简明、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要名符其实、名如其物,让消费者一看名字就能对商品的特性和种类有一定的了解.如一听"飘柔"就知道是洗浴用品,一听"奔驰"就知道是交通工具,一听"宝宝康"就知道是儿童用品,一听"孕宝"就知道是女士用品.国家对一些特殊行业和商品的命名采取了一定的限制,命名之前必须清楚.如对健康相关商品命名时禁止使用消费者不易理解的专业术语及方言;虚假、夸大和绝对化的词语,如"特效"、"高效"、"奇效""广普"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初位于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还被列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1966年独立之后,经过35年的不懈努力,不仅摘掉了"最贫穷"的帽子,而且已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如今的博茨瓦纳共和国已成为撒哈拉以南地区3个最富裕国家之一,它的人均收入已超过许多非洲国家,仅次于盛产石油的加蓬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毛里求斯.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急需增加外汇和黄金储备,但那时的中国尚是一个"贫金"的国家:新中国成立时,黄金年产量仅为4吨,此后30年间也未超过10吨.黄金的开采和储备,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曾带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创造垦荒奇迹的王震将军向中央建议: "让部队去找金子!"1979年初,一支军事化专业找金的特殊部队--中国武警黄金部队应运而生,这就是国家最为特别最为神秘的部队,一个志在寻金,心为国家的部队.这个特殊的黄金部队是怎样扭转国家黄金资源格局,从一个"贫金"的国家到今天成为黄金生产、消费和黄金储备大国的呢?而如今中国的黄金工业又有着怎样一个现状,未来要走怎样的发展之路呢?为此我们特意采访了全军学科拔尖人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卿敏老师,让我们听一下他的寻金历程,对工作的独到见解和对未来黄金领域发展趋势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相信大家都知道"疯牛病"吧,得了"疯牛病"的牛,其肉不能食,其乳不能饮,"疯牛病"给一些国家的乳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因为"疯牛病",一些国家之间还发生了外交纠纷.好在截至目前,我国并未报告有"疯牛病"发生,然而令人可笑的是,我国的牛未疯,挤牛奶的却疯了.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一带一路"沿线的35个国家2007-2014年面板数据,结合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具体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偏好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自然资源丰富、政府较为稳定的国家或地区,同时偏好于政府有效性较弱的沿线经济体.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提出了对策建议:提高风险意识,做好风险评估,加强政府间沟通等.  相似文献   

18.
自去年3月"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中国制造"的大肆炒作,到今年初由"毒水饺"事件引发以日本为首的国家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新一轮炒作,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秦明 《现代商业》2007,(21):170
本文认为"新特区"国家战略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善举.但政策独立于立法先行且配套规章制度缺乏,民生权益存在国家本位环境下受损的隐患,提出国家应优先健全配套法律,强化民生本位的法理意识,依法再分配国家、地区和民生权益.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正在促进教育国际化.一个富有前瞻意识的教育实体必须确立"教育走向世界"的全球视野.教育国际化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超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局限,将视野从自己国家扩展到其他国家直至整个世界,以实现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