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反失业斗争     
实现充分就业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目标,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反失业斗争更加重要和艰巨,我国在经济体制全面转轨、政府职能逐步转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已发生全国性的失业风暴,可以说,在今后十年左右的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严重的问题将是失业问题,反失业斗争必然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夏飞  袁洁 《湖南经济》2002,(3):20-21
长期以来,关于发展中国家就业吸收和乡一城劳动力迁移的主导理论是“二元经济理论”。1954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报》发表了名作《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该理论至今仍是国内外经济学界探讨和研究发展中国家就业吸收和乡一城劳动力迁移的主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问题秦宪文,夏江海一、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现象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在发达国家如此,在发展中国家亦是如此。劳动就业事关亿万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影响全社会的大问题。尽管相...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越发突出.寻求有效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我国以往发展经验,从就业需求角度探讨如何通过发展经济,创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持低失业率,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宁波经济》2005,(10):20-28
就业和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大问题。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人均自然资源又相对贫乏、经济不够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已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失业,增加就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期的重要目标。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越趋多样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城乡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一些学者夸大就业与增长的矛盾,提出就业优先还是经济增长优先的问题,认为就业优先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分析了就业优先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对待失业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并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分析政府在失业问题上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下岗职工再就业,不仅是当前社会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未来我国解决就业与失业问题的前期准备。21世纪中国将如何科学地解决国民就业与人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全社会都应该思考的大问题。而当前,社会各界、尤其是相关部门,从再就业工程中所反映出的一系列实际问题,认真  相似文献   

8.
丁胜 《新西部(上)》2007,(12X):31-31,2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城乡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一些学者夸大就业与增长的矛盾,提出就业优先还是经济增长优先的问题,认为就业优先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分析了就业优先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对待失业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并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分析政府在失业问题上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城市化与城镇就业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两个相互影响又制约的重大问题,对二者的相互协调与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1978~2008年东、中、西部各省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城市化水平对城镇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惠娟 《宁波经济》2006,(10):7-11,28
就业和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大问题,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期的重要目标。衣文通过对宁波市就业、失业人口的发展状况的剖析,从纵深的角度分析劳动就业数量和结构变动的趋势,进而为我们全面掌握宁波市的就业状况提供一个详细的图景。  相似文献   

11.
张燕 《特区经济》2010,(10):129-131
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这两个指标的相互关系问题一直都备受经济学界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经济增长与就业在中国的非一致性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对称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次贷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冲击已成事实,中国经济转型在所难免。本文所论述的经济转型不是以往学者所讨论的体制转型,而特指结构转型。中国经济以往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危机后出口受挫,再过度依赖投资势必引发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本文作者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是拉动内需,而拉动内需必须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结合起来。当前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重点在于消除民众消费的瓶颈,大力发展民生工程和社会福利事业,积极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合法地位的逐步确立,我国创业政策经历了一个历史变迁过程。创业政策的历史变迁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同步的,并受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鼓励个体经济发展的创业政策;第二阶段,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的创业政策;第三阶段,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创业政策;第四阶段,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吴琼 《特区经济》2014,(7):153-154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正日益提高——在发达国家依然挣扎于经济泥沼之际,中国经济却依然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当世界其他地方的消费者为就业和经济状况担忧时,中国的许多消费者却变得越来越富有。跨国公司作为国际投资的主要载体,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不断增加有力的带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潮流,但由于国内企业实力较为弱小,难以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近年来,某些行业外国企业凭借其经济实力在短期内迅速占领我国大部分市场份额,并滥用市场支配力的情况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范丽霞 《乡镇经济》2008,24(2):102-106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首先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反映:一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二是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三是对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其次是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矫正产业结构扭曲及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并且改变了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结构。最后在微观层次上,乡镇企业的发展为集体和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张照 《改革与战略》2009,25(12):82-84
金融危机当前,促就业、保增长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结合最新资料分析,相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起步状态,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解决人口就业的重要部门。发展非营利组织必然可以有力地促进我国的就业工作,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从而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原有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显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借鉴国外经验,有必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型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立足于保障劳动者的就业,体现全民共享性。促进充分就业是社会保障新架构的核心内容。构建发展型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制定长远规划,维护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系统完整,明确各主体的法律责任,实现筹资渠道的多元化,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相似文献   

18.
网络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江苏省是我国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应用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研究江苏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于江苏乃至全国的网络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江苏省网络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和优化建议,以推动江苏省网络经济更加健康、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1982—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服务贸易进出口与我国GDP之间的关系不对称:服务贸易进出口是我国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GDP增长只是服务贸易进口的Granger原因,世界GDP总量是服务贸易出口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更多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作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新亮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却始终未能走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这与我国传统的观念制约、相关制度不够完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等原因有密切关系。如何转变政府观念,完善相关政策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