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王胜利 《数据》2003,(6):39-39
(二)拒报统计资料行为的认定方法在统计行政执法实践中,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是否构成拒报统计资料违法行为还无法直接认定,只能通过间接方式进行认定。首先,向行为人进行催报。当行为人在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报送期限内未履行提供统计资料法定义务时,统计行政机关应及时启动统计资料催报程序,通过向行为人送达《统计资料催报通知书》,要求行为人在规定的限定期限内补报应报的统计资料。然后,视行为人补报情况认定。统计行政机关向行为人进行催报,一般会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经过催报,行为人补报了统计资料;一种结果是,经过催报,行为人仍不…  相似文献   

2.
二、拒报统计资料行为的处理拒报统计资料行为,在统计调查活动中时有发生,是统计行政执法重点查处的违法案件之一。何谓拒报统计资料,拒报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如何认定拒报统计资料,这些是拒报统计资料行为处理中的重点内容和关键问题。关于“拒报统计资料”的基本概念、定义及其表现形式和认定的依据、界限,现行的统计法律法规中都没有明文规定。而在统计行政执法实践中,由于对“拒报统计资料”具体涵义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和认识上的差异,以致在如何认定“拒报统计资料”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见解、观点甚至争议。(一)拒报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3.
王胜利 《数据》2003,(4):44-45
(三)屡次迟报统计资料行为处理的几个关键之处 1.屡次迟报统计资料行为"年"和"次"的界定 在认定行为人构成屡次迟报统计资料违法行为时,至关重要的就是对"年"和"次"进行科学的、正确的界定和计算.关于"年"的界定和计算较为简单.这里所指的"年",是时间的概念,指的是按照公历计年计算的年.所谓"两年",是指从行为人发生第一次迟报行为当年的1月1日起,到次年的12月31日止连续计算的两整年.关于"次"的界定和计算相对复杂一些.这里所指的"次",是数量的概念."次"的界定和计算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由谁界定和计算,二是如何界定和计算.  相似文献   

4.
朱广文 《数据》2003,(9):31-32
按照《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必须如一旦发生迟报、拒报国家所需的统计数据资料,势必影响各级统计数据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一、迟报统计资料是违反《统计法》的行为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被调查单位的行为人违反逾期报送统计资料的行这种行为的特点是:虽然报送了统计报表,但没从而影响按照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统计部门要按照法定程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送达当事人且记录在统计催报是指在被调查单位行为人在统计制度统计行政机关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送达行为人在收到《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后,应及如果行为人在限定的期限…  相似文献   

5.
马晓轩 《数据》2006,(11):32-33
案例一拒报统计报表,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某单位属于中央直属单位,应在3月底前向地方统计部门报送统计报表。过了报送日期仍未报送,主管业务部门多次打电话督促,让其报表,该单位仍旧不报统计报表。对此,执法部门向该单位发了催报通知书,通知书限定了上报时间(三日内补报  相似文献   

6.
王胜利 《数据》2003,(2):95-96
4.补报 迟报单位进行补报统计资料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统计资料补报程序,办理补报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7.
杨国强 《数据》2010,(2):21-21
统计执法是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证统计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新《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颁布实施,为依法治理统计环境,确保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马晓轩 《数据》2003,(11):40-41
统计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在统计工作中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行为.如<统计法>第六条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领导和监督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执行本法和统计制度".<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行为人不按统计制度规定,提供的统计资料不真实,属于违反统计法的行为,既统计违法行为.根据统计法第三条规定,统计违法行为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辽宁经济统计》2006,(10):38-39
《中国统计信息报》9月19日载牛家山的章,指出现阶段企业迟报、拒报统计报表、统计资料的现象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何增强这些企业的统计意识,提高这些企业统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高效、和谐的统计工作局面?作结合基层统计工作的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胜利 《数据》2002,(7):28-29
第二部分: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及文书 所谓统计违法案件查处,是指具有统计行政处罚权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行政机关,对在统计执法检查活动中发现的或者经社会公众举报的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情节较重的统计违法行为,依据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予以立案并追究统计违法行为人统计法律责任的一种行政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11.
朱旭  马晓轩 《数据》2003,(8):39-40
市统计局执法队从1996年成立至今,共检查单位1000多个,立案300多个,催报统计资料350起,对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和迟报、拒报统计资料的违法单位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并对违法情节较重的北京一汽销售公司和中国联通等单位进行了曝光。通过对这些案件的查处,可以看出统计执法检查是积极的、主动的统计法律监督,它不仅为完成统计任务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为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进一步推动全员执法工作,我们将以往办案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难题以及不同专业调查取证的一些方法技巧整理成文,和读者…  相似文献   

12.
统计工作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真实,一直是统计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目标。为了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和真实,宣传贯彻落实《统计法》,广泛深入地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刘江峰  陈原 《数据》2001,(12):23-24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是统计违法行为,<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在两年内累计三次迟报统计资料属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可以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统计的生命,保证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核心。统计执法工作也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不出假数、真实可信”既是对统计工作的要求,更是对统计法制工作提出的要求,统计执法,就是要逐步提高全民统计法律意识,改善统计工作环境,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家宏 《数据》2002,(11):26-26
一、问题 1.统计执法应有可遵循的程序性规范.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程序性法律来规范统计执法行为,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程序也不完善.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是统计机关的一种行政行为,它的行使应该有其特有的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16.
统计是认识社会和了解国情国力的“晴雨表”,“不出假数,真实可信”,保证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核心,统计执法工作必须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如何在新形势下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统计执法之路,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配合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我局执法队对驻区内7 5家未按时上报601表的分支机构(包括涉外分支机构)集中发送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该催报通知单上明确规定:逾期不补报,本行政机关将依法按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但是,仍有个别单位没来补报.能否对这些分支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呢?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数据》2009,(5)
北京市密云局队针对今年执法工作对经普报表及年定报双项检查的特殊性,以执法工作督导和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新形式,制定了工作措施。多层次掌握统计执法内涵。全体执法人员认真钻研制度中每一个  相似文献   

19.
王胜利 《数据》2002,(6):25-26
第五步:对统计检查/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对执法检查组提交的检查/调查终结报告及卷宗材料,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应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20.
拔“钉”记     
《数据》2004,(12):32-32
今年11月17日上午,海淀区统计执法队员和北下关街道经普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一拒报101表单位。经了解得知,该单位只有一个联系电话,其它情况不详。执法队员通过电话联系到对方,当他得知是海淀区统计局执法队工作人员时,非常傲慢地回答说,他是学了四年法律的法学学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