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进行了一个新的波动周期。本文论析了这一轮经济波动的特征一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新一轮经济波动的政策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多变量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利用1972-2007年相关数据,重点考察分析中美贸易变化与我国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可得结果:作为内生变量,中美贸易是在与世界经济以及我国经济的相互影响过程之中对我国经济形成冲击,且表现为明显的周期性,但中美贸易变化并不是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主导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波动特征的分析,得出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规律:1995年之前是东部的波幅大于西部的波幅,而1995年之后却相反。进一步从区域经济周期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市场化改革导致的东西部在市场化程度和市场化改革步伐方面的差异是造成上述规律的先导原因。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所需,还能够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因此,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活及地方财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发展进程中,经济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到行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各级部门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手段,促进行业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际社会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且对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目的也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人们已经意识到经济增长与发展是一种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不断相互作用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呈现出一些特点,作者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特点、走向和政策取向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经济波动及货币政策效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的经济政策在我国产生了不同的区域效力,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波动特点:东部地区与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独立性较强;在获得与东部相近的经济增长率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波动更为显著;与东部地区相比,紧缩经济对中、西部地区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东、中部地区对利率调控较为敏感。我们将从经济发展机制、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和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力四个方面总结全文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测定近代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指标是价格指数。自1885年以来,批发物价指数明显存在波长为25年左右的中长周期波动。波动的特征是:呈现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波动的同步性;波动幅度低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9.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平均每个5年就要出现一次较大的经济波动,因此如何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海外学者对我国经济波动原因及相应宏观调控政策多视角的研究表明:广义国有经济部门的软预算约束是中国经济频繁波动的原因;货币供给量应当作为宏观调控的有效监测指标;直接控制信贷能够遏制过热,但更为有效的政策选择是提高国库券的利率;从根除我国经济频繁波动的根源来看,改革国有经济部门是关键;在未来的宏观控制中,要充分重视外部经济和能源可能造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的研究一直是经济研究的重点。经济波动一直不断地出现而且对经济造成伤害。从19世纪开始,经济学家们不断关注与研究存在很久的经济波动问题,分析经济波动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很多有关经济周期性的理论。本文就导致经济波动的各种因素和周期理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呈现出一些特点,作者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特点、走向和政策取向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人有相互制动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选择。正确理解和运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资本移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同时也是利润率平均化理论的前提。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理论是科学的,但阐述这一理论的资本移动理论模型却存在缺陷,必须加以修正。根据修正的模型分析,资本移动、供求失衡、经济波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常态;经济波动乃至经济危机是资本移动的结果;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零利率下限约束下供求冲击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的情况相比,当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时,“费雪效应”的存在会从两方面改变供求冲击对一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会改变对一些经济变量影响的方向;二是从影响的程度来看,零利率下限约束存续的期限越长经济变量波动的幅度越剧烈。随后可以分析中国零利率下限约束的特征事实,并可以应用时变参数方法分析2004年以来供求冲击下中国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动态响应轨迹。分析结果基本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运用H-P滤波法,考察1990~2006年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绝对和相对规模,并通过分析货币波动与经济波动的联动关系,揭示经济波动对货币波动的解释力度,进而对中国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做出解释。研究显示:从绝对量上看,现阶段有货币流动性过剩规模最大且有上升的趋势;从相对量上看,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并非处于历史的高点。同时,中国货币波动能部分被经济波动所解释,受投机、制度变迁等外生因素的影响较大,反映出中国货币波动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电子商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及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提出了在电子商务活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 ,电子商务在为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提供机会的同时 ,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 ,导致周期性经济波动发作的频率增大 ,经济波动发作的程度趋于加剧。  相似文献   

17.
18.
从理论上分析消费需求与经济波动的相互关系得知,消费是经济波动过程中重要的媒介和中间环节,在乘数-加速数的作用下,消费需求总量的波动与因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引起的经济波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消费结构方面来说,消费结构的升级如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相适应,则会使经济波动趋于平缓,否则会加剧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提高会对经济波动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它引起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张,由于消费需求在经济波动中的稳定作用,最终引起经济波动的波幅减小;其次,它通过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引起第三产业比重加大,使经济波动的波幅减小;第三,它可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使波幅减小;第四,由于人力资本的吸纳效应和积累效应,可使得经济波动的波位提高。  相似文献   

20.
已有的NKMP-DSGE模型将企业数量看做固定的常数,这与现实经济中企业进入和退出不断发生的事实不符。本文基于包含企业进入和退出的金融冲击NKMP-DSGE模型考察了金融冲击对于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金融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显著支持了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做法;模型比较的结果表明,未包含企业动态的模型在低估正向的金融冲击对于中国经济复苏作用的同时,还夸大了其对于通胀上升的效应。贝叶斯冲击分解的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是中国产出波动的最主要推动力,金融冲击则次之,但在金融危机期间,逆向的总需求冲击是导致中国产出下行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贝叶斯模型选择检验的结果表明,包含企业动态的模型相对较好地刻画了中国经济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