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成 《当代通信》2004,(10):26-27
在纯IPv6的移动网络中.IPv6终端可以使用IPv6服务,但在向IPv6逐步演进的过程中,通过适当的过渡机制.IPv6终端既可以使用IPv6服务,也可以使用IPv4的服务。一般来说,在演进的过程中.移动终端是支持IPv6和IPV4双协议栈的。过渡机制实现在某些网络节点或网元中.如边界路由器等。在不用的移动网络中对过渡机制的选择是不同的,在此不做具体的讨论。当然,双协议栈机制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IPv6:从引进走向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IPv6是在IPv4协议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的状况下被提出的。当前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但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年~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极大地扩大了地址空间,尤其目前IPv6在国内外都受到了普遍关注,其技术及市场发展情况日益看好。  相似文献   

3.
IPv6过渡技术网络解决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向我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是从IPv4到IPv6的过渡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IPv4和IPv6将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共同存在,如何选择制定过渡时期的过渡策略和过渡方案,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杨帆 《当代通信》2004,(10):42-43
IPv6对IPv4作了大量的改进,包括路由和网络自动配置等。IPv6采用了长度为128位的IP地址,彻底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难题。IPv6还为点对点通讯设计了一种具有分级结构的地址,网络前缀可以分成多个层次的网络,这大大降低了路由的寻路和存储开销,同时,IPv6采用固定长度的基本报头,简化了路由的操作,降低了路由器处理分组的开销。在基本报头之后还可以附加不同类型的扩展报头,为定义可选项以及新功能提供了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信建设》2004,16(5):41-41
早在web问世之初,互联网就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其发展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10年前,人们就开始关注未来互联网的扩展性能,担心IPv4本身的局限性将不能支持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为此,IETF通过一系列举措最终推出了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与IPv4相比,IPv6提供了许多全新特性,如地址空间扩展、安全性设置和自动配置的增强等功能。这  相似文献   

6.
《邮电企业管理》2011,(11):76-77
澳大利亚电讯公司称将给企业、政府和大客户提供下一代互联网地址的通信服务。目前,该公司的互联网骨干网已经完成了IPv4和IPv6的重叠改造,这意味着32位IPv4地址的用户可以迅速访问128位的IPv6网络。  相似文献   

7.
王砾瑟 《当代通信》2004,(10):16-1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网络时代的IP地址空间即将耗尽.而采用VLSM、NAT等相关技术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地址空间;为解决NAT对在线聊天.在线游戏VoIP等端到端应用的限制引入了ALG等技术.而这又增加了IPv4网络的复杂程度。面临IPv4的难题.IPv6可谓应运而生,它除能根本解决地址不足的问题外.还具有层次化地址空间编址管理.高效率的分组处理、对移动性.安全性和QoS的支持等诸多优势:因此,业界公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v6终将取代IPv4。  相似文献   

8.
IPv6构筑物联网基础 IPv6的诞生与IPv4的耗竭具有直接的关系.IPv4自1984年诞生以来,已提供了40多亿个IP地址,由于其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未分配IPv4地址正在急速消耗,预计将于2011年底告罄,而非此前所普遍预计的2012年.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信建设》2005,17(5):55-56
随着CNGI等项目的启动,IPv6技术的战略地位凸现,各种媒体IPv6技术也进行了比较广泛的介绍和报道,主流网络设备供应商纷纷推出自己支持IPv6的产品,但同时我们都看到了IPv6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那么IPv6技术究竟离我们有多远?目前阻止其广泛应用的障碍都有哪些?针对这个问题,业界从IPv6各种功能、政策、应用环境、产业链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诸多论述,包括在IPv6论坛中,基本上都在这些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底到2004年中,随着全球各地区IPv6进入实质乃至大规模部署的逐步展开.全球IPv6地址申请不断升温。其显特征是所申请的地址规模不断扩大.其规模记录一再被刷新。先是沃达丰(荷兰)于2003年9月申请到了/31.2004年5月欧洲运营商TeliaSonera申请到了迄今为止被分配的最大的IPv6地址块/20。另据美国国防部的负责人士宣称,美国国防部正在申请/16的IPv6地址块。占据全球IPv4地址资源70%的美国又活跃在新一轮地址资源争夺中,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它既是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全球部署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深刻体现了各个区域与国家在新一轮竞赛中的资源争夺态势和长期发展谋略。在本中,笔将以“地址资源争夺”为切入点和观察视角.揭示下一代互联网全球进程中的资源分布脉络并阐述对中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启示及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