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反腐倡廉,健全领导干部队伍培养机制,加强党的科技建设,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因此,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通过"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创新领导方式,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4.
《宁波通讯》2005,(7):8-11
观点一:要以执政党的自觉意识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执政党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以执政党的意识为指导的。在领导人民为执政而奋斗的时候,党的重要任务是树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远大目标,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统治,或者说是以解决敌我矛盾为主题,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提供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5.
杜存 《内蒙古工作》2006,(10):19-2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现阶段肩负的历史使命之一,是指导我国在下一个战略机遇期内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纲领性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孜孜以求的幸福梦想。县是国家行政建制中的重要单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线和前沿,“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社会和谐关系整个社会和谐的大局,实践证明,构建县域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6.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新产生的城市贫困问题不可忽视.如何正确认识并解决这一问题,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树立新型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合理配置执政资源,加大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党在基层农村的执政体系中相对薄弱,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目标,标志着党的农村农业政策的重要转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执政能力存在着必然的关联,可以通过建设社会新农村实现党的基层执政能力的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最根本的执政规律。二者之问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实现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执政为民的执政观,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人是历史主体的群众观,把组织和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应该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并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作用,以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应该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并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作用,以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维护教育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平和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当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过去几十年所取得的显著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向更加公平和正义的道路上前进,但教育公平依然严峻.维护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成果,也是全面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用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为动力,用制度设计和政府安排等体制改革为手段,着力解决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7年2月14日。山东会堂。华灯璀璨,鲜花绽放。 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在这里胜利闭幕,这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次人大会议。与以往不同的是,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是本次会议的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6.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安居乐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基础工程。我国当前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还在扩大的情况和问题,解决的具体对策:提高最终消费率;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全体居民收入;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和产业。在提高全体人民收入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答“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7.
许卫中 《黑河学刊》2010,(12):173-17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底蕴,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时代、实践回应,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与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规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学的视野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基本的人性规定,这就是人的类本性的发展,其中包括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内在统一。二者和谐统一的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的规定性还包括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发展人的类本性本身。人是在自己的精神生活中确证自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另一个基本的规定性就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洪祥  王喜军 《黑河学刊》2006,(1):15-15,29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爱辉区作为全省乃至全国对俄开放的桥头堡,必须始终不渝地依靠投资拉动,始终不渝地实施工业立区战略,始终不渝地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供群众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20.
交通是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愿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有效的合作渠道和交流机制,不断拓宽智能交通技术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推动我国的智能交通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