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张家口市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主基调,狠抓经济增长点.探求工作创新点.在扎实推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全市财政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2007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918749万元,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廊坊市财政系统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集中精力上项目”的工作思路和“壮县、强市、富民”的目标要求。解放思想,明晰思路,创新手段。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一突破性进展。为打造“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石家庄市财政工作在上级财政邵门的文待帮助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总目标,积极应对形势变化,适时采取有效措施,抓增收,保重点,推改革,促发展,实现了全市财政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谱写了石家庄财政发展的新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09年是邯郸深人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关键年.也是财政经济遇到多年未有困难的攻坚年。全市财政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主线,确立“抓收入、争专项、强融资,保运转、优民生、促发展”理财思路,主动适应严峻的收入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唐山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民生财政、绿色财政、活力财政、效益财政“四个财政”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财政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敢于改革创新,财政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九五”时期,围绕我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大胆深入地进行了各项财政改革,财政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委、区政府主动适应免征农业税后的新形势,把提高执政能力落实到抓基础、抓发展能力上来。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和地缘优势,实施“围城经济”战略,加强区乡财源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经过三年的拼搏。使“吃饭型”财政转变为“发展型”财政。2004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55亿元,比2001年增加1.5亿元,年均增长9%;完成地方财政税收4505万元,比2001年增加2111万元,年均增长33%,实现了“一年突变,三年跨越,五年大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与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财政增收与政策性减税的两难选择,邯郸市财政局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市应对危机、力保增长的重大经济部署,不遗余力抓收入,倾斜财力保民生,深化改革解难题,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实现了“五个突破”,  相似文献   

9.
为强化县域财政监督工作,辽宁省瓦房店市以“抓管理、创效益”为目标定位,以“加强财政管理、维护财政资金安全”为工作中心,确定了“一手抓收入,一手抓支出,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财政监督工作,壮大了本地区财政实力,有效促进了县域财政工作的健康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财政监督是规范财政管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强大、平稳、安全的重要体现和有力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不能整顿经济秩序,确立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是加快国家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财政监督又是财政执法的切入点,财政监督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兴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财政监督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指出:“从事经济和财政业务的工作人员,还必须克服存在着的有些还很严重的官僚主义,例如贪污现象、摆空架子,无益的正规化,文牍主义等等”。并在新中国取得政权后,严惩了刘青山、张子善等腐败分子。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江泽民等领导同志十分重视财政监督工作,他亲自为《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题写书名,同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十分重视和支持财政工作,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加强财政管理,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而努力奋斗。”在他的领导下,查处了经济领域一大批大案要案,严厉打击了成克杰、胡长清等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1.
贺芹  王旭  邓平  向森林 《金融会计》2005,(11):62-63,56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省管县”“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在理顺财权与事权关系,调动县级财政增收节支、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财政体制创新给滞后的国库制度体系带来强烈冲击,体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河北省沙河市财政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以建设“民生财政、绿色财政、活力财政、效益财政”为目标,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要求,紧扣“七个点”指导财政工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河北省正定县财政局从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入手,坚持抓落实、抓重点、抓提高、抓深化、抓创新,有力推动"法治型"财政建设。构建全方位工作格局把财政法制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工作日程。成立财政法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4.
《财政》1991,(2):40-41
延庆县是京郊经济较为落后的农业县,长期以来,县财政收不抵支,享受补贴。1981年市对县衽了“定收、定支、定补助,超收留用、减收不补,一定五年不变”的包干体制。1985年我们又与市签订了第二期财政包干协议,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定额补贴,一定五年不变”的包干办法。实行财政包干体制,既增加了压力,也增加了活力,调动了我县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的口号,在狠抓农业的前提下,制定了“元抓林,近抓牧,看准项目上工副”的方针,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基本上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经济和各项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财政自给能力有所增强。工农业总产值1980年为1.38亿元,1985年达2.8亿元,1989年完成5.6亿元;财政收入1980年为939.1万元,1985年完成2048.1万元,1989年达4630万元,头一个包干期五年翻了一番,第二个包干期四年又翻了一番,1989年比1980年增长近4倍,平均每年递增19.4%。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二、农业、工业、商业、旅游、服务、运输等行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三、敞开山门,全面开放,积极引进人才,技术、资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秦皇岛市的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财政厅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认真落实“讲科学、求规范、重创新,兴财政、促发展、为人民”的基本理财思路,不断深化财政改革.致力于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创建“六型”机关活动.全系统上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财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意义、内容与相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重要制度创新与保障,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缓解县级财政困难的重大创新举措。“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将为行政上的“省直管县”改革和降成本、提效率创造条件、铺平道路,因此,应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行政改革。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海南地方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开创了海南发展的新局面。海南省财政厅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为民政府”、“务实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以“三个善谋”促进“三个转化”,把财政真正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型”、“创新改革型”、“务实高效型”、“爱民服务型”、“勤政廉洁型”财政,促进了海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湖北仙桃市把节减支出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推行以减人、减事、减支为核心的机构改革。全市共精简财政及费收供养人员6231人,压减财政预算支出20%,每年减少支出3500多万元。 该市把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精简富余人员作为“三减”的首要任务来抓。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强化领导,分片负  相似文献   

19.
为破解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难题,石桥驿财政分局实行“抓重点、找支点、破难点、促发展”总体工作思路,在解放思想、增强服务意识上着力;在大胆创新、拓展服务途径上发力;在勇于实践、服务发展上给力。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治理体系,不是西方财政理论的简单借鉴,而是对中国历史理财智慧的时代性转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调适、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融合而形成的独特治理体系。具体而言,新时代中国创造性转化了中国历史上“邦国大本”“养民为先”“礼义秩序”等传统理财思想,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人的立场”“生产再循环”与“真正共同体”的政治经济学学说,创新性发展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福利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经济理论,从而在实践上生成了独特的财政治理体系。基于古今中外财政智慧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解构新时代中国财政治理的创新现象,或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索建立一个既能融合中国话语和体现中国特色,又能涵盖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财政治理理论和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