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展和思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在全国进行试点工作以来,新型合作医疗在全国发展成一种高潮。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说明目前我国农村不能实行与城市相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分析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展现状,总结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制度理论、实践的分析以求找到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使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成为构造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真正的为缩小城乡差距出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素 《现代财经》2005,25(6):8-11
为农村居民提供社会保险待遇是国家必须履行的公共职能,是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并保证其在相当长时期内稳健地发挥作用,应尽快对现行的合作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覆盖率、公平性、可及性、人口健康、医疗卫生费用作为衡量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的五个指标,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发现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最高,正在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次之,转轨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低.政府与农民的不同行为方式是导致不同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范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加快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能够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绩效.  相似文献   

5.
从新型合作医疗看农村医保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疗保障是公民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建国以来,政府主要通过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等形式对城乡居民提供较为普遍的医疗保障。但一方面在内因上,由于这些制度在其自身构造上存在严重的缺陷,缺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是在外因上,这些原有制度难以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化要求改革与其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全面回顾建国后农村合作医疗兴衰的历程,探讨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制度供给主体和服务主体缺位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确实保障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障权利。  相似文献   

7.
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法律制度,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不仅是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关系到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广大农民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疾病造成的经济压力和因大病、重病带来的困难依然是制约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一大障碍.因此,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法律制度,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巳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为了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要做好这几方面工作:第一,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力度;第二,建立稳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第三,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第四,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制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卫生医疗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增强农牧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保障农牧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综观中国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的演进及国外农村牧区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以病症诊治为主体,以预防保健、医疗救助、医疗保险、社区医疗等为补充的综合性农村牧区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有着层次分明、功能完备、适应性与可持续性强等特点,理应成为中国农村牧区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典范。  相似文献   

10.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珏 《经济师》2007,(3):37-37,76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2年再次在农村地区大规模开展以来,已经过了几年的发展。文章旨在考察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以来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财政压力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合作医疗历经了三起两落,这是在公共供给因素持续性缺失的背景下,诸多私人供给因素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财政压力是农村合作医疗产生的主要原因,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衰与相应时期的财政压力正相关,其原因就是政府释放财政压力的"甩包袱"策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正确认识财政压力历史作用的基础上,研究如何避免"甩包袱"路径依赖,并通过开源节流等措施避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可能带来的新财政压力。  相似文献   

12.
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是:(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编制、经费不落实;(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医药费用的监管不力;(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成本过高、报销手续繁琐。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抓好以下几点:(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必须覆盖绝大多数农户;(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目标必须立足于保基本健康;(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必须加强对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的监管;(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加强对自身经办机构能力建设;(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基本保障体制建设应城乡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13.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新制度仍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新旧制度的对比,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广大农民的健康和利益密切相关,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宣传、管理、监督等方面归纳了目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田璐  温薇 《时代经贸》2010,(22):15-15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自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所产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完善医疗体系、救助水平、规范管理以及发展活力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自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所产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完善医疗体系、教助水平、规范管理以及发展活力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近来,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最重要的举措是开始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2年10月,我国政府做出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明确到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从2003年下半年开展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已有641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21.7%,达到每个地(市)至少有一个试点县(市),  相似文献   

18.
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在保障农民健康、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存在各种问题,如政府职能缺位、基金筹集水平低等。完善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可以通过建立政府规制体系、确立农村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在政府财政预算中的“法定”地位并适当地通过强制性要求提高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在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推行不同的合作模式等方式。  相似文献   

19.
既然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那么就说明与之相对应的有“旧”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只是任何事物都有其进化的过程.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部分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逐渐显示出诸多问题,应运而生的就是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即开始提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强调农民自愿性的一项制度,采取多方筹资(个人、集体和政府等)的形式,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相似文献   

20.
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远远落后于城镇,其中尤以农民在卫生医疗方面面临的问题最为严峻。大部分农村的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比较简陋,缺乏高水平的医护人员。而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比较低,如果患大病以后,很难能拿出钱来进行有效治疗,往往因病致贫或好不容易脱贫又因病返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