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秀云 《科技与企业》2014,(15):377-37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安全性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来源,所以常见致病菌导致的食物性中毒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食品致病菌是指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者是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致病性细菌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是人经口感染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及其食物中毒以及畜禽传染病的流行。本文以导致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为出发点,对常见致病菌分为感染型细菌和毒素型细菌,并且详细了解常见致病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并对其检测进行具体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食品业需要利用快速检测技术,有效且快速地对食品制造过程的各个步骤进行管理。目前,国际间贸易与联邦法律,都将HACCP系统视为食品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餐饮具直接接触入口食品,是食品危害因素交叉污染和疾病传播的媒介,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餐饮具用餐,容易引发传染性疾病或引起食物中毒。加强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使用安全监管,对减少食物中毒事件,提高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开发》2017,(6):123-125
食品安全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食品安全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在食品的流通环节中,涉及到不同的部门,也涉及到很多纷繁复杂的方面,所以,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文章针对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5.
探讨用食品理化检验箱快速确证食物中毒检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方法。使用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研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鉴制的食品理化检验箱和常规比色图进行相关对比检测有机磷农药。两种方法均可以测定出有机磷农药。结论:用食品理化检验箱更能快速确证食物中毒检品中的有机磷农药。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家标准对绝大多数的食品产品都制定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限量指标。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是食品产品卫生指标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常常受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菌落总数的报告单位是cfu/g(mL),大肠菌群数报告单位是MPN/100g(ml),cfu、MPN是什么意思?有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菌落总数很高,但大肠菌群数很低,或者菌落总数很低,但霉菌、酵母菌超标,生产企业对这些情况表示不太理解。笔者这里对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定义和报告单位做一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7.
《企业标准化》2007,(12):75-75
我国将加快食品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国家标准委已经下达计划,到“十一五”末,要制修订600项食品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确保食品检测方法100%接轨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8.
人们的饮食结构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更是逐年升高,在这种背景之下,食品检测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关注。文章着重分析了目前社会食品检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了一些解决性的方案,旨在促进我国食品事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已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而微生物污染又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微生物性健康危害列为食源性健康危害的三大原因之一。我国对食物中毒案例的分析资料显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所占比例高达67%。在国家质检总局每年的食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情况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一群构造简单的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仍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病菌。国标中食品微生物的指标主要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致病菌一般要求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对不同的致病菌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笔者认为,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造成食品具有安全隐患的因素有许多,现今微生物污染仍是食源性疾病的世界性难题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就必须形成食品微生物检验体系。近几年各国的许多机构和学者都重视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提出了完善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科技》2008,(1):57-57
据报道,我国将加快食品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到“十一五”末,要制修订600项食品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确保食品检测方法百分之百接轨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32):83-84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向来是社会焦点。当下,老百姓对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非法食品添加剂及其检测方法,又从食品安全的角度介绍几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规定,旨在让社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和用量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同时提高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对食品安全的警惕性,力求为社会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相似文献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听上去很美,其实是个“美丽杀手”,是一种食品中较常见的致病菌.它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通常是通过化脓性炎症的人或带菌者接触食品后使食品污染,所以食品生产线上是不允许有手受伤感染的操作工直接接触食品的.近来出现的冷冻食品染菌原因可能与含肉类等原料以及生产中的各环节污染有关.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2位,仅次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世界性卫生问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45%,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我国几种常用的辐照食品检测技术及应用情况,阐述了近年来我国辐照食品检测标准的现状,并对我国未来辐照食品检测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双氧水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如果食品中残留过量双氧水对人体则有较大危害。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生产企业违规向食品中添加工业级双氧水用于漂白和杀菌。工业双氧水含有危及食品安全的有害物质,如2-乙基蒽醌和过量的重金属等。我国现有相关标准中,至今尚无关于食品中残留双氧水的检测方法。已有的工业废水中2-乙基蒽醌的检测和药物中蒽醌的检测方法,对于食品中微量2-乙基蒽醌的检测不太适用。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食品中残留双氧水的检测,可以采用扣除背景的高锰酸钾氧化法,食品中2-乙基蒽醌的检测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17.
韩莹 《大众标准化》2022,(5):172-174
药残检测是食品生产加工中的要点环节,通过测定农药浓度,对食品安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予以判断.文章以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为探讨主题,分析实施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必要性,阐述当前食品药残检测中常用的多样化技术手段,从做好样品处理、加强检测过程管控等方面总结加强食品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外企业文化》2004,(10M):i015-i015
2003年9月20R,南京发生一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殃及70人。南京鼓楼区一食品店销售散装卤臭干引起食物中毒,到21日凌晨五点,已有70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性是一种科学客观的概念,即可以用具体指标测定和评价食品是否安全,强调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避免导致消费者患急性或慢性毒害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本文主要探讨在检验食品是否安全时,通常采用的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检测方法——抽样检测法,并结合其特点阐释抽样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及技巧.  相似文献   

20.
选购食品,特别是在集市上选购食品,必须严格注意卫生,尤其是夏季,由于气温升高以及细菌的作用,食品容易腐烂变质,吃了会造成食物中毒。那么选择什么样的食品才算符合卫生要求呢?1肉类:动物性食品的新鲜程度是鉴别卫生质量最重要的标准。新鲜的猪、羊、牛、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