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长玉  刘颖 《经济论坛》2002,(23):54-55
政企不分是传统体制的主要弊端之一。早在改革之初,国家就提出了政企分开的目标要求,但二十多年过去了,政企不分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究其原因,与我们对政企分开存在的几个认识误区不无关系。误区之一:政企分开就是政企职责分开,职能到位理论界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观点,认为政企分开就是政企职责分开,职能到位。“政企职责分开”是指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能与国有资产经营职能分开;“职能到位”是指企业的经营权应交还给企业,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办社会的职能由政府接过来…  相似文献   

2.
何维达 《经济论坛》1995,(16):10-11
政企分开讲了十多年了,可是为什么至今仍然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呢?我认为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政企分开的概念要明晰;二是产权关系要明晰。只有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 一、什么是政企分开 政企不分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是认识问题,即对什么是政企分开的概念认识不清。 有一种代表性的看法,所谓政企分开就是把政府和企业的职能分开,把两者的关系理顺了,政企职能就必然分开。这种看法似乎很有道理,简单明了。但是我认为,这种看法有两个问题不好解决:一是笼统地说政府和企业的职能分开容易造成一些误解,因为政府职能中有一部分职能可以和企业职  相似文献   

3.
政企彻底分开以减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企分开与否与分开的程度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政企分开,就是指政府的职能与企业的职能分开。政企分开表明正确划分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和经济组织的各自的权限,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政府和企业是两类具有不同性质、任务、职能但又相互紧密联系的组织系统。政府是国家政权机构的具体形式,它的主要任务是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4.
1.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建立并充善现代企业创度。长期以来,国企所有权一直没有依附的实体,国家资产所有者在法定意义上是政府,在经济分析上是全体人民,政企职责不清,企业无自主经营的权力。实行政企分开是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企作为独立法人应承担的职能分开。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同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动物运行机制创造必要的条件(一)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长期以来,国企所有权一直没有依附的实体,国家资产所有者在法定意义上是政府,在经济分析上是全体人民,政企职责不清,企业无自主经营的权力,实行政企分开是将政府的社会管理的职能与国企作为人应承提的职能分开。  相似文献   

6.
颜廷标 《经济论坛》1995,(16):12-13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将政企分开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实际操作中,对政企能否分开,怎样分开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政企分开就是要完全分开,企业独立化;而有的则认为,企业资产是国家的,政府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政企不但不能分开,还要加强监督,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就形成了企业要求无主管,政府部门不放权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企业情况各有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一样,但就全国来说,只要紧紧抓住这3个关键,今年企业改革就可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第一,要抓政企分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不转变,政企就难以分开,企业的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就难以实现,就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转换经营机制,仍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要继续贯彻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认真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政府和企业的不同职能具体化;要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建立和组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经营体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同其他企业一样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实现政企分开。但是,对国有企业政企分开要作具体分析,既要探索政企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又要将政企分开与国企改革的战略选择结合起来,搞清哪类国企政企不能分开,哪类国企政企应该分开,且怎样分开。搞清这些问题既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所以,不能笼统地讲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9.
一、关键是实现政企分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政企分开,分解与投资相关的各类经济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构造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完善投资决策体制、融资体制与宏观管理体制,建立政企分开的投资体制。1、政府投资与国有企业投资分开,政府退出营利性投资领域。划分政府投资与企业投资,政府退出竞争性项目投资。政府投资与企业投资分开,实际上是非营利性投资与营利性投资分开,前者主要是政府行为,后者是企业行为。营利性投资的动机与目的是利润最大化,投资形成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分离企业社会职能.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是建立起“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内容之一.本人根据几年来国有企业推进生活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实践和认识,就此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求同行、专家指教.一、国有工业企业承担社会职能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几十年来政企合一的体制.使国有工业企业在承担生产经营职能的同时.也承担着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1.
<正> 产权关系是决定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职工行为的根本性问题.理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关系,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构造政企职责分开、"两权分离",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关键环节,是形成企业动力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基本前提.一、理顺产权关系是企业改革深化的必然长期以来,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的是全国统一、政府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即政府负责制和厂长有限负责制.企业资产与"全员职工"并没有内在的经济关联.目前的承包制又把资产、职  相似文献   

12.
一、政企为什么难以分开经济改革多年,并且早已明确要把政企分开作为改革的重要任务。但这一路径一直曲曲折折,公有企业与政府关系仍未理顺。政府与公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一直保持着一种似乎天然的领导与归属的关系,政府对企业一直“爱不释手”,一条松松紧紧的线索住企业,对企业收收放放,欲放不舍,欲控不力。当社会经济稍有波动,政府对企业干预随即加强,企业即被控死;给企业放权,企业有了活力,又易出现经济失控和市场无序。政府用松和紧的办法都不理想,原因何在?主要在于尚未找到政府与企业各自的仕置坐标,尚未给政府恰当定位。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这就明确提出了实现政企分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转变政府职能,这是实现政企分开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力企业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和电力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地方政府,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网配分开、配售分开等改革举措的逐步实施,电力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也就把如何实现企业长期合理利润,促进企业的发展,成为十分突出的市场营销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真正解决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实行政企分开,关键是政府部门要转换职能,划分政府部门管理经济的职能和企业自身经营的职能,政府把该由企业管而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去办,而把自己该管、该办的事做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早在1984年中央就提出了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以后又提出“两权分离”、“把企业推向市场”、“转换政府职能”等不同提法,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规划强调“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它置于深化改革的首位,因为这不是一般行政事务性改革,而是要以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为重要内容的政府体制改革。这是关系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定位与改革问题。 胡锦涛主席前不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7次学习会议上讲话,对政府体制改革问题做了极为深刻的阐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表明,政府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把政府建设成一个履行公共服务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然而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不仅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又履行庞大的国有资产(特别是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职能,即政府身兼有两种不同的身份和不同职能,这就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是搞活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迫切需要。”要“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这项决定,是以“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为理论依据的,因而很明显地主要是针对政府机构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关系说的。  相似文献   

17.
刘凝霜 《财经研究》2021,47(12):4-18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理顺政企关系.那么,百年来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演进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对政企关系的建构发展起到了何种作用?相比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政府"守夜人"的角色界定,我国在认识和处理政企关系上是否积累了独特经验?文章基于对国企与民企的综合考察,按照时间线索系统梳理了党领导政企关系建构的百年思想与实践历程,进而提炼了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研究表明:(1)党和国家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转变与经济体制变迁是推动政企关系演进的主要依据,并使之呈现出革命战争局势下(1921-1949年)以保障生产为主导、工业化战略下(1949-1978年)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市场化改革目标下(1978-2012年)以激发企业活力为主导、高质量发展主题下(2012年以来)以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主导的特征趋势;(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建立健全政企关系的根本政治保障,党在政企关系问题上遵循"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实践探索"的基本路径,发挥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形成"党—政府与市场—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建构逻辑,有利于推动政企关系健康发展;(4)坚持国企与民企共进发展,充分发挥党在企业内部的利益引导和平衡作用,不断探索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建构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企关系.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分级管理模式中政企联系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政企联系度-政府管理成本”模型,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政府管理成本角度比较分析了青岛、深圳在相似的国有资产分级管理模式中实际的政企关系和政企分开程度,并就如何优化国有资产分级管理模式和促进政企分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亲清政企关系是对政企关系内容和政府企业双方处理关系的要求.构建亲清政企关系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地区)政治清明、社会公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归纳我国政企关系离亲清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存在政府企业两方面的原因:政府执法权运行缺乏透明与监督不力、“官本位”思想与官员评价考核机制不合理、对企业监管与奖惩机制弱化以及与企业权益维护不力相伴的责任意识不强.基于此,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亲清政企关系的要求,构建权力透明运行约束机制和对政府考核的激励约束相客机制、企业依法追求并维护自身权益机制和综合信用评价系统,让新型亲清政企关系落地生根并保持常态.  相似文献   

20.
政府行为不规范是企业失信的温床。这表现在:干预经济,政企职能不分,降低企业借贷还贷的责任感;朝令夕改,政府政策不稳,削弱企业良好预期的归宿感;地方保护,官员执法不公,冲淡企业失信后果的危机感。要规范政府与政府官员的行为,必须政企分开,确保政府作用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政务公开,供给企业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官员表率,铲除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