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邵慰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4):10-12,57
浙江省作为加工制造业的强省,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困境一直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但是与加工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浙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却一直被各界所忽视。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对于浙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浙江加工制造业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并严重制约了浙江加工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娜  路世昌 《科技和产业》2011,11(11):78-80
以2005-200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法和因子分析对选取指标进行筛选,构建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其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虽然符合实际形势,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都大于1,说明该行业管理、决策能力和技术进步以及技术创新都得到改善,但提高幅度不明显,因此提出提高经营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10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进入装备制造大省行列。但产业内部结构低度化问题制约着行业整体运行质量的提升,促进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是河北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业链结构入手,分析了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并从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集聚能力、产业投资结构、制度推动力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推进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别从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科技事业、信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关联性。结论认为:装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科技事业和信息产业则起到基础性作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更为倚重科技力量的投入,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偏低,尚且未能有效地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并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用航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融合发展既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立足于产业融合大背景,我国通用航空制造业集群快速发展,形成了激烈的区域竞争,但却在关联性、延展度、根植性等方面普遍存在缺陷。培育集群竞争优势,能够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各地通用航空制造业在同质化竞争中崛起。因此,应在区位选择、企业培育、网络构建、制度文化、政府定位等方面增强产业集群综合效应,形成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蔡华  于永彦 《改革与战略》2009,25(10):44-46
全球金融危机在冲击世界经济的同时,对农业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战略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认为,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重要的是要加快建立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装备自主创新体系,提高农业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文章在分析我国农业装备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主创新是提高农业装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章对促进农业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法、格兰杰因果法对民航客运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动态检验,并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探讨了民航客运变化对旅游发展的冲击效应及其重要性。结果发现:①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航空客运与旅游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航空客运是旅游业增长的原因,即航空运输业发展对旅游客流量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推着作用。②冲击效应分析表明,航空客运的发展变化对旅游业冲击作用的持久性长。入境旅游对国际航线冲击的反应幅度较大,而国内旅游对国内航线里程冲击反应幅度较大,表明入境旅游客流量对国际航线敏感,国内旅游客流量对国内航线里程较敏感。③方差分析表明,国际航空客运量冲击对入境旅游波动的贡献最大且呈不断递增趋势。国内航线里程对国内旅游增长贡献率最大。与入境旅游相比,航空客运对国内旅游影响更大且稳定。本研究为认识民航客运与旅游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已成为我国各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支撑。通过构建区域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8个省市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及排序;在此基础上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样本聚类分析,对各地区进行类型划分,分析不同地区间差异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利用198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法、格兰杰因果法对民航客运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动态检验,并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探讨了民航客运变化对旅游发展的冲击效应及其重要性.结果发现:①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航空客运与旅游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航空客运是旅游业增长的原因,即航空运输业发展对旅游客流量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推着作用.②冲击效应分析表明,航空客运的发展变化对旅游业冲击作用的持久性长.入境旅游对国际航线冲击的反应幅度较大,而国内旅游对国内航线里程冲击反应幅度较大,表明入境旅游客流量对国际航线敏感,国内旅游客流量对国内航线里程较敏感.③方差分析表明,国际航空客运量冲击对入境旅游波动的贡献最大且呈不断递增趋势.国内航线里程对国内旅游增长贡献率最大.与入境旅游相比,航空客运对国内旅游影响更大且稳定.本研究为认识民航客运与旅游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赵岩  王海峰 《改革与战略》2009,25(6):143-146
集群化发展是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文章在分析了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后指出,加快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需要结合省情,以内源型品牌企业为核心,政府进一步自上而下的科学规划与企业自下而上的自主发展相结合,分地区、分行业、有主次、有步骤地进行,以提高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福建省正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制造业应当挑大梁.文章分析了福建发展制造业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打造海峡西岸制造业基地的几个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巩前胜  仲伟周 《改革》2012,(5):83-87
利用2006~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算,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视角分析其区域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集聚程度差异较大,集聚水平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要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促使产业向集聚程度较低的中西部省份有序转移。同时,中西部省市也应尽快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吴慷  王启仿 《特区经济》2014,(8):108-110
采用2001-2011年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比较我国东北、东、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技术溢出效应大小。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FDI技术溢出效应在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小。最后,针对区域技术溢出效应差异作了结论分析,并提出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庞玉兰 《改革与战略》2011,27(6):132-134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一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的地位。鉴于装备制造业如此重要的地位,文章从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提高产业规模、促进技术进步、实施名牌战略和重视人才作用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西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装备制造业对其走出"煤炭依赖",促进山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山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出发,认为其在平稳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生产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促进山西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空产业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航空业步入了一个全新时代,航空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动态。本文分析了江苏航空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研究了航空产业作为江苏省支柱产业的优势和机遇。在此基础上,从发展战略、产业定位及技术路线等提出了江苏发展航空产业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行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本文从规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能力、盈利能力、生产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六个方面构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装备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7个子行业的2006~2010年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与节能环保产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与节能环保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度。装备制造业应与节能环保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产业集群对接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装备制造业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丽敏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40-43
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各行业与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与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变化率高度一致。未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应集中于电气机械及器材、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三大行业。  相似文献   

20.
在保持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如何有效的提高行业效率,已成为制造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将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纳入一个完整的理论-实证分析框架,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进行了测算,并把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并对影响因素采用面板模型进行GLS回归。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1%,从分行业的角度来看,平均增长最快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对TFP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是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TFP影响系数最显著的地区为沿海地区,其次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行业技术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业开放程度的回归系数为正,人力资本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最后,对提高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