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早水 《经济师》2008,(8):49-50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之一。在旧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完全转变之前,我国就业问题的缓解主要得益于GDP的快速增长。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于解决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及其他宏观经济领域的问题也许是一剂良方,但在就业方面会带来一些负面和消极的影响。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些特点,积极做出应对准备是必须的也是紧迫的。  相似文献   

2.
刘丹鹭 《当代财经》2011,(6):97-107
为了研究服务业在烫平宏观经济波动中的作用,我们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投入要素的服务业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运用我国1978-2009年的年度数据,验证了服务业所具有的稳定器功能,即就业的强稳定性和产出的弱稳定性。随着宏观经济的稳定趋强,服务业自身的稳定性具有动态的自我强化性。在结构上,随着服务业比重的上升,当宏观经济稳定性弱时,服务业的发展加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在宏观经济稳定性强时,则它增强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分析还表明,服务业稳定总就业的幅度比制造业要小。这可能是因为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国情所致,即制造业在现阶段依旧是我国维持就业稳定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就业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我国现阶段中,进一步重视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把充分就业作为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显得尤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宏观经济管理》是围绕着“什么是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和“管理任务”三部分内容来建构其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的。在阐述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含义和特点,介绍宏观经济管理主体、管理手段和方式、宏观经济核算和监测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就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任务以及投资、消费、价格、收入分配、就业、国际收支等管理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195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员国法、德、意、荷、比、卢6国政府签署的《罗马条约》第2条指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所有成员国公民的生活水平。一般认为,《罗马条约》主张将微观经济政策作为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这时,宏观经济政策在达到主要目标方面并未发挥显著的作用。《罗马条约》的第104条将宏观经济目标规定为价格和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维持高水平的就业。条约第105和107条呼吁成员国在货币和汇率政策方面进行合作;但《罗马条约》并没有说明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问题,因此,共同体在20世纪60年代在宏观经济政策领…  相似文献   

6.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盛来运18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2011年的主要国民经济指标来看,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陕发展,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明显遏制。同时,我国就业持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民生继续改善,这些经济成绩是来之不易的。  相似文献   

7.
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有量与质两个方面。量的方面,就业问题是规模问题,即在一定时期,社会能提供与创造的就业机会的多寡;质的方面,就业问题是就业结构的多样性、丰富性的问题。由于就业问题无论是量的问题,还是质的问题从根本上是受行业规模与行业结构的影响,因此,扩大行业规模,丰富行业结构是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就业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侯桃 《当代财经》2005,(3):22-27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各国就业问题出现新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尽管国情不一,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对当今中国解决就业问题无疑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蔡昉  都阳  高文书 《经济研究》2004,39(9):18-25,47
尽管通常的计算低估了中国的就业弹性 ,但调整后的弹性数值仍属偏低。为什么经济的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呢 ?首先 ,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 ;其次 ,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 ,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能力大为降低。因此 ,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推动高就业产业发展 ,应成为经济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菲利普斯曲线是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取舍关系的曲线。一国为降低失业率,需要容忍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主要经济体纷纷进行货币干预,我国的通胀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国家在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时,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容忍度,使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完善,以适应我国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将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在通胀和失业之间权衡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1.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宏观经济管理学》是围绕着“什么是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和“管理任务”三部分内容来建构其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的。学习本课程要求学员:一要准确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涵义和基本特点,明确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目标、任务、手段和方式,了解宏观经济核算和监测等基础知识。二要把握宏观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包括社会总供求平衡、投资、消费、价格、收入分配、就业、国际收支等管理内容,明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12.
就业问题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的突出问题,虽然中国的就业问题与西方的就业问题在许多方面有着重大差异,但不能否认二者的相似性。事实证明,西方曾经采取的扩张性宏观政策对扩大就业、发展经济是卓有成效的,我国应该充分借鉴西方就政策的长处,在中国目前的背景下,菲利普斯曲线具备存在条件,并为我国正在实施的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宏观经济经历了相当困难的2010年,2011年中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愈发复杂。国际经济形势、刺激政策推出、出口回暖、通胀预期、汇率与利率、资产泡沫、高房价、就业形势、社会保障,城市化进程等等,诸多触动中国经济敏感神经的因素和问题集合在一起,使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空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邢梅 《经济论坛》2005,(13):17-18
一、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现状 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是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是正相关的,无论是处于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进程,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就业问题,在考察国内关于影响劳动就业文献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三个因素方面选取出可能影响城镇劳动就业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VAR模型对影响城镇劳动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从影响劳动就业的三个因素中提取两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宏观经济因子和技术进步因子。实证表明:影响劳动就业的主因子为宏观经济因子和技术进步因子。在宏观经济因子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消费、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在技术进步因子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技术进步水平,而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该将各种促进就业措施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城镇劳动就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点。要从提高大学生就业意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突出专业课教育、深入开展实践锻炼等多渠道入手,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有效就业理论与宏观经济增长悖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97年以后,中国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就业压力不减,物价走低的宏观经济增长悖论。奥肯定律失效,宏观经济关系扭曲,产出对就业和物价的影响无法正常传递,是造成两个悖论的宏观原因。有效就业理论认为,企业储备了大量的无效就业人员,有效就业率低,因而奥肯定律失效。释放或充分使用无效就业人员,企业有效就业率的提高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企业有了产出扩张的激励。这是两个悖论的微观成因。较低的有效就业率源自于已有就业制度安排下劳动力的企业内部储备。  相似文献   

18.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体系包括三大内容,我们必须依照长期发展、长短期均衡和情势变迁的原则确定自己当期的调控取向。根据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调整在所难免。但并不会出现所谓的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的调整。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是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就业优先。同时,“就业优先”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将一味地追求充分就业而损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微观调节成本与市场均衡就业区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按照标准的宏观经济分析,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就业水平取决于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的对比,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的均衡点决定实际的社会就业量。这一理论,可以说是指导现代各国政府制定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基本理论之一。但在这一分析中,...  相似文献   

20.
风险投资通过风险企业创造的国家税收和就业来发挥其宏观经济效应,同时,风险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受到其投资方式的影响。目前,世界风险投资主要采取阶段性投入的投资方式。通过对美国风险投资阶段性投入与风险企业创造的国家税收和就业率的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美国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的各个阶段的投入共同决定着其所发挥的宏观经济效应,但是不同阶段的投入对其所发挥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