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信托业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信托业发生系统性风险,将严重威胁到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问题。对此,应当尽快建立信托业风险运营效率评价体系,以此来提升对信托业风险运营效率的监测功能。文章分析了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运营质量现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来自中国信托业68家机构2013年度运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运营效率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偿债与资产经营能力,信托业务盈利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是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运营效率评价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此为依据给出了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运营效率的综合评价结果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信托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兵 《经济师》2012,(4):19-21
我国信托业前后已经经历了"六次整顿",每次整顿是监管机构对信托公司的一次重新定位,与多次重新定位相伴随的是我国信托业的坎坷沉浮。虽说从2007年起,我国信托行业进入了一个相对规范的发展轨道,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信托行业仍旧存在行业定位模糊、核心竞争力不明等问题,制约信托行业的发展壮大。文章从信托业历史轨迹出发,对信托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当前信托业所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最后,对信托公司所应具有的核心价值及能力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3.
《技术经济》2015,(11):85-92
分析了中国信托业的发展现状和服务创新特点,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国信托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评价了2009—2013年中国信托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证明了该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中国信托业服务创新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国内46家信托公司2005—2012年数据,基于DEA方法构建FAVAR模型,对不同地区信托公司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信托公司投入产出效率总体仍处于递增阶段,推动了信托业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信托公司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企业景气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地区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增速和利率等变量对效率变动的冲击最为显著。未来几年,我国信托公司规模效率增速都将降低,中部、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增速还将受到制约。但是,随着不同地区信托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我国信托公司的潜在投入产出效率将在长期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季红  金志 《经济导刊》2000,(6):21-27
目前我国信托业正在按照国家“调整整顿、撤并精简、规范制度、引导发展”的基本原则 ,通过清产核资、重组、减少法人机构数量等有关整顿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进一步完成对现有的信托公司的整顿。过去 ,由于信托业的模糊定位和市场供求双方的不对称 ,信托业难以产生支持其发展的有效需求并形成有序的竞争性的市场均衡机制 ,构成了行业性的发展危机。整顿后的信托公司将归本正源 ,在新的法律环境下进行信托本业的操作。是否开展信托业务就不存在风险了 ,答案不容置疑是否定的。有人说 ,如果真正搞信托业务 ,信托公司应是所有金融机构中最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推进我国信托业发展,在宏观层面要完善信托法律规章制度和区域经济环境;在行业层面应立足专业化的市场定位、高端化的客户结构,探寻与其他同业竞争伙伴共赢的合作模式,完善专业信托人才的培养机制;在微观层面要注重信托公司个性化的业务调整和创新,优化信托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引导其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7.
唐建伟 《经济前沿》2003,(11):41-43
中国的信托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年lO月中国银行成立信托咨询部,我国出现了第一家信托机构,同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独立的信托公司正式登上中国的金融舞台。此后,信托公司在我国迅速发展,最多的时候,我国出现了1000多家信托公司。但是,从1979年恢复到1999年中国信托业接连经历了5次整顿,可谓历尽坎坷。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金融技术广泛应用以及信托业转型压力倍增的情况下,信托业自身的创新动力和需求明显增大。创新业务发展是信托公司转型的重要支撑,互联网信托也是信托业务创新的着力点。该文分析了我国互联网信托发展现状,及其业务发展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对互联网信托业务发展提出大力创新与规范运作并重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邢成 《经济导刊》2008,(3):69-76
2007年实施的信托新政为信托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了蓝图,对于换领新牌照后的信托公司可能会是发展的重大契机。"新办法促进信托机构向专业理财转型"新办法的出台为信托公司向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动信托业的积极转型。信托公司在满足一定规范条件下,可以开展如资产证券化、房  相似文献   

10.
信托业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业中地位举足轻重,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仍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等待挖掘.本文以信托的起源和延展开篇,对信托公司管理机制和信托业创新进行文献观点阐述,最后就信托业发展蓝图提出相关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葛红玲 《经济论坛》2002,(13):16-17
《信托法》的颁布和实施已有半年之久,历时三年多的信托业的治理整顿也已经初见成效,继中媒信托投资公司挂牌之后,又有18家信托公司进行重新登记,获得了金融信托的牌照。然而,我国信托市场并没有发生预期的变化,人们期盼的信托业的春天没能如期而至,业内将关注信托业发展的目光集中到了整顿后的信托投资公司身上。重新挂牌的信托投资公司避免了撤、停、并、转的命运,具有成为我  相似文献   

12.
李奇 《经济研究导刊》2012,(35):102-10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信托公司经历了停办、恢复和扩张三个阶段。我国信托业的重新崛起,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经过20多年的发展,信托公司在我国金融领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我国在2001年出台了两法:《信托投资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为我国信托公司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但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制约,其未来走向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在上个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的风暴刚刚平息,我国几个大的信托公司纷纷被关闭清盘,紧接着,全行业陷入信用危机之中。中国信托业何去何从,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无序发展的高风险,使信托业接受了最严厉的制裁,全行业经历了长达五年的清理整顿,绝大多数信托公司被洗牌出局。2003年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托公司股权并购活动的日趋频繁和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寻求上市,"信托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信托公司有何投资价值?"等逐渐成为投资者比较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志 《经济导刊》2002,(11):65-67
2001年《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先后颁布,为我国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业务进行了定位,为中国信托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7月18日,在《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正式生效的第一大,上海爱建信托公司率先推出了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对于地方政府准确地判断自身的创新能力现状以及制定相关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根据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构建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大致呈阶梯状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等地区创新能力较强,地处偏远的西部地区如西藏等地区创新能力较弱,而中部地区创新能力则处于中等水平。根据此评价结果,文后给出了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一些政策建议,如加强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以及强化官、产、学合作力度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入,各国的信托业日益关注起行业与公司治理问题,许多国家把建立良好的信托公司制度作为提高信托经济效益、增强信托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完善我国信托公司的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信托业经过20年的摸索和实践,一直未能走出误区,步入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央行自今年初开始全面整顿信托投资公司。与前四次整顿不同,此次整顿是要把信托公司规范成为名副其实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中介服务机构。简而言之,通过整顿一是要砍掉信托公司的银行业务,二是要把证券业务分离出去。但是,整顿后的信托公司能否依靠新的业务摆脱困境?信托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究竟应该拥有怎样的地位?这些是我们十分关注并且必须解答的问题。信托业的支撑点:资金信托正如银行、保险、证券都具有各自的行业…  相似文献   

19.
张亮  王滨 《当代经济》2006,(15):53-5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入,各国的信托业日益关注起行业与公司治理问题,许多国家把建立良好的信托公司制度作为提高信托经济效益、增强信托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完善我国信托公司的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20.
刚刚完成的信托公司年报披露,是新中国信托业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年报公布的30多家信托公司中,仅有一家公司亏损,其余全部实现了盈利,显示了信托公司整体上良好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