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对商业寿险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这一特定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和商业寿险业发展的情况,然后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回归结果的研究,得出了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对我国商业寿险业同时具有正反两方面影响的结论,修正了瑞士再保险公司研究部门的中国寿险业发展与社会养老保险改革不相关的论断。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中国非寿险业坚持以做大做强为第一要务,加快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各项改革步伐,开创了非寿险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张娜 《上海保险》2014,(6):22-24,39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寿险市场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寿险市场之一。然而,中国寿险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2008年以前,中国的寿险业一直呈波浪式增长。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年保险投资收益率仅3.38%。此后便进入了连续5年的增长低迷期。寿险业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谋求一条有效的出路是寿险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寿险业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经营和管理离不开智力资本。本文从中国寿险业经营的特殊性对智力资本模型(VAIC)进行拓展。在对中国寿险业智力资本探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比较不同公司类型的智力资本管理的不同侧重点,得出中国寿险业智力资本的特点;依据VAIC模型构成,结合中国寿险业经营业务的特殊性,对VAIC模型进行拓展,实现了中国寿险业智力资本从二元论向三元论的转变。研究发现,拓展后的VAIC模型不仅更符合寿险经营主要依靠"人"这一特点,更能科学地量化中国寿险业的智力资本,为后期进行中国寿险业智力资本管理的定量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行,寿险产品特别是传统寿险产品受到了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的强烈冲击。预定利率一旦放开,必然对我国寿险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本文阐述了中国寿险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预定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寿险业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寿险业应对预定利率市场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徐水俊 《中国金融》2005,(17):54-55
2004年,多年高速成长的中国寿险业增长变缓。在北京,上海,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7.61%和0.51%。另一方面,寿险业代理人人数从2003年以来一直处于140多万人的水平上,没有什么增加。  相似文献   

7.
我国寿险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方永中张良华一、寿险业发展现状我国1982年恢复国内人身保险业务,在国务院1985年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以前,我国人身保险是人保独家经营的。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依条例陆续批准设置了中国太平洋保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寿险基准深度比”的分析框架下,对2010年中国各省区和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寿险业发展进行了横向比较,并对1998年~2010年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寿险业发展进行了纵向比较。研究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各省的寿险业相对发展水平呈现出与传统判断不同的态势,从可比意义的“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寿险业发展水平”的视角来看,近几年中...  相似文献   

9.
钟凡 《中国保险》2009,(6):27-30
中国寿险业在过去三十年里高速发展,但各地区的寿险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东部地区寿险发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要实现中国各地区寿险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世界寿险大国,近年来连续出现保险公司破产倒闭事件,给世界寿险业带来了震动,也给我国寿险业敲响了警钟。全面比较分析中、日寿险业发展,对促进我国人寿保险业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菲 《中国金融》2004,(20):51-52
纵观精算与寿险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共同而又鲜明的特点,就是较高的速度和效率。在这速度和效率的背后,是中国寿险发展与精算推进的互动历程:保险增长的巨大潜力,给作为保险核心技术的精算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保险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也有赖于精算在行业里的深入。在精算与寿险的互动作用下,精算制度不断完善,寿险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上海保险》2009,(12):1-1,9
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日前在中国寿险发展与监管高层研讨会上指出,当前要认真反思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来的深刻教训,总结寿险业结构调整一年来的经验和成效,研究促进寿险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为今后一个时期寿险业发展和监管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险》2011,(12):6-6
12月5日,在第三届中国寿险发展与监管高层研讨会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分析了当前寿险业发展形势,指出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陈文辉指出,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放缓、货币政策紧缩、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寿险业在产品、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内外部因素交织叠加给行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业务增速放缓,进入转型或调整期。但长期看,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居民收入持续提升、老龄化进程加速等寿险业长期向好的基础没有改变,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4.
鲁开源 《银行家》2004,(9):72-74
中国寿险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保费收入年增长率均保持在30%左右,在寿险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的情况下,寿险业的偿付能力问题也暴露出来。为了保障投保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寿险业由于风险保障功能产品少、分红类型的产品占比过高以及过分追求保险规模等原因,导致寿险保障功能发挥不够和社会信誉度不高等问题。寿险业要回归保障功能和坚持科学发展必须要做能够发挥寿险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风险保障业务,要调整业务结构和拓展电话网络渠道,大力开拓风险保障产品,做实做优寿险业务,切实提升寿险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6.
未来的营销     
自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上海首开寿险营销的先河,中国寿险业的营销制度先后在各家保险公司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产关系到寿险业的长期发展,业内人士、主管部门一直对利差损问题十分关注.但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寿险业的利差损在某种程度上有被夸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白云 《中国保险》2003,(1):30-32
中国寿险业,已经连续两年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增幅一直保持在40%以上.进入2003年,寿险业走势备受人们关注.有人说,这几年寿险发展太快了,应该放慢一点速度;也有人预测,今年寿险业的发展会象资本市场特有的现象,出现"冲高回落"的态势.但多数保险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我国寿险业将向更高起点冲刺,保费收入可能突破3000亿元,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创新和发展仍是今年寿险业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陈垦 《中国保险》2003,(11):6-6
在“第四届中国精算师年会”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透露:中国寿险业经验生命表的修订工作已经启动.全部工作计划将于2006年完成。  相似文献   

20.
黄洪 《中国金融》2013,(2):18-20
在现代汉语中,使命的含义是重大的任务和责任,尊严的含义是人享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被其他人所尊重。使命决定目标,尊严来自贡献。一个行业的使命,就是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所应当承担的角色和责任。那么,中国寿险业的使命是什么?中国寿险业的尊严从哪里来?关于寿险业的使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寿险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从一般意义上讲,寿险业要履行好自己的使命,应该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天堂"全过程的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