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的必然选择--产业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经济学分析,但对于产业集群与工业化以及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则关注不够。从实证与理论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工业化与城市化三者之间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走产业集群道路是提高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程德理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3):39-43
产业集群是大城市郊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带动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大城市郊区规划创建产业集群既有独特的天然条件,也能够享受到大城市功能和内涵,是自然和必然的有机结合。文章以上海郊区发展为背景,对郊区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于政府在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措施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空间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第二、第三产业区住的形成与集聚是城市化的本质性内容;城市化是产业空间集聚必不可少的因素。对其起促进作用。通过对区位商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可以分析两者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浙江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这一典型案例,提出了在新一轮产业集聚中将如何进一步实现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与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及城市群竞争力的核心。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产业链条化、企业生态化和产业关联性的耦合。产业集群是形成城市群的基础。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塑造并实现领域性价值。沿海城市群的产业集群的构建,必须根据各城市的区位特点与资源优势调整产业侧重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以旅游业、房地产业和边贸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工业化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而产业集群发展则依赖于集群的创新发展水平。因此,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取得集群竞争优势,推动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为例,在分析近年安徽省工业化进程和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产业集群创新与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协同关系,并依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体系得出产业集群创新推动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产业集群可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同时增强城市化的经济基础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密集区构成的经济圈将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力量。经济越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现象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7.
200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产业集群化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有利于培育区域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形成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全省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之一——瑞安汽摩配产业,因而成为关注的对象。本文试对瑞安汽摩配产业集群建设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集群经济是广东省工业发展的特色,这决定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在广东省产业转移的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转移的互动关系出发,基于产业集群租金视角对当前广东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以集群租金为导向的产业转移对策。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密切相关关系以及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特点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特点。运用城市化与三次产业的互动关系,对城市化水平和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了提出了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②加快工业产业结构优化;③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空间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第二、第三产业区位的形成与集聚是城市化的本质性内容;城市化是产业空间集聚必不可少的因素,对其起促进作用.通过对区位商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可以分析两者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浙江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这一典型案例,提出了在新一轮产业集聚中将如何进一步实现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杭州湾区域位于上海经济圈中的幔带区域,具有幔带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基本特征,该区域的工业经济结构表现为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形式,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将极大地促进该区域的交通网络集成;城乡结合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化市场网络集成;全面提高杭州湾区域产业集群整体水平;推进该区域的产业集群创新,加快杭州湾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业发展升级与城市增长之间一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共同演化的关系。通过解析二者的互动关系,构建产业升级与城市增长指标体系,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是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原因,产业升级除了对提高居民收入有明显促进作用外,对城市化无显著影响。据此得出相应的结论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相关性的中外差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呈现高度相关性,发展中国家更多地显现的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非同步性,其突出表现就是城市化的超前或滞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要形成三者的良性促进关系,必须逐步拆除城乡樊篱,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调整城市规模结构;加快城市第三产业改革和开放的进程,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是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射突出的六大重点之一,城市化建设也成为一个新的重点和热点,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重新剖析二者之间存在的相互的关系.并通过合理的宏观政策促进它们的协调发展.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安徽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开展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近域推进与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形成的动力机制有差异,也有着非常紧密的互动关系。通过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的实证研究,根据理论对该地区多年的人口、经济、产业进行调查、分析和对比,甄别城市化近域推进与郊区城市化的特征和动力机制,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以深入理解两种城市化现象,为准确分析各地发展现状或探寻适宜该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式提出参考。选取以长安区为研究背景区域,樱花广场及周围地区为样区,郭杜镇等多个小范围地区为样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吴家曦 《浙江经济》2011,(13):42-43
加快推进浙江小城市建设,关键一点就在于坚持走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提升之路,加快发展符合小城市试点镇特点的现代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省际边界地区的城市化问题研究对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统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目前来看,曲靖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城市化已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新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化发展模式粗放、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化对城市化支持不够。因此,要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建立新的城乡一体化机制,改革城市发展模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邹伟 《改革与战略》2011,27(3):86-89
文章在对城市化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农村产业组织参与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过程的分工,不仅能够形成农村产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收益,而且能够形成实施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的非农产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成本预期,并据此从分工维度建立了一个把土地流转内生于承载城市化进程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过程的可持续城市化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经济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所依赖的基本路径,结合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演进历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新型工业化这个概念以来,探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城市化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以内蒙古地区为例,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得出内蒙古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并不存在良性互动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