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市公司初始大股东拥有企业净资产份额宜按股票发行价换取股份数,公司初始大股东换取股份数量=该股东拥有公司净资产份额÷股票发行价;股权再融资累计数额应按公司累计派发现金股利额合理倍数关联确定;转送股本的资本公积金应按确认日的股票市价换取可转送的股票数量;股权激励机制中生成的股份数宜从回购库存股中转化生成,而不宜通过增加公司股份总量的方法形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 2 0 0 3年上半年发生的国有股权转让交易为样本 ,以受让方是否成为第一大股东和受让的股份数量与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量的比值代表受让方对受让公司的控制权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的私人收益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具有较高的私人收益 ,这反映了我国法律体系对中小投资者缺乏足够保护。  相似文献   

3.
刘海波 《北方经贸》2015,(4):178-179
大股东股份增减制度赋予了大股东增减持本公司股票的强烈动机,增减持事件也日益常态化;因为大股东比公司中小股东以及潜在普通投资者掌握更准确、更及时的信息,他们的增持或减持自然被市场广泛关注.通过研究隆平高科的增持行为,对管理层股东发布增持公告前后隆平高科的主要业绩指标进行研究,报告了该公司大股东增持的全过程,为其他上市公司增持股票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研究表明,境外战略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公司价值的同时会给公司原股东带来风险,那么究竟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引入战略投资者才能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呢?现有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投资动机进行分析,进而找出使公司原股东与境外战略投资者达成合作的条件,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新三板某挂牌公司大股东欲向其夫人转让股份,该女士曾为公司之有限公司阶段的股东,但因其不符合目前新三板规定的自然人投资者的条件,股份转让事宜不了了之,这一举动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我们对三板挂牌公司,自然人投资者何去何从问题的追寻。  相似文献   

6.
戈岐明 《中国物价》2014,(10):68-71
本文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治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公司第一大股东最优持股比例的极值点低于主板水平,原因在于创业板公司第一大股东较国有控股公司具有更强的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机构投资者等积极股东角色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控制性股东可能产生的"隧道行为",股权制衡产生了一定的提高绩效的正向作用;控制性股东具有制约独立董事作用发挥的负面效应;控制性股东的监督机制与高管薪酬的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替代性。  相似文献   

7.
闻德锋  梁三利 《商业研究》2005,(13):169-171
公司发生重大资产变动等影响股东利益的特定事项,异议股东可请求公司股东大会以当时的公正价格收购其持有的股份。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涉及公司与股东、债权人之间以及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利益的衡量,是公平与效率博弈的结果。股份收购请求权与股份回购的禁止原则之例外,其实质要件与程序要件是综合多种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海润光伏为例,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资产重组中大股东承诺履行与上市公司高额现金股利分配的关系及其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润光伏在公司实际净利润远低于大股东承诺业绩情况下实施的高额派现,有向大股东输送现金以满足其向上市公司支付承诺补偿款之嫌,并给中小股东利益造成巨大损失。为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监管当局应当加强对资本市场中大股东承诺行为的监管,尤其是承诺履行层面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作为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核心,大股东制衡机制对盈余管理和盈利质量存在重要影响.本文选择每股收益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两类不同盈余指标的代表,以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越高,而主营业务利润率越低;(2)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对第一大股东(或前两大股东)的制衡度(或联合制衡度)越高,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越低,而主营业务利润率越高.这表明,不同的大股东对不同类型的盈余指标存在选择偏好:控股股东可能偏好市场和投资者反应程度较为显著,盈余管理空间较大且相对易于操纵的盈余指标;而与之相反,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大股东制衡度(或联合制衡度)越高,越有可能抵制控股股东的盈余管理或利润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10.
股东所持公司股份比例体现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基石,决定公司治理的效率高低最终又由公司经营绩效体现;理论表明股权适度集中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且提高除第一大股东外其余股东持股比有利于制衡大股东;实证方面借鉴相关研究与理论针对上市公司设计模型探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公司绩效的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机构投资者能将众多小股东的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集中起来,形成强大的投资实力,一方面充当小股东的代理人,另一方面充当被投资公司的大股东,从而成为真正的投资中介,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机构投资者将承担起新的使命,发挥其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5年10月,共有19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65亿美元.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的股份,已经占到中资银行总资产的15%.更令人注目的是外资入股的广度和深度.在过去一年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启动股份制改造,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和期权制度是改变美国公司分散所有权的两股重要力量,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使机构成为大股东,期权制度使经理层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现在美国公司的治理模式是机构股东和经理股东共同主导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饶育蕾  曾阳 《商场现代化》2005,(27):237-238
该文以2001~2003年835家非金融性A股公司为样本,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性质、第一大股权持股主体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大股东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大股东和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2)第一大股东是境内社会法人、境外社会法人和流通股股东时的公司绩效优于第一大股东是国家时的公司绩效;(3)当第一大股东性质不同时,大股东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规律性,即当第一大股东是国家时,国有股持股主体的影响最为显著,当第一大股东是境内社会法人时,持股比例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使得股东大会的权力事实上转移到了大股东手中,股东大会基本上体现了大股东的意志。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大股东股份不能流通,其价值由每股净资产体现,大股东这种与中小流通股股东价值相背离的价值观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行为异化的根源。股权分置改革将使得大、小股东的财务冲突得到极大缓解,有利于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规范。  相似文献   

16.
王石 《中国商人》2021,(1):90-93
我的选择没有对错,无关道德 还记得2000年,我正赶上万科的历史性时刻——大股东从深圳特发公司变更为华润集团. 这次变更在学界引起争议.简单说,我已是第二大股东,在1988年股改后,公司40%的股份归属创始团队.国有大股东同意转让股份,团队不努力当第一大股东,相反把机会给了另一家国企.  相似文献   

17.
在存在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大股东的利益输送通常会造成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进而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造成影响。本文认为现金股利发放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是作为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此的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多少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不能对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转移现金进行监督;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逐步进入尾声,并伴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强劲趋势,我国银行领域出现了一个十分引人瞩目的现象:大中小商业银行通过出让部分股权,纷纷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形成了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热潮。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产权结构上国有独资的单一性,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但另一方面,引入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同时也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结构、监管体系等等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和期权制度是改变美国公司分散所有权的两股重要力量,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使机构成为大股东,期权制度使经理层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现在美国公司的治理模式是机构股东和经理股东共同主导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昕 《商界名家》2003,(4):67-70
2003年2月14日,情人节。也就是这一天,历经两年的“海春恋”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西安海拓普控股的郑州华美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为春都A的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为37.5%,第二大股东为河南省建设投资总公司,持股20.875%。原来的大股东春都集团仅持4.125%的股份(已被法院冻结),沦为第三股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