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记帐方法问题,上海市粮油工业从建国后便采用借贷记帐法的。1964年提出增减记帐法以后,上海粮油工业仍没有立刻改为增减法。直到“运动”开始,借贷记帐法受到了排斥和非议,才改用增减记帐法。这时是作为“政治任务”而全面推开的。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围绕着记帐方法问题开展过一些讨论,其中持续时间较长,分歧较大的,要算增减记帐法和借贷记帐法之间开展的一场论战了。这从1965年开始到现在经历了的十六年,它大体上可划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强调了记帐方法的阶级性;第二个阶段则侧重于记帐方法的科学性。 增减记帐法是从1965年开始推行的。当时把实行增减记帐法说成是“会计上的一次革命”;把对改革的态度提到为谁服务,是否贯彻政治观点、生产观点与群众观点的高度来分析;对持不同观点的同志扣上“保守思想”或“借贷权威”的帽子。在当时强调突出政治,狠抓阶级斗争的政治气氛下,想要开展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显然是有困难的。这种作法,近来就连赞同增减记帐法的同志也认为:“四人帮”干扰破坏时期全盘否定借贷记帐法……是错误的,……应该纠正。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后至1965年的十多年间,商业系统会计核算是采用借贷记帐法的。1965年商业部为了适应商业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会计工作改革的需要,推出了增减记帐法,并在全系统全面推行,至今已近三十年。由于增减记帐法具有通俗、易懂、易学、易行的特点,很切合商业系统的实际需要,因此颇受广大会计实际工作者的欢迎。经过长期的实践,增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部门1964年开始试行增减记帐法,当时认定增减记帐法易学、易懂、易用,是最适合我国的“新”记帐方法。但是,曾几何时,实践替借贷记帐法恢复了名誉,重新得到肯定。评价记帐方法的标准主要是科学严密,不是通俗易懂,也已为大多数学者所主张。这样,维护增减记帐法的同志就试图从各方面来论证强调增减记帐法的科学性。有的提了改善意见,其中有一种主张仍以增减为符号,但增减记入帐户时,资金占用帐户左方记增加,右方记减  相似文献   

5.
商业会计曾经把“低值易耗品”这个会计科目改称为“家具用具”,其理由,据说是由于前者的含义“晦涩难懂”,而后者则“通俗易懂”。如果问群众:桌子是称作“低价值耗品”易懂啊,还是称作“家具用具”易懂?答案一定是“家具用具”易懂! 然则把这个会计科目正了名,群众该是双手赞成的了?否。情况不是这样。自从随着借贷记帐法改为增减记帐法。对会计科目也进行了所谓通俗易懂的改革以来,对于“低值易  相似文献   

6.
论复式记帐方法科学性的客观标准张兵,崔自平记帐方法是我国会计界历来争论较多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建国40多年来在我国各行业的会计核算中,先后采用过借贷记帐法,增减记帐法和收付记帐法。经过长期探索,199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已明确规定我国...  相似文献   

7.
(一)掌握“借贷记帐法”记帐规则。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会计平衡公式是: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新的预算会计制度确立了五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平衡等式改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将等号左边的资产、支出要  相似文献   

8.
预算会计为什么要统一采用借贷记帐法借贷记帐法是运用复式记帐原理,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帐户中同时进行登记来反映资金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在预算会计改革中,之所以要统一采用借贷记帐法,是因为借贷记帐法与单式记帐法、增减复式...  相似文献   

9.
去年2月《财务与会计》刊登了张明宽同志写的‘关于增减记帐法推行中的几个问题”一文。读了以后觉得有些根本性的问题,尚待商榷。现将我的一些看法提出来供参考和探讨。一.会计原理必需以资金运动规律为其立论依据资金运动规律在“增减记帐法”被推行之前,已经被广泛地直接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毋需将它重新加以强调。可是目前在讨论记帐方法时,特别是在讨论“增减记帐法”时,许多  相似文献   

10.
借贷记帐法从二十世纪初引入我国,到如今发展成热,其中几历沧桑、几经沉浮。现在回顾一下借贷记帐法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加强对借贷记帐法的了解,从而更加坚定地推行借贷记帐法。 一、借贷记帐法在我国的萌芽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历史事实,也深刻地影响到中国近代会计的发展。帝国主义强行在中国开办的工厂、商行和银行,以及根据不平等条约受帝国主  相似文献   

11.
去年11月,国务院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准则要求全国统一推行借贷记帐法。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从今年起人民银行不再使用资金收付记帐法。1994年,工、农、建以及非金融机构一律使用借贷记帐法。我国全面推行借贷记帐法,让会计走向世界,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向国际化市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目前,各行各业都在认真贯彻落实准则,但仍有部分单位和少数人在等待观望,甚至存在一些片面认识。有的认为“收付”与“借贷”记帐法大同小异;有的认为收付记帐法使用了三十  相似文献   

12.
增减记帐法是六十年代初期,商业部的有关同志,在过去引进国外借贷记帐法的基础上,吸收其有用部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合乎科学的中国化记帐方法。这一记帐方法创造伊始,就具有很大的生命力,没有多久,就已经逐步地被普遍推广应用了。经过十多年来广大财会工作者的认真研究,不断总结,又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但是,增减记帐法比之借贷记帐法究竟孰优孰劣,目前正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颇有一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决定将在“八五”期间于银行系统全面恢复采用借贷记帐法。我作为一个金融专科学校的会计教员,特别欢迎这个决策。现在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和保险公司使用借贷记帐法,而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却是使用资金收付记帐法。一个金融系统中两种记帐方法并存,这给学校的会计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支持城乡商品经济发展,更好地适应农业银行国际交往的需要。总行决定恢复借贷记帐法和自办全国联行对帐业务。为此,需要抓紧做好准备工作并明确如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恢复借贷记帐方法 恢复借贷记帐方法的重要意义。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银行国际交往和国际金融业务不断增加,特别是引进世界各国的资金迅速增长,要求我们必须与国际金融业常规做法接轨,改变农业银行目前采用的资金收付记帐法为借贷记帐法核算,为发展国际金融业务创造条件;二是人民银行和其他专业银行将在近期恢复借贷记帐法,为便于行际之间的业务往来、帐务核对以及电子计算机联网、同城清算和跨系统款项划拨业务的核算,也应推广和  相似文献   

15.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周平浓,罗稚珍根据财政部1995年印发的预算会计改革文件(征求意见稿),各级人民政府财政会计、事业行政单位会计的记帐方法都将采用借贷记帐法。这是预算会计核算方法的重大改革。我们在学习几个文件的基础上,将借贷记帐法在预算会计核算中的具体...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加快金融改革步伐,统一我国银行记帐方法,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决定人民银行系统从1993年1月1日起采用借贷记帐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从1994年1月1日起采用借贷记帐法。现就我省人民银行系统如何实施这项改革谈几点看法。 一、统一思想认识。人民银行会计记帐方法几经变更,曾先后采用过借贷记帐法、现金收付记帐法和资金收付记帐法。采用收付记帐法时间最长,会计人员已很习惯。因此,组织实施借贷记帐方法的首要任务是统一思想认识,正确理解改用借贷记帐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统一记帐方法是适应金融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借贷记帐法是国际通用的记帐方法,而我国目前采用的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后,银行使用的记帐方法,经历了多次改革。1951年人民银行由“借贷记帐法”改为“收付记帐法”。50年代中期又将“收付记帐法”改为“借贷记帐法”。1966年又把“借贷记帐法”改为“收付记帐法”。目前,银行系统采用的记帐方法很不统一,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采用资金收付记帐法,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则采用借贷记帐法。究竟哪种记帐方法能够适应商品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会计学会粮食组于1984年12月19日举行记帐方法座谈,参加者有市、区(县)粮食局和市公司所属单位的部份科长、股长暨具体经办会计同志;市局暨执行帐务大检查的同志,以及部分粮食系统的老会计成员。其中,多数供职于全民制企业,个别在集体工作。他们对增减记帐法和借贷记帐法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据反映,在该行业中,上海酿造五厂已早在1982年采用了借贷法,1985年起将有不少单位恢复用借贷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究竟两法孰优孰劣,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属于实际工作人员。现综合报导座谈内容如后。  相似文献   

19.
《上海会计》1987年第5期刊登了叶一宽同志写的《浅谈借贷记帐法中的“多借多贷”与“同借同贷”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叶文”),文章对“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问题提出了很有见解的看法。“叶文”的中心思想是:遇到复杂一点的经济事项,如拘泥于“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原则,会把一个完整的经济事项予以肢解,使它变成不伦不类的东西,或使本来就复杂的经济业务更加复杂化,因而只有采用“多借多贷”、“同借同贷”的分录方法才能“顺理成章”。在借贷记帐法中,到底是采用“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原则好呢,还是采用“多借多贷”、“同借同贷”好?我们有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想与叶一宽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0.
借贷记帐法是以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的平衡原理为依据,以“借”、“贷”为记帐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帐原则,用来记录和反映资金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我国银行系统在“八五”期间统一改用借贷记帐法,人民银行于1993年1月1日起执行,农业银行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我认为,这一改革是完全必要的。一、银行系统改用借贷记帐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