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不能有效减缓资本从实业领域流向投资领域,我们的制造业必然遭遇空心化的挑战,我们的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也必将面临挑战最近参加了一些论坛,发现台上的嘉宾企业多集中在地产、信息和金融投资领域,偶尔有一两家制造企业出现,也是制造与地产、投资"混搭"型的,制造企业似乎失去了昔日的活跃。  相似文献   

2.
经济反全球化的到来使得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与严峻的市场环境,如何在核心技术人才缺乏、规模生产价格优势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下一阶段服务型制造业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议题。绩效评价改革作为管理工具,在制造业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鼓风机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共演模型分析鼓风机制造企业A公司的未来发展需求,分析现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将核心技术研发与市场营销推广作为企业重要战略目标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中,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重构A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制造业得到飞速发展。遗憾的是,中国制造模式在财富积累的同时也留下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约束未来发展的瓶颈。从这个角度思专我们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呢?中国制造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加工业和组装业。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从那时起中国的贸易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在进出口贸易中,相当大的比重是加工贸易,它催生了中国大量以简单加工和组装为主的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从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来看,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李克强总理在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宏大计划,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整下,制造业企业在产业调整和升级转型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会。制造业企业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任务紧迫而艰巨。因此,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入手,以制造业企业为例,研究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的现状,提出加强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从而促进制造业企业更好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数字中国,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规划、设计与实施,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制造业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WF集团的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为例,详述了其数智化转型的规划与实施,以供相关行业企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一个国家钢铁制造达到峰值并稳定以后,其制造业才开始成熟,才有继续创新的动力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制造业得到飞速发展。遗憾的是,中国制造模式在财富积累的同时也留下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约束未来发展的瓶颈。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呢?  相似文献   

7.
后金融危机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深刻意识到,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将产生泡沫积聚的风险,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重新回归实体经济,重塑制造业优势。并以此为背景,频繁制造国际贸易摩擦,阻碍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强化外资控制,此举严重影响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未来,为应对这一战略的挑战,必须强力构建技术创新制度平台,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大力扶持中国制造业跨国公司发展,加快中国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变。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竞争和挑战,企业只有顺应潮流,励精图治,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才能生存、发展、壮大,才能在世界经济中站稳脚跟,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一步步跃升为世界制造工厂,这一进程的特征是高速增长、拥有巨大的未来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独有的挑战。中国经济也已经开始面临英国和美国等其他制造业大国曾面临的同样难题,如成本增加、创新的压力、打造和维持全球声誉等。为此,中国正在为改善制造业的普遍状况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王紫任  胡越男  周峰 《中国质量》2023,(11):113-118
质量强国建设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能够夯实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制造业数实融合结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仪器仪表等多领域、多学科,以工业互联网为平台,智能软件和硬件相配合,通过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在线传感、人工智能(AI)质检等技术,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提升。然而,工业制造业数实融合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和技术挑战,我们应从法规、政策、技术多层面探索可行路径和有效策略,加快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国家在关键核心领域产品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高端制造业核心链条受制于人的短板,也不可避免地对制造业的未来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重新审视我国的制造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在危机意识、资源节约、产业链完善、核心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机制、供给侧改革,智能化、信息化和文化体系建设以及成本管控等方面都可以借鉴丰田产业链精益管理的好做法。本文基于丰田产业链精益管理的案例,探究对"十四五"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的汽车制造业高速发展,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特别是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对汽车制造业的约束等问题也日益增强。为在全球经济新一轮的洗牌中站稳脚跟,企业开始将"橄榄枝"投向物流业的新领域——逆向物流,希望通过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达到节约成本、增加顾客满意度、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以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其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展开全面解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亮  肖宏亮 《中国企业家》2008,(11):135-142
中国正一步步跃升为“世界制造工厂”,这一进程的特征是高速增长、拥有巨大的未来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独有的挑战。中国经济也已经开始面临英国和美国等其他制造业大国曾面临的同样难题,如成本增加、创新的压力、打造和维持全球声誉等。为此,中国正在为改善制造业的普遍状况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中国制造业物流运行总体态势良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目标相适应,稳定性、协调性有所增强。2011年,中国制造业面临诸多瓶颈,钱荒、电荒、用工荒,高成本、高税赋的"三荒两高",是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央紧急采取措施,使得我国制造业在极端恶劣的全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与转型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企业管理创新与转型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包括强化数字化思维、拓展业务范围、建设智能化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以期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业的奔腾发展,有力地拉动了中国经济;同时,它也面临着"换档"转型。像许多产业一样,当"中国制造"必须面对建立并壮大自主品牌的挑战时,作为汽车业的第一产销大国,我们已迎来一个依靠质量才能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质量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建中 《中国质量》2005,(10):68-70
一、前言 (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与挑战.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全球,社会化生产与地域资源优势的整合,给中国企业成为"世界制造工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正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中国企业,面临着迫切的改革形势.尤其是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将在同等的条件下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必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字化转型是航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转型是新工业革命的必然趋势。人类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三次革命,当前我们正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信息化革命的挑战,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2013年,德国推出工业4.0,可以说标志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式拉开序幕。中国也提出了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中国航天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领域,必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勇立潮头。  相似文献   

19.
王丽滨  杨畅 《企业导报》2013,(1):122-122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各个制造企业大量引进制造技术的专门人才,并且引进先进的制造工艺与技术,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上赢有一席之地。很多高科技应用在机械制造领域,包括自动化技术、电磁技术、纳米技术和激光技术等。这些工艺给未来发展带来了空间,未来的机械制造业将会向数字化、精密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以成本低、价格低影响了世界市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原有的成本优势发生了变化,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本文以美的集团为例,说明企业在应用成本领先战略时,应着眼于技术创新、规模经济、供应链管理、管理创新、自主品牌等更高层次的要素,打造可持续的成本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