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物流是对应低碳经济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以发展低碳物流作为前提和基础。当前,影响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为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促成物流产业碳排放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增长拉动了物流需求,而物流产业在需求增加、规模扩大的同时,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物流业发展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碳排放总量持续上升的态势将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可以通过不断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的方式,逐步向低碳经济过渡。因此,发展低碳物流应该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等方面着手,积极发展现代物流。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不是贫困的经济,不能通过降低GDP实现碳减排,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成为低碳经济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建立产业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指数分解模型,测度出各因素对脱钩指数变化的影响程度,并以陕西省能源产业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能源产业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总体处于弱脱钩的非理想状态,降低能源强度是陕西省能源产业未来发展低碳经济工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均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协整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环境问题。根据国际共识,气候变暖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尽可能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碳排放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与之相对.人均碳排放量却较低,这一特点也成为我国进行国际谈判的重要筹码。因此,研究人均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量化关系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通过各类能源碳排放转化系数,计算出我国1978年-200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并对我国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结论是,我国的人均碳排放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线性相关关系,而且这种线性关系是长期平稳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低碳经济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主要对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进行了探究和分析,首先阐明了低碳经济的内涵;然后对发展低碳经济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浅析,最后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出口贸易、碳排放三者的关系以及改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探讨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影响和关系已成为低碳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基于浙江省2000-2016年能源消费等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函数(IRF),分析浙江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以及对碳排放强度的冲击效应。利用了STIRPAT模型,设置8种不同的发展情景,试图预测浙江省未来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商》2015,(7)
运用RStudio软件,通过关联模型对比江苏省和山西省两省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差异,分析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随着两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强度降低,但是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总量影响呈现相反变动。因此,山西省应根据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改变其现有依靠煤炭企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江苏省则要在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7.
刘茜 《商业时代》2012,(25):110-111
本文选取1991-2007年我国CO2排放量数据和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证明了碳排放量与三次产业产值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而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对碳排放量有正向影响;第一、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则对碳排放量有负向影响。因此我国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低碳发展,将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大力推动经济与社会低碳转型。为实现2030年碳排放峰值目标,我国低碳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手段、完善制度,尽快实现由碳强度目标管理向碳排放总量控制转变。一、实现低碳发展,亟需建立低碳发展的制度体系我国低碳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近几年实际探索中,我国出台了一些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但在政策执行和实施上还存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EKC、IPAT和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将来自50个国家近30年的数据分为四组,先后把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技术以及能源结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实证模型,观察它们对人均碳排放和人均能耗拐点带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的组别对应的拐点具有明显差异,但是各组的人均能耗拐点都迟于人均碳排放拐点。将人口、经济增长、碳强度以及能源消费比例四个指标的不同预测值进行排列组合构建16种情景,对中国的人均碳排放拐点和人均能耗拐点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只要按照这四个指标的预测值控制好人口和经济增长速度,并积极降低碳强度和煤炭消费占比,人均碳排放拐点和碳排放总量拐点在2030年之前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零售产业也呈迅猛发展的趋势。零售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零售产业由于其服务类型的特殊性,在能耗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中都位居所有产业的前列,是影响我国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零售产业在以后的发展中选择低碳路径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介绍发展低碳经济对零售产业升级的价值,并分析了目前低碳零售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唐长思 《商》2013,(1):220-220,213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较低能耗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国际普遍任何和采用的一种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倡导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是以资源密集型转向资源有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关键且重要的沟通桥梁。本文通过选取湖北省1999-2010年碳排放源相关数据,对人均碳排放量、人均GDP、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建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1997—2011年福建省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分析物流业发展水平与碳排放、能源消耗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物流业发展和碳排放之间是一组互为影响、相互作用的系列现象,而其中的关键点就是能源消耗的增减。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低碳物流着手,通过能源效率、能源结构的改进和调整,减排节能。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人口-消费-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发展、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及碳排放进行动态仿真,定量考察未来我国人口发展与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在基准情景下,我国人口总数将于2032年达到峰值14.6亿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于2044年左右达到峰值63.6亿吨标准煤,碳排放总量将于2038年左右达到峰值约31.3亿吨碳;2050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量约为2.2吨碳,低于日本、欧洲19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居民消费碳排放的人均需求约为1.3吨碳,相当于美国居民1990年代后期排放水平的五分之一。从满足人口发展与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角度争取合理的碳排放空间,是我国争取国际气候谈判话语权的有力支撑点。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本文以广东低碳试点城市——江门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能源消费特征的基础上,以碳排放总量、人均与地均碳排放量、碳生产率和碳排放强度为城市低碳发展测度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认为江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总体上处于相对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碳排放变动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人口-消费-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发展、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及碳排放进行动态仿真,定量考察未来我国人口发展与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在基准情景下,我国人口总数将于2032年达到峰值14.6亿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于2044年左右达到峰值63.6亿吨标准煤,碳排放总量将于2038年左右达到峰值约31.3亿吨碳;2050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量约为2.2吨碳,低于日本、欧洲19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居民消费碳排放的人均需求约为1.3吨碳,相当于美国居民1990年代后期排放水平的五分之一.从满足人口发展与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角度争取合理的碳排放空间,是我国争取国际气候谈判话语权的有力支撑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建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江苏省1995年至2007年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1995年至1997年该省的碳排放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减少,1997年至2007年间该省的碳排放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呈"U"型。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发展时期的国情决定的,为解决该问题,江苏省应该提倡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而为该省更好的进行经济建设,保护环境作指导。  相似文献   

17.
闫晓星 《商》2014,(31):139-139
开征碳税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开发新能源、实现低碳经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全面开征碳税又存在一些弊端,必将对我宏观经济的增长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描述了我国现阶段碳排放现状以及机动车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并对现有的有关机动车税收政策和机动车碳税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应该适时开征机动车碳税来应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低碳及绿色发展是广州实现新型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对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广州市1993—2014年的能源消费与水泥生产等基础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广州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并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的倒"U"形曲线关系,而是呈现倒"N"形曲线关系长期稳定;(2)广州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格兰杰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而碳排放增长却不会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广州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协调环境效益,节能降耗,实现低碳增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碳排放量也大幅度上升.我国已经承诺到2020将碳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45%.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探寻经济增长与碳强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碳强度尽管都是非平稳的,但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联系.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进一步显示,人均GDP对碳强度存在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已有研究较多关注传统金融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发现传统金融发展有助于碳排放的减少,但缺乏数字金融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采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区域碳排放强度;第二,数字金融通过促进低碳技术创新降低区域碳排放强度。政府应在数字金融发展和碳减排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可持续性的绿色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