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一任务,即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①.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人口分布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相似文献   

3.
《财经界(学术)》2011,(13):46-47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举行发布会,《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并规定了相应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开发管制原则。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眭、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  相似文献   

4.
6月8日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的规划,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我国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很大."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主体功能区的概念,目的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6.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划分主体功能区的首要前提是科学确定划分依据。目前,学术界对如何确定划分依据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尚未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能否尽快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共同的未来.2007年7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走区域经济发展之路,并明确了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规划还要求健全协调互动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根据各个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的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共同构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这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2010年底,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确立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格局。深刻认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桂西资源富集区尤其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而财政转移支付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方面,对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月盘点     
权威发布发改委: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发生重大转变?中西部将培育一批新城市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6月8日透露,我国已出台并即将公开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未来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发生重大转变。《规划》确定,我国将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在优化提升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基础上,在中西  相似文献   

12.
《商》2015,(31)
过半数省市出台了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但其规划之间仍有冲突。如何对冲突进行融合,我国应从法律的角度对规划进行统一,建立协调和监督管理机制和组织,融入地方公共政策,使国土空间资源得以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3.
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能否尽快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共同的未来。2007年7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国务院将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印发全国各省份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要求尽快组织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相关规划和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做好《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日前,该规划已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国土数字化工程的起动,对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的研究颇多。本文针对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进行了分析。利用现有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以半自动或交互方式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基础数据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兴办保税区,是我国实施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截至目前,根据规划,全国15家保税区已累计开发土地约29平方公里,占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三十万分之一;然而就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言,从无到有,1996年全国保税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约千分之一,进口总额约占1.28%,出口总额约占2.25%。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正发生较大的变化,迫切需要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充分分析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根据国土空间发的基础支撑条件变化,有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结构,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提供支撑。一、我国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提出了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这个在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的略显陈旧的院落,一个在此诞生的规划——《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或许会改变广东省过去30年来的发展套路。《规划》在分析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确定了广东国土空间开发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呈现出较为混乱的现象,不少地方出现了滥开发现象,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对于土地及其它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并造成了生态和环境的严重破坏①。国土空间开发行为的不规范则是区域管理等多方面的体制机制以及相关政策不健全使然,因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行为,需要优化相关的体制机制和政策。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