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文化整合成为中国企业实现跨国并购协同效应的基本对策。但由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逆势文化整合环境,西方学者提出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理论应用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时存在适配性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学者针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进行的研究。并提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型,对于中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2.
聚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进入21世纪,中国企业一起又一起的跨国并购举动,令世人为之侧目。但这些跨国并购往往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那么,中国企业如何才能进行成功地跨国并购呢?  相似文献   

3.
文化整合问题成为跨国并购的重要内容,而文化模式的选择则是进行文化整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介绍了跨国并购的基本模式,并结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海外并购企业进行文化整合的模式选择过程,以期能够给以海外并购方式“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化整合问题成为跨国并购的重要内容,而文化模式的选择则是进行文化整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介绍了跨国并购的基本模式,并结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海外并购企业进行文化整合的模式选择过程,以期能够给以海外并购方式“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的“五事”与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战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研读了孙子兵法的“五事七计”,感触颇深。尤其发现孙子提到的“五事”对中国企业成功实现跨国并购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于是有感而发,谈点自己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弱势中,中国企业如何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君 《中外管理》2005,(10):84-86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都是“以小吃大”,或者是弱势地区的企业试图快速实现全球化而并购强势地区的企业。在并购中,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弱势并购”,它在风险上比”强势并购“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重点培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跨国并购活动值得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本文对21世纪以来新能源企业进行的22次跨国并购活动的动因和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新能源企业跨国并购活动从2006年才起步,近两年发展迅猛。中国新能源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几乎全部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一方面是由于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手中,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不足、产能过剩,而欧美国家或地区占全球市场很大的比重,并且有丰富的可利用的生产资源。在并购模式上,中国新能源企业几乎全部采用了现金支付的方式进行跨国并购,并且大多数会选择同行企业进行横向跨国并购。最后,本文提出了借助跨国并购提升中国新能源企业实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跨国并购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跨国并购的消极影响显得至关重要。文中分析了跨国并购的影响,就如何兴利除弊提出有针砷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跨国公司参与了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进入21世纪后,并购浪潮的趋势有增无减,从传统行业进一步扩展到科技和金融业.并且中国的企业也开始登上了跨国并购的舞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在回顾近年来的重大跨国并购事件的同时,分析了跨国并购的几个主要特点以及未来并购的趋势,尤其关注中国企业的几大跨国并购事件,以此为国内企业的跨国并购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到美国跨国并购成了国际媒体热门话题。但怎样并购、如何规避并购风险等问题,中国企业却心中无数。如何提高跨国并购的成功率,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主要论述中国企业到美国跨国并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跨国并购管制与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资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已成为FDI的重要趋势,它就如一枚双刃剑,给我国经济带来双重影响。一定程度上甚至危及中国的经济安全。其实,跨国并购活动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和政策取向是所有政府面临的工作。本文主要介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跨国并购政府管制的经验做法,促使中国寻求一种既能保护正常的跨国并购,以维护市场竞争的活力。又能有效阻止形成市场垄断,在利用外资的同时,确保经济乃至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2.
造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规模较小、成功率不高和整合之路举步维艰的原因很多,但大多可以归结到跨国并购的运作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从制订跨国并购战略、把握有利的并购时机、引导舆论倾向、消除法律“盲点”、超前进行并购整合系统规划等方面对跨国并购的运作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如何到美国跨国并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企业到美国并购目前已成了国际媒体热门话题。中国企业走出去本无可厚非,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企业并购“好吃未必好消化”,并购谁、怎样并购等细节和技术问题,中国企业心中没数。其实,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不但需要明确的战略和充足的资金,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心急不得。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宏观层面的动因,有企业层面的动因,也有技术层面的动因,本文限于篇幅不拟就此展开议论,主要论述一下中国企业到美国跨国并购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于桂琴 《经济界》2008,(2):65-68
面对企业跨国并购的高失败率,有必要分析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探讨如何控制和防范这些风险。本文仅就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治法律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规避和防范这种风险的对策:加强与目标所在国政府的沟通,以减少政治方面的风险;熟悉和遵守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法律,防范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整合的差异化策略 跨文化整合两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琪  白源 《中国企业家》2005,(3):117-120
当联想、TCL这些中国企业的领先者率先踏上跨国并购的疆土,却发现来自中西方企业文化差异的声声嘶鸣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分贝——这是一道无法仅仅用“只要战略是最佳的,并购就是成功的”逻辑推理就能解决的国际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也越来越多。跨国并购是一种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中国企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7.
除非企业有自己的财务公司或国外有正常的金融伙伴,否则企业的跨国并购多少会遇到资金上的困难。当今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大都拥有数额庞大的资本金和公司控股的银行,而中国跨国并购的投资母体,即使在国内称得上是“航空母舰”级的大企业,在国际上也只能算中小企业,“供血”能力有限。而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跨国并购融资问题无疑显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唐颖 《现代审计》2006,(5):69-71
跨国并购是跨国收购和跨国合并的总称。近几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活跃.但从实际情况看.大量的跨国并购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滞后。为此,本文拟就如何搞好这一文化整合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杜亮 《中国企业家》2011,(23):58-60
这位倔强的企业领导人至今也不认可那是一个失败的跨国并购案例。无论如何,这是他给中国企业界留下的一个“如何慎待跨国并购”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20.
任海峙 《会计之友》2007,(8X):49-50
随着我闷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并购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国际市场。这是我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挑战的需要,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的需要?但是,跨国并购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会面临各种风险。本文试图对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动因以及跨国并购中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