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资本市场对负面环境事件的有效反应是激励行业企业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所有在A股和H股市场交叉上市公司的负面环境信息披露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并从投资者关注的视角分析负面环境事件市场反应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负面环境信息披露事件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冲击弱于其他国家的市场,相比来说,A股市场比H股市场反应速度更快,但程度更小;两市场上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度越高,市场反应程度越大;信息披露方、行业、公司类型、财务状况等因素也对市场的累计异常收益率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从投资者关注角度证明了加强重大环境事件信息临时披露的必要性,并从市场差异角度启示了内地市场逐步落实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重要性。未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一要明确环境信息披露标准体系,逐步提升企业自身环境管理能力;二要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和专业NGO的力量;三要通过宣传教育和风险评估模型研发,培育绿色投资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环境信息披露角度出发,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现代行为金融学理论,重点考察了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及质量在资本市场中导致的市场反应和经济后果.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比例较高,公司环境披露意识逐年增强;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总体上比较低,但有逐年提高的趋势;(2)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与投资者信心微弱正相关;(3)投资者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和质量的反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差异,投资者在第四季度的市场反应明显强于前三个季度;(4)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与公司价值微弱正相关,即披露了环境信息的公司具有相对较高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欣  董竹 《财经科学》2023,(2):41-53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监管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本文通过切入绿色创新的研究视角,以2008—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有助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一促进效应综合体现在绿色创新质量、绿色创新数量和绿色创新总量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通过外部资源效应和外部压力效应进而作用于绿色创新。结合市场调控型环境规制工具研究发现,在促进绿色创新的过程中,环境信息披露与事前引导类环境规制工具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呈现互补效应、与事后惩罚类环境规制工具排污收费呈现替代效应。最后,基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弱的行业、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和国有企业中,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外生冲击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发现,A股纳入MSCI指数显著促进了公司公开ESG信息披露。该效应在海外经营收入比例高的公司、民营企业、信息环境差以及无外资持股的公司中尤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A股纳入MSCI指数促进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标的公司的积极实地调研,并通过境外投资者积极与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沟通从而提升了标的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水平。本文不仅丰富了公司ESG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而且为我国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以及提高公司ESG信息披露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66家A+H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双重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在两个市场的反应。结果显示,A+H股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在两个市场的反应均不显著,造成该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A+H股上市公司在两个市场发布的报告内容相同,且报告质量不高、选择性披露正面信息较多、披露不够客观完善等。为了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上市公司应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6.
奚宾  张威威 《技术经济》2022,41(5):85-96
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9年样本企业面板数据,以投资者关注为中介变量,揭示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投资者关注发挥部分中介效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当企业引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于一定门槛值时,环境信息披露能显著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否则激励效果不显著;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重污染行业及2015年后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经营绩效激励效果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更理性地认识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效益,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共同构建高质量环境信息披露体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静  马靖  姜明 《生产力研究》2022,(10):101-106
已有文献表明,企业大股东可以通过退出威胁缓解代理问题,改善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但是鲜有文献从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研究大股东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文章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17 033个观察样本为研究对象,考察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退出威胁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较高的退出可信度和分析师关注程度,对退出威胁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起着促进作用。文章丰富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大股东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来参与公司治理和完善公司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纯  吴明明 《财经研究》2015,(12):72-83
文章检验了中国资本市场中媒体跟踪报道的信息解释和信息挖掘作用.文章首先运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度量了中国财经媒体对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告跟踪报道的信息挖掘和信息解释程度,并检验了两者的市场反应.结果显示,媒体跟踪报道的信息解释比信息挖掘更广泛地影响了A股市场投资者,从而导致了更加明显的市场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跟踪报道的及时性整体较高,并且市场对媒体负面报道内容(而不是正面报道内容)的及时性存在增量反应.这表明媒体普遍会选择主要体现其信息解释角色的快速报道方式,并且投资者认同媒体负面报道内容的及时性追求.上述结果表明,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媒体主要通过信息解释角色而不是信息挖掘角色来发挥信息中介作用,即媒体通过及时、较容易理解的信息报道来广泛影响A股市场投资者.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将网络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探讨投资者关注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绿色创新绩效,体现在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上,资产规模、杠杆率、股权集中度对绿色创新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通过融资约束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绿色创新绩效,同时环境规制是有效的调节变量,投资者关注与环境规制的交互效应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提升。从关注属性维度看,投资者负面关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非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相较于高污染企业,投资者关注对非高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由于各种分割因素的存在,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市的同一公司的股票价格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两市投资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及实证检验,证明了折价率与换手率及振幅的关系,阐述了A股市场投资者过度投机和不成熟是造成两市价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业绩说明会的文本分析,考察了管理层情感语调信息是否具有同业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净正面语调与同业公司股票超额回报显著正相关;区分正面和负面语调之后,同业公司股价对负面语调的反应更加强烈.这表明管理层情感语调具有外部性,蕴含更多行业前景信息,且投资者更加重视其中的负面信息.此外,共同分析师跟踪、股价同步性越强以及龙头公司行业地位越高,管理层情感语调的同业溢出效应越强;当管理层情感语调与财务信息相互印证时,同业溢出效应更加显著.文章研究表明,业绩说明会情感语调能够为同业公司投资者提供增量信息,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与投资不确定性,提升投资决策效率;同时,业绩说明会这种信息披露方式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市场信息环境,对于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家慧  赵玲 《当代财经》2024,(3):153-164
当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模式已转为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模式。那么,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对分析师的关注有何影响?以2010年至2020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分行业信息披露监政策对分析师关注的影响。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能增加分析师的关注。机制检验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增加了分析师的信息供给和机构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从而引起了分析师更多的关注。异质性分析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对分析师关注的正向影响在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内部治理较差、R&D投入较多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严重的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能提高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质量。为此,监管部门应稳步推进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的实施,加强对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的监管;上市公司应重视行业经营性信息的披露,向外界传递真实的信息;投资者应充分利用企业披露的行业经营性信息,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在A股和H股市场交叉上市的中国平安海外投资产生巨额浮亏这一案例,采用事项研究法,检验两地市场对中国平安发布的一系列有关对巨额浮亏计提减值公告的市场反应,并针对第一份澄清公告和第四份预亏公告,比较两地市场对同一公告在提前反应时间和反应程度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市对与减值相关的四份公告均呈负面反应;两市对第一份澄清公告同时提前反应,并且反应程度无显著差异,近似一致;对第四份预亏公告提前反应时间略有不同,A股市场晚于H股市场2天,并且反应程度差异显著,H股市场反应程度大于A股市场。  相似文献   

14.
卫铭 《现代财经》2023,(6):94-113
作为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互联网+”概念备受关注,企业关于“互联网+”信息披露呈指数增长。本文基于投资者关注的视角,探究“互联网+”信息披露的长短期市场反应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短期内,企业进行“互联网+”信息披露会引发正向的市场反应;而长期市场反应则会发生反转;(2)投资者关注度强化了短期正向与长期负向市场反应;(3)从披露形式来看,企业连续数年披露“互联网+”信息弱化了短期正向和长期负向的市场反应;从披露动机来看,具有强烈策略性披露动机的企业在长期资本市场反应中引发了更消极的市场反应。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非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炒作行为,通过夸大虚报正面消息,对投资者产生了误导作用,扰乱了市场基于企业真实经营状况进行的正确价值判断。但长期内投资者能够通过自身的信息搜索等行为对企业进行理性估值。因此,相关部门需强化上市公司文本信息披露的质量管控,提高投资者信息搜集和识别能力以及强化信息披露相关制度建设,从而维护资本市场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5.
传统羊群行为生成机理研究范式认为,不完全信息是造成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金融科技在资本市场的运用能否提升信息质量进而降低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对于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金融科技关注度、金融科技公司数量和金融科技政策支持力度三个维度综合衡量各个省份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并基于中国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有效降低了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信息平衡性、信息披露性、信息传递性和信息获取性的提升是金融科技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在位于中西部地区和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属于高科技行业和非主板上市的公司,以及卖方羊群子样本中展现了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更强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可以缓解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引发的股票定价效率低下和崩盘风险等负面经济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在资本市场中的运用,为营造高度透明的信息环境提供现代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上市公司A股和H股价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实证角度,详细描述了截止2007年12月31日51家AH股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的价差变化趋势,并从公司、市场、利率、投资者、重大政策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AH股价差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同一上市公司的A股对H股普遍存在溢价现象,并且AH股价差在考察区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流动性假说和信息不对称假说对AH股价差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两地的市场波动及利率变化对AH股价差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投资者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对AH股价差的作用不显著;在控制了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之后,股权分置改革、QDII和港股直通车政策本身对AH股价差并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两地股票市场分割以及内地资本流动的限制是造成AH股价差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业绩快报行为作为分析对象,对投资者情绪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决策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当公司盈利时,随着投资者情绪的高涨,上市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概率增加,而当公司亏损时,投资者情绪水平越高,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概率则越低;(2)在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前提下,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业绩快报中的盈利数据越被高估。上述结果意味着上市公司可能策略性地利用业绩快报行为来应对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并从经验事实上支持了行为金融学的迎合理论。在当前A股市场整体信息披露质量欠佳的前提下,该研究结论有助于完善证券市场相关规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引导或监管,为深化市场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毛立佳 《资本市场》2012,(10):68-70
<正>与香港市场相比,我国A股市场在投资者保护水平,法律环境和信息披露制度方面与之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认清我国A股市场与发达的香港资本市场之间的差距,才能更好地帮助我国内地资本市场不断走向成熟。投资者的保护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评估了1 83个国家的少数股东在防范企业资产被董事滥用方面所起的作用,以投资者保护指  相似文献   

19.
薛光  吴琼  李延喜  陈克兢 《技术经济》2017,36(11):119-127
选取2006—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被各级人民法院、证券监管机构采取过执法行动的91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负面事件分为政治负面事件、市场负面事件、产品负面事件和混合负面事件,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负面事件对公司市场价值的损害差异和影响期差异。研究发现:四种类型的负面事件均对公司市场价值产生负向影响;相比市场负面事件,政治负面事件、产品负面事件和混合负面事件对公司市场价值的损害程度更大、影响期更长。  相似文献   

20.
常嵘 《财经研究》2014,(4):90-102
跨境上市的信息效应源于境外市场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则和更高的市场信息需求。通过抑制大股东的控制权私利、提高公司在境内的信息透明度,信息效应可以给跨境上市公司带来市场价值溢价。与国外的跨境上市公司不同,中国的跨境上市公司大多先在较发达的中国香港市场发行H股上市,然后返回境内发行A股。这种逆向跨境上市行为能否产生信息效应需要进一步分析。文章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H股公司返回境内上市后,在较发达的中国香港市场上市并没有减弱控股股东谋取控制权私利,而且公司在A股市场的信息透明度也没有提高甚至还不及仅发行A股的公司,但这类公司仍具有更高的A股市值。文章研究结论为跨境上市相关理论及揭示投资者行为在公司治理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