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应尽量少进口粮食李纯英适当的进口粮食可以弥补国内粮食的供应不足。可以调剂粮食的品种,可以抑制粮价的上升。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则应不进口或尽量少进口粮食。1.我国的粮食供应比较充足。没有必要较多的进口粮食。我国的粮食产量已达46500万吨(19...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红 《价格月刊》2015,(2):54-57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量快速增加,对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粮食进口来源地过于集中等问题,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在梳理我国粮食贸易现状、净进口依存度和进口来源集中度问题基础上,研究了当前粮食进口格局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完善粮食进口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韩冬  钟钰 《国际贸易》2023,(9):52-61
地缘因素对粮食进口有较大影响,探讨地缘因素对我国粮食进口韧性的冲击是准确应对国际市场变化、保障我国粮食进口安全的关键之举。文章基于粮食进口韧性和地缘因素的理论内涵,从进口量、进口价格、进口节奏和进口来源四个方面分析了地缘因素对我国粮食进口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地缘因素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粮食进口国粮食进口抗压能力、恢复能力和转型升级能力明显下降,进口韧性受损;地缘因素对我国粮食进口韧性造成了冲击,我国粮食进口抗压能力、恢复能力和转型升级能力都有所不足。我国可通过降低粮食对外依赖度、提升进口来源多元化水平、提升国际市场供应链深度利用能力、增强国际市场风险预警能力提升粮食进口韧性。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海关总署公布了2012年11月的粮食进口数据:当月,谷物和谷物粉进口量和金额从2011年11月的45万吨和1.6亿美元,上涨至87万吨和3亿美元,增幅惊人。2012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的粮食中,大豆进口2905万吨,同比增长22.5%;大麦进口150.94万吨,同比增长62.3%;小麦进口219.35万吨,同比增长294.9%;稻谷和大米进口118.67万吨,同比增长226.9%;玉米进口240.54万吨,同比增长6535.2%。对此数据,有人惊呼,玉米快要成为第二个大豆,中国粮食是否还安全?这边是海关统计数据表明进口粮食数量激增,另一边则是中国粮食产量创下了"九连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呈下降趋势,主要粮食品种净进口呈常态化,甚至在“三高”并存下,我国粮食进口仍在不断增长,“十二五”期间增长率一直高达两位数。根据农业部数据计算得到,2016年1-9月年我国粮食(包括薯类和DDGS)达到8789.4万吨,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63.12%。虽然粮食进口已成为我国调剂余缺重要手段,但“立足国内”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点,应确保粮食进口适度适当。基于此,本文运用相关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进口的特征以及对粮食进口缺少有效控制的原因,并提有效控制粮食进口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持续增长,全面进入"净进口"时代,小麦、玉米、大米三大农作物今年始终保持净进口态势。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832.28万吨,创月度最高水平;1至4月稻谷和大米进口100万吨,同比增83.6%。业内专家担忧,持续增长的进口增速,将使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和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中国粮食进口超过了7000万吨,是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其中,谷物净进口1316.9  相似文献   

7.
中国会买空世界粮食市场,中国将会使世界饥饿?进入90年代,《“布郎报告”:下个世纪谁来养活16亿中国人?》引发了一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大辩论。究竟该如何准确地把握和分析中国目前以及未来的粮食供求状况,迎接挑战寻找出路呢?本从世界粮食市场前景预测和中国未来粮食进口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1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蒙贸易的发展,从二连口岸进口粮食(主要是小麦、大麦)日益增多,蒙古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有关农作物疫情方面的报道很少,杂草检疫的报道几乎没有.因此,全面地对进口蒙古国粮食进行检疫,了解粮食中所带杂草种类,对防止危险性杂草传入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近几年进口蒙古国的粮食所带杂草籽进行了检疫鉴定,基本掌握进口粮食中杂草的种类,并对我国农业生产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粮食安全要求已从数量安全转变为结构安全。文章基于2002-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分品种投入法与总量核减法相结合测算各省份不同用途粮食消费量。研究发现,饲料粮与工业用粮消费量增长显著,粮食消费结构呈现出“以口粮为主”向“以饲料粮为主”转变的特征;且除去西藏、甘肃等8个省份,东中部地区21省均实现了粮食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借鉴粮食安全贡献系数,从总量与不同用途角度分析各省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发现,中国口粮安全得到保障,但间接用粮保障程度为负,饲料粮与工业用粮面临较大缺口,导致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整体为负。分地区来看,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省份主产区对粮食安全与间接用粮安全的保障作用突出;而南方地区因为饲料粮需求旺盛导致其间接用粮保障程度为负,但口粮安全保障程度位居前列。因此,要坚持“以我为主”,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因应粮食消费结构变动合理调整粮食进口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刚 《中国海关》2008,(6):75-76
中国的粮食进口不太可能造成全球粮食缺乏。  相似文献   

11.
考察中国粮食进口特点及面临的制度约束,可为中国在新一轮WTO谈判中找准定位和争取利我的贸易规则提供参考。基于2001—2020年中国与主要粮食进口国的粮食贸易数据,通过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进口的影响因素,同时采用贸易非效率模型测算了中国粮食贸易效率影响因素与贸易效率水平。结果显示:粮食出口国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均与粮食进口量呈负相关关系;中国的人口总量、粮食出口国粮食产量以及地理距离对粮食进口量有正向影响。从进口效率看,关税水平的降低、金融自由度的提高以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均会对贸易效率产生促进作用。从贸易效率角度看,各国与中国粮食贸易的效率水平整体波动较大,中国自柬埔寨、哈萨克斯坦和法国三国的进口粮食仍存在较大贸易潜力。对此,应抓住WTO新一轮谈判契机,进一步加强各国贸易联系,保持与贸易效率较高国家的合作,同时挖掘其他国家粮食进口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中的一个“悖论”及其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应净进口粮食这一土地密集型产品。但本文在实证分析后却发现,1997年以来我国已经成为粮食产品的净出口国。粮食产品较低的“可贸易度”制约了市场机制及比较优势作用的发挥。但从中长期来看,粮食产品的“可贸易度”会呈上升态势,发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作用对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究竟该如何准确地把握和分析中国目前,以及未来的粮食供求状况,本文从世界粮食市场前景预测和中国未来粮食进口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国际粮价较2006年大幅上涨.世界银行的最新判断认为上涨幅度是15%,这成为各主要粮食进口国都不可小视的输入型通胀力量。回顾2006、2007两年的走势,由于2006年粮食减产,引起粮价高涨,2007年的生产形势虽然好转,但需求也在稳步增加,特别是生物燃料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迅猛,导致全球库存减少,因而持续推动粮价;另一方面供需紧张引起的市场恐慌,成为粮食期货市场的主要投机素材,进一步抬升了粮食价格。  相似文献   

15.
在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对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尤其是小麦生产和贸易分析来看,哈萨克斯坦在小麦出口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而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粮食的消费和进口保持较大的增长态势,中哈两国小麦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同时中哈两国的地缘优势,这为中哈两国之间的粮食贸易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李若愚 《中国物价》2011,(9):32-35,10
2010年的国际粮价飙升尚未出现拐点,未来还有一定上涨空间。虽然我国粮价相对国际粮价具有一定独立性,但预期效应和比价效应使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存在关联,国际粮价维持升势仍可能给国内粮价带来输入性压力。中长期看,我国粮价将在较长时间内面临成本推动型涨价压力。短期看,我国粮食供求是“紧平衡”,粮食市场参与主体普遍存在涨价预期,粮食生产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快速转化为粮价上涨动力。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2011年我国粮食“保供稳价”面临压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2010年小麦进口量较往年显著增加,7月进口小麦132148吨,较2009年同期增长了55%。1-7月小麦进口总量为102万吨,较2009年同期增长了一倍。我国小麦的大量进口的原因是2010年水灾等一系列天气原因,也令小麦减产,同样,入夏以来国际市场也因异常气候袭击小麦主产区而导致小麦供给偏紧,价格上涨。为此,2010年8月5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宣布禁止粮食及粮食产品出口至2010年年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小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贸易额最多的粮食作物。我国是全球小麦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小麦在我国粮食总量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品种。一、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麦参与国际竞争的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9.
一、粮食丰产背后的隐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粮食全面短缺的时代已告结束。1996年,全国粮食产量一举突破5亿吨大关,提前达到了“九五”计划目标;1997年,粮食产量略有减少,但仍在4.9亿吨以上;1998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粮食年年丰产对解决我国人民日益增?..  相似文献   

20.
茅于轼 《大经贸》2002,(2):18-19
入世了,冲击最大的当然是农产品,农民们的日子今后会受怎样的冲击,外面的粮食比中国好比中国便宜,中国的粮食怎么卖出去?我国的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之后,进出口都将有很大的增加。这将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