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2004—2019年A股数据,以全国2008年率先获批的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为准自然实验的基准样本,利用PSM-DID方法实证探究区域一体化对实体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整体上对区域内实体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有提升作用。经过安慰剂检验、更换样本匹配方法后,实证结果依然保持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分不同所有权企业样本后,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无显著提升作用;对大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和小规模企业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第一、二产业。  相似文献   

2.
韩珣  李建军 《金融研究》2021,495(9):131-150
基于2006-2017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社会责任承担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政策连续性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社会责任承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会抑制社会责任承担行为,且这种效应在市场套利动机强、公司治理水平较低、外部融资能力弱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政策连续性程度提高会减弱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社会责任承担之间的负向关系。因此,本文提出抑制经济“脱实向虚”,增强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顾雷雷  郭建鸾  王鸿宇 《金融研究》2020,476(2):109-127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通过与利益相关者进行资源交换获得战略资源,但是战略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投资方向。在实体企业金融化愈演愈烈的经济环境下,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重点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了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存在“金融化效应”;(2)融资约束在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剧了企业金融化;(3)企业社会责任的“金融化效应”仅在外部监管力度较弱的非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水平较低的低股权集中度企业中存在,行政外部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能够在“融资约束—企业金融化”过程中对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治理作用;(4)识别机制检验证实了中国企业金融化主要出于利润最大化的“投资替代”动机。以上结论为政策制定者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方式、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质量与效率双重视角,本文检验并分析了内部审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质量可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但内部审计效率却与之相反。机制检验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和信息透明度是内部审计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潜在渠道,同时内部审计质量能够增强社会责任对企业长期价值的提升作用。基于经济规模和企业内外治理机制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资源禀赋越强、宏观经济环境越好、董事财会经历越丰富和投资者关注度越高,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提升效应越显著。研究结论补充了内部审计对企业社会责任内在影响机制的经验证据,对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实体经济经营环境趋紧,我国政府着眼于实体经济,不断推出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选取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讨论社会责任履行与上市公司运行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且社会责任水平高的企业拥有更高的运行效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社会责任影响运行效率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有助于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对运行效率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社会责任促进运行效率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研究结论为政策制定者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方式、企业管理者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股权激励能否作为一种“实虚平衡”治理机制,通过约束管理层金融化行为而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其效果受哪些因素影响、作用渠道是什么?本文采用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综合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发现:(1)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与金融化套利动机有关,在限制性股票激励样本、民营企业样本中更显著。(2)股权激励的金融化抑制作用集中于其对长期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通过提升管理层实体业务投资倾向而实现,而代理成本和风险承担的中介作用未获证实;(3)股权激励可缓解金融化的创新挤出效应。应重视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功效;提升股权激励方案的适宜性、精准性及实施效率;用好管理层股权激励这一机制或工具,防止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形成“创新挤出”。  相似文献   

7.
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减税降费作为调控经济、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政策工具,其根本目的在于应对经济下行,增强企业生存能力与发展动力。本文以我国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税收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并从宏微观、主客观和内外部多维度厘清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税收激励能显著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且提高内部管理层情绪与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是主要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税收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在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为政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提供政策启示,有助于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观能动性,助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准确识别政府主导的区域一体化对微观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对转型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上探讨剖析区域一体化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机制,并借助1998—2012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长江经济带的城市数据,使用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检验了区域一体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区域一体化的"生产率效应"具有行业和城市异质性,区域一体化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技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依次减弱,且这种提升作用仅发生在高端和中端技术行业,对低端技术行业的影响不明显;分城市类型来看,区域一体化对一般城市内企业的生产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对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内企业的生产率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整理政府部门发布的通知公告、文件等信息构造宏观审慎政策指数,结合企业财务数据、实际贷款数据和年报文本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对实体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紧缩的宏观审慎政策会降低实体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信贷和预期引导是主要传导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可以弱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10.
前期大量文献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其融资能力越强。然而,本文从现实案例出发,基于中国上市企业大样本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商业信用融资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本文将这一独特现象称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约束商业信用之谜”,并尝试提出“社会责任承担—面纱效应—供应商信用收缩”假说加以解释,对此提供了稳健丰富的经验证据。进一步从“信号质量模型”和“履责压力模型”双重视角的研究表明,由于中国社会责任尚处建设追赶期,制度环境不完善不到位,在信誉型信任、制度型信任、关系型信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对商业信用融资的约束作用更显著,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无法通过提供有良好质量的信号来提升其与供应商之间的信任水平;在经营风险水平较高、监督治理水平较差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对商业信用融资的约束作用更显著,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无法通过形成正面归因和良好预期、降低供应商风险估计来吸引其支持。此外,有效的内部控制、治理结构和媒体监督是缓解面纱效应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为转型经济国家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提供了补充,丰富和拓展了商业信用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建立巩固与供应商良好关系提供了崭新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探讨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均能提高自身竞争力,并且正效应存在一定的持续性;大型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对银行竞争力的正效应更强;银行承担社会责任能够通过金融创新和信贷供给两条渠道,改善银行服务的"质"与"量",最终促进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季度面板数据,通过窗口滚动回归模型测度出体现企业个体异质性特征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指标,重点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显著提升了企业金融资产的比重,且这种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竞争较强行业以及初创公司表现得更明显;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加剧了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由此形成的企业融资抑制效应与实体投资风险放大效应抑制了实体投资,相应提高了企业金融化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在促进企业实体经济投资、市场环境改善和增强金融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仍有很大进步空间。本文以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企业办公地与商帮发源地之间的最小距离来衡量企业受商帮文化的影响程度,探讨商帮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受商帮文化影响程度越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法制环境与内部公司治理这两种正式制度弱化了商帮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正式制度与商帮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存在替代关系。通过对商帮文化的进一步细分,发现相较于血缘为主的商帮,地缘为主的商帮文化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本文研究有助于让社会认识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通过充分发挥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来促进企业承担和披露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注入动力,引导地方政府更加积极地推进碳减排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2009—2022年沪深交易所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双碳背景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双碳背景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会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且影响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更易受到试点政策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双碳背景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政府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企业ESG表现。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评估双碳背景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效果,引导企业更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环保绩效,促进低碳经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行业和地区维度,检验社会责任同伴行为的存在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决策受同伴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同伴效应现象;竞争程度、产权性质对社会责任同伴行为有重要影响;社会责任同伴行为明显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且当期的价值效应最为明显;社会责任敏感性行业和东部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同伴行为更为显著;行业同伴和地区同伴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替代关系。该项研究拓展企业社会责任决策的研究视角,深化企业对社会责任价值效应的理解,为监管部门引导个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007年-2020年深沪A股实体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心理学视角探讨了财政补贴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补贴显著提振了企业家信心、抑制了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企业家信心在财政补贴与过度金融化之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深入三者内在的作用机理发现,财政补贴通过提高主业业绩、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激励企业家信心,企业家信心的提升会促使企业增加实体资产投资和创新投入,对金融资产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进而有效抑制了过度金融化。考虑产权性质、创新依赖性以及财政补贴类型的异质性,发现企业家信心在财政补贴与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中介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非高技术企业中具有显著性,仅有创新类财政补贴通过激励企业家信心显著抑制了过度金融化。本文对优化宏观经济政策、治理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洪瑞  席爱华 《武汉金融》2023,(7):43-50+60
本文使用python爬取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以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非效率投资的关系,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在其中的作用。实证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会减少过度投资和缓解投资不足,企业社会责任在数字化转型与非效率投资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即企业数字化转型会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而缓解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区域以及民营性质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债务契约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债务契约显著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进一步分析发现,债务契约主要通过降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而达到提升企业风险承担的治理效应,具体表现为代理成本在债务契约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发现,契约期限异质性、经理管理防御与管理层持股在债务契约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制度,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大股东退出威胁对财务报告质量(FRQ)的治理效应及大股东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退出威胁能有效提升FRQ,但会因大股东异质性而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大股东数量越多、总体持股比例越高,退出威胁对FRQ的提升越显著;相比国有大股东(个人大股东),非国有大股东(机构大股东)退出威胁更能提升FRQ.进一步分析发现,非国有性质的企业更利于大股东退出威胁发挥治理作用;大股东可能的退出行为对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均能产生威胁;退出可信度更强时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越强;当管理层持股以及控股股东财富更为集中时,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越强.本文研究对企业优化股东构成以及融资融券的扩容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基于 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原则和实践经验,分析企业社会责任降低债务违约风险的内在机制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其债务违约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企业债务违约风险较低,因债务事项被提起仲裁和诉讼的可能性较小,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促进债务契约的履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经营能力和信息质量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债务违约风险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传导作用,而经营风险的中介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