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愈加频繁迅速,流向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多,而FDI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发动机的作用。东道国吸引FDI流入的因素有很多,如资源优势、宽松稳定的社会环境等。采用中国1983-2006年的Panel Data数据,在计量方法上采用的是加入虚拟变量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并结合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FDI累计投资额、市场规模及制度因素促进了FDI的流入,而人力资本、市场开放度对FDI的流入无积极影响。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绝对差异、增长率差异、相对规模差异的现状分析,认为外资经济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但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均衡地进入我国各地,地区间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的不断扩大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张伟 《经济管理》2005,(7):66-6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快速增长,但各地区吸引外资的数量极不平衡。本文分析了影响外资分布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因素,并提出,与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大资金投入才能加以改善的“硬环境”建设相比,投资“软环境”的建设,显得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已有FD I区域分布研究成果的梳理,选择11个指标作为FD I在安徽区域分布影响因素的解释变量,采用区位选择模型方法,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剔除8个,认为影响安徽省FD I分布的因素主要有3个,即FD I的聚集效应、基础设施建设和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逐年增加。从1985年的16.58亿美元到2003年的535.05亿美元,增加了31倍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1.3%,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弥补储蓄缺口、外汇缺口、技术缺口等等,它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吸引FDI流入最早可以追溯到滇越铁路的修筑,近代云南FDI流入始于80年代中期,“昆交会”的成功举办为云南FDI流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总体看云南吸引FDI流入起步晚,速度快.昆明是云南省FDI流入的主要聚集地,超过60%的外资流入和实际利用主要集中于昆明,怒江、文山、楚雄、丽江、昭通等地是云南内部FDI流入最少的地区,其总和不足全省的2%.地区差异明显、地区规模差距大是FDI在云南区位分布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利用FDI地区差异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地区利用外资的政策和环境条件的不同,造成了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的严重不均衡现象。通过地区差异的理论研究结果以及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来探讨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区位差异的主要因素。中国可以通过调整吸引外资政策,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政策措施,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以促使FDI在东、中和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FDI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的分布日渐广泛,但进入各地区的数量不同,这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利用1985-2007年中国30个省(市)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建立面板数据(panel data)回归模型。通过对东部、中部和西部FDI的空间差异分布的比较研究,得出FDI对3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同影响的结论,提出中部和西部的引资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产业集聚成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引进外资的最重要地区,FDI在这一地区内部的区位决策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本文采用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对数线性模型和逐步回归方法并结合怀特(White)异方差检验,经验性地证实了:21世纪初以来,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工业企业销售产值、FDI自我积累的因果效应机制等表征产业集聚状况的因素已成为影响FDI在这一地区进行区位决策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对外开放实行的是从沿海到内地的渐进武开放战略.由于这种梯度推进武的对外开放政策,加上经济地理区位和软硬投资环境的差异,导致外资在我国主要集中于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本文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现状及影响其区域分布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路与立足点.  相似文献   

11.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域聚集非均衡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本文采用DEA方法将中国32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分别就出口和进口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1998—2003年期间,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提高;贸易开放度高的行业并不比贸易开放度低的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出口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不显著;但进口显著地促进了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增长。所以,调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模式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创新能力累积效应和FDI时滞性的基础上,利用1993-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且通过对东、中、西部的实证分析,考察了这种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FDI对中国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但不是很显著;FDI对中国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具有较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益不具有显著性;FDI对东部地区的外观设计、中部地区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对西部各种层次的创新能力均不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1978-2006年中国28个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了检验财政分权、金融发展、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关系的协整模型(co integration model),并采用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FMOLS)对模型进行估计。本文把地方政府官员参与政治晋升锦标赛竞争的行为影响经济绩效的假设引入对分权化改革过程的分析,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何以在促成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又导致各地区在财政分权、金融发展、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方面呈现出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本文的分析结论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FDI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DI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却存在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主要的原因在于东、中、西三地区技术水平、国内企业的负向竞争效应以及FDI的投资方式存在差异.我国各地区都应提高引资技术含量、加大教育力度,减少FDI对各区域技术进步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5.
FDI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涛  巫强  康艳红 《经济地理》2008,28(4):627-630,635
经济全球化、加入、WTO以及国家经济中心的地位使得上海成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高地".基于1981-2006年上海市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多元回归模型,对FDI与上海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FDI是上海市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同时从资金本身、资金附着物以及资金运行的角度来看,FDI的外溢效应亦相当明显,从而对上海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WHICH VARIABLES EXPLAIN DECISIONS ON IMF CREDIT? AN EXTREME BOUNDS ANALY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analyses which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affect the chance that a country receives IMF credit or signs an agreement with the Fund. We use a panel model for 118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71–2000. Our results, based on extreme bounds analysis, suggest that it is mostly economic variables that are robustly related to IMF lending activity, while most political variables that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previous studies on IMF involvement are non-significant. To the extent that political factors matter, they seem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clusion of IMF agreements than to the disbursement of IMF credits.  相似文献   

17.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潜在冲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动会扰乱一国经济或金融市场的稳定。本文基于我国1997年1月—2009年9月的月度数据,根据赤池信息准则与施瓦茨信息准则,采用泊松相关系数,对VAR试算取得变量间或有影响机制,并根据测算结果对相关宏观经济指标做OL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动增大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性,而对M2,CPI和ER等指标影响并不显著。本文最后根据结论对当前短期资本流动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地区间消费结构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重要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时期内人们消费结构的状况最能反映该时期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以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按经济与地域差异将中国农村居民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建立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截面数据建立ELES模型,实证研究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之间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各区域农村居民的收入弹性、自价格弹性和互价格弹性系数相差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张祥晶 《经济地理》2011,(9):1414-1420
2005年中国在业人口总体、第一、三产业人口分布相对不均衡,第二产业人口分布较不均衡。1982—2005年集中指数变动表明,在业人口总体和第一、三产业人口保持相对不均衡的分布格局,第二产业人口分布由相对不均衡跃升为较不均衡。相对于1982年,在业人口总体和第一产业人口分布的非均衡性下降,第二、三产业人口分布的非均衡性提升。2000年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和综合因素的在业人口分布的相对偏差度在1%以下,东、中、西部各种因素的偏差系数在9%以下,南、北方各种因素的偏差系数在4%以下,表明中国在业人口非均衡分布具有内在合理性;资源因素和经济因素对中国在业人口非均衡分布影响的贡献度为65对35。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已经日益显现,但由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结构特点不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必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整体影响出发,通过选取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分析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对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